西西河

主题:【转载】剖析民工荒-内地发展受影响(1) -- 东东山

共:💬31 🌺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所谓"人口红利"只对资方有利,对老百姓没什么好处.

  应该称为"人口负担"才是.

  有人总拿养老说事,岂不知只要控制人口,总要经历一代人的养老问题.今天不经历,明天也要经历.

  再看印度,今天印度人口结构年轻,明天呢?今天的年轻人以后都会变成老人,要想保持年轻劳动力优势,就需要生更多的孩子,印度能承受吗?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人口也一样.

家园 鼓吹人口红利的脑子坏了

如果是海外华人,能够通过中国廉价劳力赚钱,中国的污染、治安恶劣、空间拥挤的生活环境一概不必承担,那么鼓吹人口红利还有点好处,反正都不会在中国生活,当然也不会支持打开大门让中国低质人口移民到他们正在居住的环境优越的地方。

国内的老百姓,人口过剩的恶果每天都要承受,现在城市的治安已经日趋恶劣,中国的河流八成以上严重污染,本来人均食水就远低于世界平均,还在那里鼓吹人口红利,简直是脑子有问题。中国绝大部分的老百姓都没有移民的能力,连非法移民的能力都没有,人口多少都要在那块土地上生活,承受那片土地超载的恶果。

家园 人口红利与劳动者悲惨没有任何关系,美国长期人口红利!

请不要把人口红利污名化!

同时提醒你人口结构倒三角的危险性!非要见了棺材才掉泪吗?

廉价劳力赚钱,中国的污染、治安恶劣、空间拥挤的生活。和追求正常的人结构

有冲突吗?不要什么都搞人口原罪,日本韩国有这些情况吗?

家园 关键是看什么样的老化,你算过我们和别人正常老化的区别吗?

别人正常生育,正常老化,老龄化比例决不会超过20%。

我们非正常生育政策!老龄化程度见下!

http://news.nankai.edu.cn/nknews/News.aspx?id=11055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前日发布《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2030年至2050年,将是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时期。到时,需要抚养的老年人口将占人口总数的40%至50%,但目前中国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思想、物质、制度等各个方面,准备都不够充分。

  报告指出,中国其实早在1999年已进入老龄社会,进入21世纪后,中国还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头20年将是“快速老龄化”阶段,随后的30年是“加速老龄化”阶段,其后的50年达到“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2051年,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4亿3700万人的高峰,即每10个人中就有3个是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家园 拿中国的自然条件跟美国比?中国人地大物薄

开垦了几千年的土地,土壤流失,水源污染,沙漠化触目惊心,中国已经有很多地方不适合人类居住。美国才开垦了几百年,跟中国同样的面积,可耕地面积大得多,人数是中国的四分一,当然美国可以坐收人口红利。

靠生孩子中国是无法超越美国的,中国的自然客观条件决定了他在现在的竞争规则下不可能成为超过美国的强国,你不喜欢听也没办法,天生条件如此。追求正常的人口结构,再少生一代就够了。

日本的出生率下降都超过十年了,日韩在经济上、社会稳定上跟中国都不是一个层次上的,他们有今天绝对不是靠生孩子生出来的。

家园 各位在海外,老年有外国兜底,可曾想过我们的老年境地!

未富先老,过快坠入老龄化就是对人民的不负责任!

就现在,老年医疗没保障,大部分退休人员尤其企业的才拿几百块钱。(现在退休金领养人员还不到5000万(农民没有)。以后我们5,6,7,80年代出生的人(现在创造财富)老了之后,国家能帮我们多少呢??

恶化人口结构,损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对民族前途的犯罪。

我理解各位(不一定适合楼上,但在我的接触中,的确有不少人如此)

在美国看惯人少地广,希望中国也能如此环境,但是在中国的我们这两代人

在你们眼里,难道我们只是数字吗?不是,我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中国的人口结构是可以被牺牲的吗?国家的发展,晚年的幸福难道都是

可以被利用的工具,只为了追求加拿大的蓝天,澳洲的碧海,.....。

中国有自己的情况和历史,盎格鲁萨克逊人有自己的条件,这也能强求的吗?

附录1:

http://news.nankai.edu.cn/nknews/News.aspx?id=11055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前日发布《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2030年至2050年,将是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时期。到时,需要抚养的老年人口将占人口总数的40%至50%,但目前中国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思想、物质、制度等各个方面,准备都不够充分。

附录2:

平均每位80歲及以上高齡老人的日常照料與醫療成本開支等於65至79歲老人的14倍左右。80歲及以上高齡老人因體弱多病需要經常性特別照料的比例等於65至79歲老人的5倍左右。

家园 谁说要靠多生孩子强国,我是反对不生孩子强国的观点。

开垦了几千年的土地,土壤流失,水源污染,沙漠化触目惊心,中国已经有很多地方不适合人类居住。美国才开垦了几百年,跟中国同样的面积,可耕地面积大得多,人数是中国的四分一

---------------------

就因为以上原因,人口红利对中国就是罪恶?人口老化对别人是毒囊,对中国就是良药?

谁说要靠多生孩子强国,我是反对不生孩子强国的观点。

你不知道现在中国的生育率不到1.5快10多年了,2000年来更是只有1.3左右!

这个下半年统计局会哟数据出来,绝对不是计生委欺骗国家的1.8(80%人生了2胎)。

在基层,计生人员就是生得越少越好?中国民众,机关的主流意识都是这样的。

难道不需要有人提醒吗?真要掉进坑里去,才来个恍然大悟,痛心疾首吗?

家园 用现在的老龄来界定日后的老龄是不正确的

以前人多70古来稀,现在的平均寿命急速增长,一般都超过80岁,65岁而体力精神好,可以继续散发余晖的大有人在。我父母身边好多都是退休后重新返聘,或者做一些顾问性质的工作,过了65岁一样养活自己。这个老龄化的问题很容易解决,把退休年龄调上10岁,马上工作的人口大增。

家园 人口老化与人口过剩,对于中国是两害取其轻

要不然人口过剩造成更多的环境破坏,更多的水源污染,更多的廉价劳工,永远走不出这个恶性循环。

家园 只要出生率低,任你推迟退休,老龄化都是严重的!

我知道日本目前的退休年龄已经是65岁了,很多原本希望在60岁后拿着退休金安然养老的人不得不重新返回岗位,作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要知道,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要

这么老了还要工作。而且据NHK报道,2010年起,要将领取退休金的年龄推迟到71岁。而这一切的问题都由日本出生率很低(生育率只有1.29),劳动力人口持续减少导致。

而且不是所有岗位都适合老年人干的,老年专家总是少数,大部分人岗位都不能收老年

人的,比如现场操作,动手的,人老眼花是干不了的。

家园 兼顾人口数量和结构,对中国才是双赢。漠视人口结构就是输!

楼上说的那些话,我知道是没有算过数,对中国人口的发展趋势和生育率的转变不了解!

同时也对人口多少与资源,社会,环境的影响,心里没谱。

才会取1舍2,只顾一头,采取一味少生的态度!

这往大了说,其实是没算计的表现!

家园 虚弱的本质跃然纸上

美国可以依靠移民政策输入劳动力,中国到了劳动力缺乏的境地为何不可以吸纳移民?

一心想着自产自销,还不是小家子气,这么大个中国怕啥?

中国要是只有3亿人,肯定日子过得更好。计划生育要执行到人口负增长率持续若干年才是合理的。

现在需要警惕的,是部分人打着“人口红利”的幌子,提出所谓“修正计划生育政策”,实则为“部分高素质人群有多生育的权利”张目!

家园 (转变是真实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_七成村庄无劳力可外输

http://www.hdzxw.com/hdnews/nation/200609/213631.html

《北京青年报》供稿

本报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韩俊日前透露,在最近进行的一项对全国13个省的1600多个行政村的调查显示,74%的行政村认为,本村30岁以下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已外出打工,几乎已没有青年劳动力可以再继续向外转移。

“这一数据显示我国青壮年劳动力的供求关系正发生重大转变!”韩俊认为,“我国已经到了应该更加重视保护流动人口、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阶段。”

这一调查还得出1600多个村庄中,只有7%自认为比较富裕,55%认为本村状况一般,38%认为自身条件较差,受调查农民中有15%认为自己是困难户。有25%的村庄有上访行为,54%的上访与土地征用、土地承包有关。有一半的村庄存在饮水困难问题,有三成村庄认为饮水不安全。

家园 有一半的村庄存在饮水困难问题,有三成村庄认为饮水不安全。

还要那么多人口干吗?

要是继续让人口增长的话,下一个全球资本家可以考虑的炒作项目应该是怎么利用中国的食水危机挣钱,人可以不吃饭几天,一天不喝水就够呛了。与其担心人口不够你无法养老,还不如担心一下人口过多你养老的时候哪里会有足够的钱买水喝,中国缺啥就啥贵根本原因就是人口过剩。

家园 人口是个筐,尽管往里装!

你的发言莫名其妙!有点愤青!

有一半的村庄存在饮水困难问题,有三成村庄认为饮水不安全

-----------------

50年前,90%的村庄的水不卫生,那时候人口比现在少一半,这是科学技术的问题,装人口筐前你也要挑一挑东西!

要是继续让人口增长的话,

-------------

二胎生育(未必人人愿意),世代更替,人口会增长吗?你不要问现在为什么人口在涨,因为以后人口还要下降几十年呢!

下一个全球资本家可以考虑的炒作项目应该是怎么利用中国的食水危机挣钱,人可以不吃饭几天,一天不喝水就够呛了。

-------------

莫名其妙!你怎么不把空气算上,中国人多连空气都憋屈了!你算过水的资源量吗?中国的人均淡水为2250立方米。韩国的人均淡水为1459,

印度的人均淡水为2280,德国2096,英国1219,以色列260。

你这段纯属愤青语言

与其担心人口不够你无法养老,还不如担心一下人口过多你养老的时候哪里会有足够的钱买水喝,

----------------

你与其担心中国人口过剩,不如担心中国人口过老,我敢对大家说中国将来的诸多问题,将不是人口总数造成的,而是人口结构造成的,过度老化造成的。大家以后见证之。

拿水来比,你自己信吗?粮食都没问题,还在乎你的水!

粮食没问题:参见http://www.86qiye.com/famen/220/183/2006_03/76192_1.html

中国缺啥就啥贵根本原因就是人口过剩。

-------------------

第一,有印度在,就是中国人口灭了,按你的道理,全世界东西一样贵。

第二,就是这个贵,不是西方主导经济话语权的结果吗?西方收拾苏联的时候,资源很便宜,难道那时候世界人口很少,今天西方遏制中国的时候,资源很贵。难道几十年间,世界人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按照参将的话,资本主义没有什么不能生产出来!你对经济的感觉不如他!http://www.cchere.net/alist/821104

人口包袱论,这种马尔萨斯原教旨主义是被国际学术界已经遗弃的!在中国,十年内你也会见到它的破败!在此,对你的思想观点,谨总结之!

附录:茅于轼:中国真要经受这么多危机吗

http://www.cas.org.cn/ReadNews.asp?ID=9837&BigClassName=9&SmallClassName=

很多危机都是虚拟的,但却引发了现实的问题,顺便也掩盖了真正的危机。

  中国人好像是生活在危机之中,不断有各种专家警告说某某危机迫在眉睫或者迟早要发生。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哪些危机是虚拟的,哪些又需要认真对待。

  土地专家警告说,中国正以每年将近一千万亩的速度大量丧失耕地,如此下去我们将无立锥之地;水利专家警告我们,中国正面临着水危机;后来更有能源危机的警告:中国现在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已经超过40%,一旦国外供应停止,不出一个礼拜,将近有一半的汽车和飞机因为没有燃料而开不动。

  粮食危机的虚惊

  据我的记忆,造成巨大声势的危机警告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那位美国人,赖斯特布朗发出的。他认真地提出一个问题:谁来养活中国?据他的测算,再过二三十年,中国的粮食供应将严重地依赖国际市场,而国际市场又不可能提供足够的粮食,所以危机在所难免。发出这些警告的都不是普通人,而是有专业知识的专家。他们有数据、有计算、有分析、有比较,言之诤诤。不要说外行人没有反驳的能力,内行专家也纷纷响应。

  但最能够使人宽心的又恰恰是关于粮食危机的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那时候的人口是五亿三千万,估计大约有四分之一的人吃不饱肚子。当时如果有人说我们将来要喂饱十三亿人口,而且不但要吃粮食,还要吃水果、吃肉、吃海鲜,人们一定以为他是白日说梦。可是半个世纪以后,还是这块土地(其实耕地还减少了几亿亩),还是中国人,竟然彻底解决了粮食问题,现在相当一部分人不是愁没有粮食吃,而是需要减肥了。

  这样的事实未见得就能够说服人。坚持认为有粮食危机的人还会说:世界上还有许多人在挨饿,难道这不是事实吗?的确,营养不良,挨饿,这都是事实。但是原因根本不是粮食生产不出来,而是他们没有钱,或者虽然有钱但是拿钱买不着粮食,因为没有粮食市场。如果有市场,全世界一点也不缺粮,买一点进来,或者少出口一点,就不会饿死那么多人。

  市场是救了人类,可它有一个重大的缺点,就是对穷人极不公道。市场上样样都要钱,而穷人就是没有钱,搞得他们寸步难行。但是我们还是不能没有市场,否则的话,穷人富人一块儿完蛋。我们只能想办法扶贫,克服市场的缺点。

  如果粮食危机不存在,土地问题也就没有了。因为对土地的担心主要是耕地不足。既然粮食没问题,对耕地的担心也就多余。顺便说一句,由于对耕地的过度保护,耽误了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房价飞涨,也与此有关。损失有多大还没有人计算过。我估计也不少于几千亿元。

  水危机和能源危机可以用替代方法解决

  下面说说水危机和能源危机,他们都是稀缺资源。但凡有用而必须花钱买的东西都是稀缺的,只不过稀缺程度不同。稀缺的程度用价格来定量地表示。水和石油稀缺的程度在上升,价格在上涨,这用不着着急。如果稀缺而不涨价这才要着急。我们的问题正在于此。既稀缺又不想让它涨价,结果肯定是供不应求,市场上买不着,当然出现危机。

  如果让它自由涨价,就会有替代办法出现。事实上替代的办法多不胜数,我们可以用酒精开汽车,也可以种菜籽油转变成柴油来开汽车,用注入高压高温蒸汽的办法提高油田的采收率(现在的采收率一般只有35%左右),还可以用注入二氧化碳,注入氮气等办法。总之有几千种办法解决石油不足的问题。只要石油价格涨得够高,这些办法都能够起作用。

  所谓节约实际上也是替代。通过保温节约能源,其实就是用更好更多的保温材料替代能源。减轻汽车重量以节能,就是用强度更高、重量更轻的材料替代能源。至于节水办法就更多了。以色列水比我们更少,但是他们竟然还能够出口农产品,因为他们找到了更有效的替代方法。

经济学就是研究替代的学问。它不同于物理化学。化学中说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水分子,这个比例丝毫也不能改变。但是在经济学里不存在任何固定比例。炼一吨钢要用多少电,不一定,可高可低,就看价格。人们总是用低价格的东西替代高价格的东西。没有替代就没有经济学。有了替代永远不会发生危机。

  真实的危机在哪里?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危机统统都是子虚乌有,都能够通过替代解决问题呢?并不是。首先因为天灾人祸,石油短时间的供应中断是很可能的。国际能源协会要求各国储备90天石油进口量,以防万一。我国只知道修粮库而不懂得修油库更重要。现在明白过来了,正在开始修建。

  更现实的危机是金融危机。现在看来已经很难避免,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现在最需要研究的是金融危机发生之后用什么方法减轻损失,尽快恢复正常秩序。

  既然粮食危机、能源危机、水危机、土地危机统统都不存在,为什么有那么多专家都说危机确实存在呢?原因有二。首先因为各方面的专家未必都懂经济学,真正懂得经济学的人不会被这些危机吓唬住。其次这和本人的职业利益有关。粮食专家强调粮食有危机,自己可以得到重用。至少那位布朗先生确实是得到了最隆重的接待,确确实实风光了一阵子。来源:《中国商业评论》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