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俄罗斯军片《风暴之门》 -- Yours

共:💬54 🌺11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俄罗斯军片《风暴之门》

小弟在西西河潜水多年,屡见妙文而不能共和,甚有隔靴挠痒之感。最近终于下定决心摸着石头下河一试,仅以此文作为下河的第一块石头,希望各位大大拍砖轻点。

河里活的军事电影相必大家看过不少了,华丽的武器SHOW、少而精锐的部队、不计成本的各种支援,都体现出山姆大叔打仗财大气粗、吝啬人命的脾气。可看性都挺不错,不过看多了总觉得有点审美疲劳。多得近年来俄罗斯军事大片的冒起,我们可以换个口味。试试实在、猛烈的伏特加。

风暴之门这部片子是取材自车臣战争中的一个真实战例,2000年2月28日-3月1日,为了阻止车臣几支溃军的突围,俄军第104近卫空降兵团的一个90人连队奉命进驻766高地进行封锁作战。但是由于领导层的失策和侦察情报方面的缺失,该连队陷入了1千多指挥统一训练有素的车臣匪军的包围中,而且还得不到有力的支援。激战一天多之后,除了4名重伤员,基本是全军覆没。不过他们的牺牲也为俄军主力部队争取了不少时间,最终这些匪军被主力部队追上并歼灭大部。

片中情节和真实战例基本相同,不同于河里活夸张渲染的煽情手法,俄罗斯的战争片总是以一种真实客观的手法来表达战争中的残酷。片中加入了很多角色的往事回忆片段,战场上勇敢的士兵都是来自一个个平凡的家庭。他们有的是被恐怖袭击夺去妻儿的父亲,有的是为了体现自己价值才去参军的二世祖,有的是刚刚才得到至爱的男人。各种阶层的不同价值观在冲突,但最后都在军队中得到统一。战争离生活的距离就是这么近,这就是俄罗斯的现状。

虽然片子是小资本投入,出现的大型武器比较少,但是战争真实度的表现上却一点都不含糊。本片不但可以作为一个俄罗斯步兵武器大展览来看,还可以学习到俄罗斯的步兵分队作战战术。以下的介绍都以影片的影象为依据。

镜头一:战前准备

一开始连队并不是通过机降进入阵地的,那就是说俄军应该是保有撤退和支援的路线。不过从周边村落亲匪的态度来看,也算是深入重围了。766高地基本上是一个长型的小山丘,山上没有什么高大的树木,只有一个废弃的古代石头堡垒。空降连的阵地基本是围绕这个堡垒来构建。山坡下的植被比较浓密,一直延伸到山脚,为后来进攻高地的匪军制造了不少的有利条件。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山脚的植被程度,也可以看到俄军雌鹿的对地威力。

6连到达后有很长的时间来布置战位。从他们挖掘战壕需要用到钢钎来看,高地上的土石质地应该是不太适合挖掘的。同时也由于新兵的大意和散漫,一天下来只挖掘了为数不多而且很浅的单兵掩体。过程中出现了好几次小兵在拍照留念的镜头(来毕业旅行也不是这么悠闲的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简陋的单兵掩体

一天下来,6连总共布置了依托堡垒遗迹的主阵地、正面一个前出阵地和侧面一个依托阵地。在这些阵地前方也布置了不少的定向地雷。不过非常奇怪的是,明明是山地作战,6连居然一架迫击炮都没带,却带了一台适合在平地发挥远程火力的双25高炮。另外全连还有BMD1和BMD2伞兵战车各一辆作为机动兵力布置在主阵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铁皮罐头BMD-1

军事看点:

从这片段看出来,俄军从指挥官到小兵都根本不知道他们对手的实力,侦察效果不到位。战场纪律散漫,士兵迟迟没有进入战斗状态,导致一开始就被狙击手干掉了两个,大大打击了士气。另外就算是空降兵团不适合打阵地战,但修筑掩体这么传统的技能不应该没训练过的,防御效果更好的战壕、交通沟等完全没有准备。所有士兵只能窝在一个地方战斗到死,机动防御作战就无从谈起了。这些因素都是使这次防御作战失败的重要原因。这说明现在的俄军装备水平虽然还有一定优势,但是由于社会风气和经济的影响,新兵的战技训练水平已经越来越差。(好象在走美军的老路)。

而另一方面匪军通过最原始的方法,从村民的口中知道了俄军的情报(后来甚至有100多妇孺阻挡增援部队通过的事情),有人民基础的军队,是多么有利啊。

关键词(Tags): #俄罗斯#军事#电影#伞兵元宝推荐:landlord, 通宝推:打铁的,
家园 没看过,哪里有下的?
家园 BT和骡子上都有,先下了,明天继续。

BT和骡子上都有,先下了,明天继续。

家园 bt上找到了

http://dl1.www2.btchina.net/download.php?s=f0b59491ce1cf4b3&attachmentid=719296

1g...前苏联战争电影看过不少,俄罗斯的没看过,先下来预习下

家园 【原创】俄罗斯军片《风暴之门》2

镜头二:特种部队

小分队在接到刀疤酷男萨克的情报后,去抓捕匪军一个主要的首领哈比巴。特种小队有当地人的情报支持(萨克是前车臣军的将军),而且战术配合得当。用匕首和微声步枪迅速解决了四周哨兵,对敌人所在的房子进行强攻。冲锋的节奏和手榴弹的配合都恰到好处。(其中第2枚手榴弹扔得真帅啊)很快就一兵不损地全歼了敌人的警卫部队,并且抓到了敌首哈比巴。可惜就是最后打扫战场没发现最后的狙击手,活抓的舌头变成了尸体。

在回程的路上,特种部队和车匪小部队不期而遇,双方都是没有准备的遭遇战。幸亏特种部队在行军纵队前设置了尖兵,及时发现敌情。虽然尖兵牺牲了,但是给予了后续士兵更多的反应时间来展开兵力,结果是车匪小部队被迅速歼灭。

但不知道为什么,另外一幕前出侦察的特种部队就窝囊多了。8个人积压在一个很小的空间里,当发现敌人已经晚了,一分钟不到就被车匪包围全歼。

军事看点:

在特种部队突袭这一幕,我们可以看到俄军特种部队的单兵便携式通讯器已经比较先进,而且配备到了个人。头带耳麦的特战指挥官不再需要使用繁杂的手势来指示行动,直接通过口头下命令,作战效率有较大提高。同时特种部队对于小分队战斗的战术运用非常纯熟,显示出俄军重视特种部队作战的传统并未丢失。其实力远不是6连这种刚上前线的新兵可比的。可惜的是,影片后段特种部队就被迫在阵地上与敌人展开传统的战斗,没有再出色的表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单兵通讯器及VSS微声狙击枪

特种部队手上的这把家伙一看就给人一种很神秘的感觉,因为它在影视作品中亮相非常少。这款枪是俄罗斯专门为特种作战研制的微声突击枪AS“Val”(相应的俄文字母为АС“Вал”,中文意思是“巨浪”), 已经装备了俄罗斯的特种部队及执法机构的行动单位。

该枪采用整体式消音器,并且配备亚音速重型弹,消声效果和子弹效能都比同类枪械优胜(比如加装了消声器的M4),是隐蔽作战的利器。而影片中出现的是配有PSO-1瞄准镜的狙击型VSS。特种部队利用它非常简单地就解决了哨兵。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俄罗斯近年拍摄的有关车臣、阿富汗战争的片子确实不错

看过你推荐的片子,确实不错,战争场面比较真实。还有一个大概叫《俄罗斯兄弟连》,这俩片子我总是掰不开个:(

另外俄罗斯早两年拍的《反恐战线》、《高加索的俘虏》(Prisoner of the Mountains)等也很棒。

俄罗斯还有个挺棒的反映阿富汗战争的片子,大约是92年拍的,主角居然是个意大利演员,他主演过《出生入死》(这电视剧在国内放过),也非常不错,几乎就是俄版的《野战排》。但片名忘了,大概是港式译法,根本无法点明片子讲什么,实在懒得记:)另一部片子《第九突击队》只能算尚可。

还有一个欧洲人拍的反映俄罗斯妇女被拐卖到以色列当妓女的,叫《承诺之地》,开始我还以为是记录片呢,也非常真实,也挺棒的。

家园 结尾不怎么好

本来之前连长向指挥部呼叫"向我开炮"后,阵地即被俄军炮火覆盖;撤退分队中两名自愿留下断后的新兵(西伯利亚兵和二世祖)明明都已经被打中要害(二世祖右胸中弹,小西伯利亚也差不多是相同位置),小西伯利亚拿出手雷时已奄奄一息,萨沙赶到时已经到了弥留阶段(连手雷都拿不住),二世祖躺在地上,双眼圆睁一动不动,任谁都以为这些人都牺牲了.可一转眼,到了医院,三个人居然都活着,这结局也太大团圆了吧

家园 新兵原创,照例送花!

另加推荐

家园 花送好文

家园 欢迎下河
家园 关于这个炮火多少是个bug

开始打了一轮, 最后打了一轮, 中间一直没有,缺乏交待。 真实的战斗中好像是炮火一直有,对叛军杀伤颇重,但仍压制不住。

家园 花催下文
家园 孤军奋战的时候 俄罗斯的空军干什么去了

这是多大的一个疏漏

也不知道后来怎么总结的

有上军事法庭的没有

家园 真实战斗中

根本没有空军支援,只有炮兵在进行远程火力压制,离阵地不远的内卫部队援兵是在该连全军覆没后才赶到的.战后由于错综复杂的权力交易等连一只小虾米都没处理,所有责任都归结于"通讯不畅"

家园 俄罗斯也够黑暗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