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都等着中国买单(一) -- 陈经

共:💬194 🌺57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家园 一方面是中国买单,一方面可能是美元贬值

世界范围资产价格节节攀升,从房地产到基础商品,固然有泡沫存在,另外一个方面可以讲是以美元为定价货币的贬值。钱看起来太多了,就不值钱了。

感觉美国通货膨胀的压力,远远超过公布的所谓核心通胀。美国经济滞胀的前景不容乐观。

很多钱固然在炒基础商品期货之类,石油、矿业资源类公司的股票价格却涨幅不高,P/E往往不到10, 显着后市看跌基础商品价格。所以从这些股票本身的价格来看,倒也说不上有什么泡沫。

家园 送花。
家园 正在做

正在做,等到陈老大的全文齐了马上就发。

家园 有什幺数据问题直接说,让人理解最重要

数据问题标准统一,最容易解决了。

已经好久没有人和我讨论数据问题了。:-)。

家园 敢于质疑权威,花一个

虽然我不太看好你。

家园 老大先把五发出来吧

数据问题等别人提出来具体数字后再来讨论如何?

家园 【文摘】狼来了??纽约油价收于6个月来最低点 尾盘跌破6

外链出处

来源: 世华财讯

  NYMEX原油期货20日收于6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尾盘一度跌破60美元/桶。

  综合外电9月20日报道,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原油期货20日跌破60美元/桶,收于6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库存的大幅增加使得取暖油期货价格强势尽失。

  NYMEX即将到期的十月原油期货合约尾盘跌至59.80美元/桶的低点,收盘下跌1.2美元,结算价60.46美元/桶。这是近月原油期货合约自3月21日以来首次跌破60美元关口。 >>>我来说两句

  原油期货价格20日下跌近2%,较两个月前77.03美元的历史最高结算价下跌了16.57美元,跌幅21.5%。

  原油期货遭抛售的原因在于汽油需求高峰季节并未出现市场担心的供应中断情况,同时也没有频繁出现像去年那样破坏性极强的飓风。

  为应对恶劣天气而建立的大量库存使得原油价格出现了深幅调整。

  十月取暖油期货收盘跌4.38美分,至1.6478美元/加仑,为2月16日以来的最低收盘水平,盘中最低为1.6440美元/加仑。 >>>我来说两句

  能源情报署(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数据显示,汽油库存增长超过预期,随后十月汽油期货价格下跌3.67美分,至1.4671美元/加仑,为2月16日以来最低水平。

  秋季即将到来,能源情报署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取暖油库存处于199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截至9月15日当周,包括取暖油和柴油在内的馏分油库存增加410万桶,增幅远远高于分析师预期。

  能源情报署表示,以上库存处于历年同期的平均水平区间的高端,而美国东北部地区初冬的气温将略高于正常水平。

  NYMEX,十月原油期货跌1.20美元,结算价为每桶60.46美元。

  十月取暖油期货跌4.38美分,结算价每加仑1.6478美元。

  十月汽油期货结算价每加仑跌3.67美分,结算价1.4671美元。

家园 “太”字有点过了!“有点粗糙”怎么样?
家园 都等着中国买单(五)

都等着中国买单(五)

中国政府在期货战场上基本退出,虽然说是避免了更大损失,但再怎幺说也是吃了败仗。中国的事往往是这样,微观战术层次不行,得靠宏观战略补回来。

我注意到这个事是从2003年底开始,那时油价刚开始涨,当时只敢说,油价永远不可能回到20美元以下。现在看来这个预测保守了。就是那时开始,我个人感觉中国领导人对外出访明显增加了总体经贸合作的内容,准备从战略层面应对这个问题。

以前的江朱时代,虽然政府没有明说,但可以有把握地认为,对美外交是重中之重,是外交战略的核心,重大外交事件基本与美国有关。炸馆对撞机,老江老朱两次重要的访美,克林顿的回访(接待仪式是近年来最夸张的),WTO谈判中与美国讨价还价,相当的热闹。到现在还有一些谜团未解,很多人的愤怒情绪到今天还未退去。从经济角度来解释,这是因为中国要搞出口导向,要利用世界市场,经济实力按现在的标准还不太行,国际社会也不拿正眼瞧,只能是有求于人。由于美国在世界市场的支配性地位,中国甚至自降身价让人民币与美元挂勾,成为采取这种货币政策的最大经济体。我的感觉是,滔光养晦,已经到了实质上不要面子的程度,但是民族情绪又要面子,政府在这里搞平衡,经常弄得很尴尬。

胡温当家以后,可以明显感觉到外交重心的转变。我认为现政府已经把实质重心转到广大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了。这是因为,对世界大国的外交,基本进入稳定期,经贸往来的大框架已定。一方面我们也再不能多捞到什幺好处,别人的禁运与技朮控制不易松动。另一方面,我们实力暴涨,不怕人搞大吓唬,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别人想要突破框架获取额外利益就是双输。以前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经常谈得不顺头脑一热就双输对搞,西方阵营利益权衡之后行为相对理性(不是说它能单赢的时候不动粗)。所以,这方面也不易出事。中国与大国的往来虽然更见频繁,胡锦涛一年见小布什好几次,但已经是常规性的,不用在中南海反复推敲商量。

相反,经济落后的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是一个非常好的突破口,这方面简直形势一片大好,意义也非常重大。不夸张的说,我们要领着第三世界国家闹国际经济革命。与毛泽东时代的亚非拉外交相比,这次中国政府没放高调,但手里动作很大,实质影响也会更大。从某种意义上说,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炒家一样,也在“都等着中国买单”。

最近G7、IMF、WB之类的国际组织忽然高调指责中国在非洲“乱贷款”,是一个信号。我觉得这说明发达国家经济体已经开始正视这个问题,估计以后会越炒越热。种种迹象表明,以前中国政府是“闷声发大财”猛搞了一阵,基本没引起注意,发达国家对此关注得已经有些晚了。

发展中国家从政治层面上分析,相当落后。我个人认为,西方国家运营良好的社会体系还是相当了得的,社会功能模块结成完善的网状组织,这才是西方社会的根基。表面的民主用来解决一些虚头巴脑的问题,怎幺选择都差不多,并不重要。没有这个民主体制,也不会差,社会有自我管理运行的感觉,哪个政治集团灭亡都不要紧。中国复杂历史背景形成的很难分说明白的政治体系是一个很不相同的“中心驱动”模式,也运行得起来,和西方的自组织系统相比各有利弊。但无疑这两种都比发展中国家普遍的僵尸状态要强。发展中国家政治有一种“无人负责,无处着力”的感觉。不少国家是实质分裂连统一政令都没有,管不着的地方很多。就算国家统一政局稳定,政府也多半是我以前说的“维持会”状态。除了约定俗成的维持事务,想要做什幺事,就缺这少那,没有做事的机制。民主体制相对来说好建立,也许是因为实质上不管用也不重要,所以弄个架子不难,全球几乎所有国家都有以民主为核心概念的宪法。

以前的殖民时代,如果我们不管政治正确性地评价,西方殖民者给殖民地强加上一个主心骨,还是可以做一些事的,很多基础设施都是那时建起来的。以至于中国有些人弄出了“殖民三百年论”。后来世界革命一闹,很多国家独立运动赶走了殖民者,号称是“自主”,但实际上既没有自我管理运行的社会,也没有强力的中心驱动机制,根本没有自主。不少国家弄得越来越穷。

(待续)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沙发
家园 一花双宝,说出我的心里话

就是许多发展中国家民主也好,独裁也好,就是缺乏您说的这样一个“驱动中心”,处于失败-维持的边缘状态。这个状态有利于国际金融势力的控制和剥削,事实上民主国家更容易陷入这种维持会的状态。这会不会是西方战略大力推广“民主普世价值”的深层含义呢?

这个驱动中心,按照中国语言,就是领导力量,领导核心。可以想象,在发展中民主国家,一旦执政党有可能形成这样的领导核心,西方势力就可以通过宣传、资金支持和武装政变,推动现存的反对派出来替换执政者。

家园 完全正确哦,这些基金家伙搞不好要赔的吐血
家园 个人感觉

这篇写的非常精彩,必有一包子.

家园 已经赔得吐血了:对冲基金Amaranth巨亏45亿美元

失足天然气期货 对冲基金Amaranth巨亏45亿美元

  编者按:对冲基金亏损史上将再次被刻上浓重一笔。全球四大对冲基金之一——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1998年巨亏43亿美元事件还未从记忆中抹去,美国对冲基金Amaranth又曝出在天然气期货上亏损45亿美元的消息,而且,这仅发生在短短几周之内。

  爆炸级的亏损数字,让市场不得不重新审视对冲基金行业——这个规模不断膨胀、利用最新的金融工具不断搅动全球金融市场的鳄鱼池。

  失足天然气期货对冲基金大鳄Amaranth巨亏45亿美元

  Am a ra nth的影响可能刚刚开始,随着事件的演变,越来越多的机构将会牵连其中。就像飞马期货的能源分析师JohnKilduff对媒体所说的,“我们将拭目以待还有谁会被送上救护车”

  本报记者林纯洁发自上海

  “Amaranth”的意思是“一种虚构的永不凋谢的花朵”。尼古拉斯·马奥尼斯(Nicholas M a o u n i s)在2 0 0 0 年以“Amaranth”为自己创立的对冲基金命名,不过在连续五年的成功之后,这家美国著名的对冲基金却遭到了灭顶之灾。亏损约45亿美元

  《纽约时报》等媒体报道了Amaranth在本周初致公司客户的一封信,信中表示,在上周由于天然气期货价格的大幅下跌,该公司遭受了巨额的亏损。Maounis在信中表示,在他写这封信的时候,Amaranth已经平掉了其在天然气市场的大部分头寸,不过公司今年的亏损比例仍可能超过了35%。

  Maounis的信可谓是石破天惊,因为直到8月底,Amaranth今年的投资回报率还高达22%,管理的资产最高达到了95亿美元。这意味着在短短的几周内, Amaranth 的亏损可能达到了45亿美元。

  不管从亏损的金额还是速度,Amaranth 都超过了1998 年的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出现危机时的水平,当年管理层有着“梦幻组合”之称的LTCM在5月到9月份这短短的150天之内亏掉了43亿美元。

  交易员亨特

  Amaranth 一向以做组合式债券套利见长,但是近几年能源市场的繁荣却使Amaranth分散了注意力。

  在这种转变的过程中,一个人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这就是 Amaranth 事件的主角,32 岁的交易员亨特(B r i a n H u n t e r)。这位前德意志银行的天然气交易员在 2004 年刚刚加入Amaranth,担任全球能源及商品业务部主管。

  在去年,亨特出手不凡,《泰晤士报》的报道称,去年“卡特里娜”飓风带来的天然气价格大涨使亨特为Amaranth 赚进了8 亿美元,而他自己也领到了最多1亿美元的分红。到了今年,尝到了甜头的亨特故伎重演,但是这一次却看走了眼。不要说天然气价格没有回到去年每1000立方英尺15美元左右的高位,在近期更是大幅下跌。纽约天然气期货10月合约在8月1日攀上8.62美元的高位后就一路下滑,仅在上周就下跌了接近13%。本周一更是跌到了5美元的下方。

  但是一个愚蠢的失误已经足以致命。“这对于一个对冲基金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U.S. Global Investors 全球资源基金的联合主管Brian Hicks 对《第一财经(相关:理财 证券)日报》表示,“这将导致大量的客户流失。”

  高盛、大摩等受牵连

  本事件的受害者也渐渐浮出水面,其中不乏各大机构的踪影。高盛已经表示其旗下的高盛动态机会(G SD O)基金在A maranth 中投入了2500万美元,预计损失比例将至少达到50%;而摩根士丹利的损失可能更大,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文件,截至今年6月3日,摩根士丹利旗下的Institutional Fund of Hedge Funds 在Amaranth 中的投资为1.236亿美元,占到其总基金规模的5.5%。《泰晤士报》称,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同为Amaranth的经纪商,其他的经纪商包括瑞士信贷(其客户也间接投资Amaranth)、摩根大通以及另外5家银行。

  不过Amaranth 的影响可能刚刚开始,随着事件的演变,越来越多的机构将会牵连其中。就像飞马期货的能源分析师John K ilduff 对媒体所说的,“我们将拭目以待还有谁会被送上救护车”。

家园 解释的好啊

深有同感。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