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外汇储备达到万亿之后 -- 子玉

共:💬44 🌺3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中国外汇储备达到万亿之后

中国外汇储备达到万亿之后

--------------------------------------------------------------------------------

今年2006年初我做了关于2006年最为重要的三个国际关系要素的预测,见《对于中国减持美元的揣测——兼答风小注》[1]以及后来的一系列文字。[2]这三个要素分别为:

1。俄罗斯崛起

2。伊朗核武装

3。中国减持美元

后来笔者把这三个要素的命名作了修改,分别为“帝国反击”“伊朗核武装”和“中国的美元国债政策”。

笔者回过来检视这些文字,觉得第三条还是有不足。这个命题没有真正刻画第三个要素。前面两个不需要做修正,这两个要素在2007年甚至更往后都是最重要的要素。

那么关于中国在国际金融方面这个要素的本质,笔者没有能够把握好。现在试着在作一次修正。而且笔者觉得这个方面变化很快,是比较难把握的。所以进一步的修正还是可能会发生。

首先,我觉得这里谈的是全球性的金融要素。这个要素将影响国际间的相互关系,影响一些国际事务的进程,影响大国的外交决策。

那么这个国金融要素的确是存在的。这就是全球经济失衡。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核心就是美国的国际贸易赤字。笔者认为第三个要素,应该确定为国际经济失衡。

那么在这个要素中,中国因素,就是涉及到中国的,就是笔者今年年初希望刻画的,一开始笔者捕捉了减持美元的迹象,定义为“中国减持美元”,后来发现中国并没有执行减持。但是中国对待美国国债的政策似乎是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

现在看来这个因素虽然重要,但是应该在一个更大的视野里来看待这个问题。而笔者在当时本来可以看到,却没有看到。本文就是重新来认识这个方面。

在前面那些文字中,笔者早就预见到中国在2006年外汇储备将突破一万亿美元。目前来看,10月底中国的外汇储备就要突破万亿。这个心理界线,将带来巨大的国际关系影响。这点笔者在之前一直没有预见到。现在,这个影响已经开始浮现。我们从各个方面来观察一下。

万亿储备前所未有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储备达到一万亿美元的国家,日本为9千亿不到。而中国在最近两年来储备的增速加快。中国大概会成为唯一一个储备过万亿的国家。另外中国下一个万亿,就是达到2万亿的可能不仅存在,而且可能更快达到。

中国在1985年的储备为26.44亿美元,10年后到1995年达到736亿,次年1996突破1000亿为1050;1996年有一个350亿的跳跃;此后一直到2000年连续三年每年约增长100亿;2001年达到2121亿;2002年提高增速,达到2864亿,增长700亿多,2003年增长1100多亿达到4032亿;2004年增长2000多亿达到6099亿;2005年又增长2000多亿达到8188亿。今年将达到1万零600亿左右,增长达2400亿。

从1985年20多亿的储备,到2006年1万亿,花了20年。但是按照目前的增速,再增长1万亿只要4年。也就是到2010年,中国的储备可能达到2万亿。笔者认为,这不是可能不可能的问题,这实际上是肯定的,甚至会更快。为什么会更快?原因如下:

1。中国的出口加快。有数据显示今年中国的出口有可能超过美国和德国,成为世界第一。[3]加上中国的贸易顺差的缘故,外贸收入将持续增长。这种状况维持3年5年,是非常可能的。

2。由于中国的虚拟经济一直处于未萌发状态,而今年以来随着QFII的全面开放,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外币增加迅猛,所以虚拟经济开始启动。因此储备增加今后在这个领域将加快。

3。中国的体制决定了中国很难把储备消费掉。这点我下面还要详述。

4。一万亿的储备会产生一定的利息收入,比如买的美国国债。此外储备多元化以后,石油等储备可能在今后后升值,使得最后以美元计产生收益。以美国国债利率4.7%来计算,可能会产生200亿左右的收益甚至更高。

笔者认为,一个快速增长的巨额储备,将在3到5年内实现。下面还要论述,这个过程不会被人为的干预所改变,或者说想改变,但是没有办法改变。

先说那些希望改变这个进程的力量。

重商主义引发列强恐惧

对于这个进程,世界列强普遍反对。我们已经并将继续听到各种媒体学术以及政府的批评,甚至各种新版的中国威胁论。当然我们已经知道了学术媒体背后都有其利益集团,所以我们在观察分析这些所谓学术意见的时候,首先要看一下那些利益集团涉及其中。

涉及到的利益攸关者有如下几个:

1。主要经济强国,美国、欧盟、日本等。处于和中国的竞争者地位,将极力反对中国的这种高储备态势。但是由于中国国力的增强以及各自在其中的利益,又不得不曲折施加影响力。

2。各大国际金融机构,大摩等。巨额储备对他们主要是商机。他们将基本正面评述,但是会出主意怎么来处理这样的储备。

3。国内出口企业群体。他们主要担心各大经济体对中国的抵制引发的贸易纠纷和非关税壁垒。他们的学术界代言人将主要宣传怎样减低储备,基本上和第一组的代言人相混杂。

4。中国中央政府。

中国政府听到的主流意见,就是储备过高。这点将是话语权的出发点。然后,学者们都回来说出一番意见。但是为什么储备高对中国就是坏事呢?笔者建议在学者们谈论储备的时候,第一个问题,就问他们这个。

实际上,这些理论的背后主要反映了列强的恐惧和不安。因为这是一种竞争,而高储备对于他们是一种竞争,因为中国政府按他们的说法是一个重商主义的政府。换句话说,中国政府倾向于利用储备为中国牟利。这样一个巨大的外汇储备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商业实体。可想而知,对于竞争对手们,这是多么的苦恼。

明白了这一点,怎么看待这些学术,基本上就好办了。比如近日南华早报一篇文章《南華早報 中國外匯儲備多樣化說易做難》[4],主要就是说你不管怎么处理你的储备都是徒劳的。换句话说,就是不要把储备作任何商业处理,怎么样来的,就让它躺在原来的样子。也就是说,还是拿来买美国的债券最好。

明白了这一点,怎么看待这些学术,基本上就好办了。比如近日南华早报一篇文章《南華早報 中國外匯儲備多樣化說易做難》[4],主要就是说你不管怎么处理你的储备都是徒劳的。换句话说,就是不要把储备作任何商业处理,怎么样来的,就让它躺在原来的样子。也就是说,还是拿来买美国的债券最好。

高储备的内因和外因

前面笔者说过,中国的高储备更高储备,不是人力可以扭转的。这里有内因和外因,都是无法改变的。

外因,主要是美国的贸易赤字问题。美国的贸易赤字把大量的美元以逆差方式抛向世界。这就决定了美国之外一定会形成越来越高的储备。这个储备落在中国主要是中美之间的产业结构关系造成的,也是中国竞争力强于其他经济体造成的。

内因,主要是中国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不得不依靠大量的制造业来消化产业人口,因此出口无法被压制。此外中国的文化,储蓄优先,不是靠宣传能够改变的。

实际上日本也是类似的。只是现在日本的出口能力下降了。日本利用原来的高储备,以及民间的储蓄,已经成为国际食利者。中国逐渐地也将成为又一个食利者大国。

高储备只能是重商主义的运作

由于高储备无法改变,那么政府必然要运作这个储备。那么我们只能看到重商主义的操作,就是政府将采取各种力图盈利的方式来做这件事。任何劝导实际上不会起什么作用。任何一个政府都不会不作为。而中国正好又处在经济起飞阶段,作为的结果必然是种种力图牟利的举措。

关于这点,我们另外讨论。

[1]对于中国减持美元的揣测——兼答风小注

http://www.tianya.cn/New/PublicForum/Content.asp?idWriter=0&Key=0&strItem=worldlook&idArticle=92948&flag=1

[2]减持美元:中国再次披露减持政策

http://www15.tianya.cn/New/PublicForum/Content.asp?idWriter=0&Key=0&strItem=worldlook&idArticle=94796&flag=1

[3]国外银行称中国出口将超越美国德国 成世界第一

http://intl.ce.cn/zgysj/200610/21/t20061021_9063343.shtml

[4] 南華早報 中國外匯儲備多樣化說易做難

http://www.singtaonet.com:82/ed_china/t20060728_288292.html

元宝推荐:无斋主人,
家园 咱也抢一回沙发!花

家园 送花——
家园 请继续。。

好。

家园 花等
家园 高储蓄率跟人口年龄结构关系很大

很可能是个阶段性的现象,拐点在什么时候呢?

我们得出一个警戒,就是不要以为高储蓄率可以在中国始终存在,世界各国都有规律,就是在第二代人逐步占据劳动者的主体的时候,我们的高储蓄率就结束了,而这个时间很可能在2012到2015年期间发生

参考徐滇庆外链出处

当然,这个储蓄率跟高美元储备还是两回事。华声兄最好也能把这两个区别开来讲,呵呵。

家园 发展的终极目的是什么?

是经济富强?是军事天下无敌?是科技天下第一?是文化一统江湖?

都不是,那些都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是富足的生活?对于一个个体、一个家庭来说,可以是。但对于一个种群来说,“富足的生活”绝对不是终极目的。

一个民族,与一群细菌,与一群蚂蚁没有两样,首先是一个生物群落,也就受基本生物规律的支配。生物群落的终极目的是什么?群落基因的延续与扩散。

家园 不觉得高储蓄的习惯会在东亚文化改变太大

看看日本一早已经到了第二代第三代了,储蓄率还是比欧洲美国高(当然比以前有所降低)。文化的因素还是很强的。

下一代中国的城市人口储蓄率很有可能更高。原因是现在的城市人口在20年后父母去世后都能继承一到两套房产,连房子都不花钱了,储蓄率能不高吗?

家园 对外汇储备我有个不懂的地方,

  这些外汇储备是不是都是属于中国的钱?需要的时候中国能不能把它全化出去?

  如果是中国有完会所有权的,那所有权是中央的,还是包括地方政府、企业、私企?

  外汇储备的来源?税收?国有企业的上交利润?还是存在银行的外汇?

家园 我觉得还是和预期收入和预期支出有关。

  如果工作稳定,各种社会保障都完善了,储蓄率就不会那么高。

  俺在七八工年代时就没有什么储蓄,那时有了正式工作就没有什么后顾之忧,那时存钱是为了买大件。现在就要千方百计多存些钱以备不时之需。

家园 问题不在于多高的储备,而是怎么投资储备

投资美元国债是无奈之举,买海外资产、资源、黄金都比买美元国债好。但是怎么减持就非常费煞思量。

现在日本都偷偷减持美元了,今年基本没有增加,就剩下中国做冤大头在那里撑。万亿美元能很快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元越来越不值钱。从美国的方面来说,趁贬值前多换点实物,反正都是印出来的,无所谓。

减持、储备多元化越到后来越难解决,希望中国不要做最后那个死撑的国家。

前一段时间有一些报告关于Cheney的个人资产分配,20-25%都在欧元债券,剩余的都在短期美国免税muni, 短期美元债券,他个人财产达到8千5百万美元左右。20-25%在外币的比例,比一般美国人的分配高多了。他是大家都公认的老狐狸,从他本人的投资分配就可以看出部分美国高层对美元的看法。

家园 集合众弊以得最小损失,或者集合众优获得最大收益

del

家园 外汇储备是央行的负债,但实质上可以完全花出去

理论上,绝大多数的外汇储备都是央行印人民

币向企业、外资、个人换的,小部分是外汇储

备投资钱生钱增值的。这些外汇储备,是算在

央行的负债表上,央行认为这些钱是有代价换

来的。

理论上,企业、外资、个人用人民币向央行换

来外汇花掉,那么央行回收了人民币,这个负

债就抹平了一些。理想程度就是发出去多少人

民币,最后收回来多少人民币。但是现在外汇

储备越来越多,表明央行抹不平这个债务。

地方、企业、个人手里直接拿的外汇,不算外

汇储备,这个可能有个2000亿美元左右,瞎估

的。

外汇储备的来源,主要是强制结汇。FDI、出口

换汇,央行都收到手里,拿人民币换。

这个所有权,肯定是央行的。花出去,以前的

死板途径就是等企业来申请外汇做进口生意。

但是发现这个方法花不光,而且会越来越多。

现在创新出很多办法,如注资国有银行。计划

中的可能有,到外国去请人搞投资钱生钱,或

把部分外储白送或者折价送给社保。总之很多

创新的办法,都想吃这块肥肉。

家园 花谢。
家园 不太明白,外汇储备可以用在国内吗?

把部分外储白送或者折价送给社保

这个如何操作?陈大可否说得详细一些?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