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说说“老维子” -- 温雅颂

共:💬23 🌺8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说说“老维子”

老维子大号王维纲。说起王维纲的名字,大概知道的人不会太多。但我还是想写写他,为啥?因为他毕竟是新中国的高级干部之一,著名的“四副三高”之一。什么是“四副三高”?我也说不全,只知道是对部长级以上的某个级别的总称,应该包括副总理、人大副委员长、政协副主席、最高法院副院长、最高检察院副检察长。这里显然还缺一“副”一“高”,但我就不知道了。这个老维子,就是文革前最高法院的副院长。

老维子与我家有相当深厚的渊源,文革期间还到我家串过门儿,但那时我还小,只留下了简单的记忆,更多的故事情节都是从父母兄长那里听来,但这些情节都是零零碎碎的,虽然能拼在一起,但毕竟只是有骨没肉,大家凑合看吧。

老维子是河北磁县人,而我外祖父也是那个地方的人,两人是拜过把子的磕头兄弟。“老维子”,就是我外祖父对他的称呼。当时老维子是磁县中学的校长,我外祖父是中学老师。三一年,受李立三路线影响,全国各地都在爆发反国民党的各种起义。老维子当时已经入党,自然要响应党的号召,搞武装起义。但他一介书生,没兵没将,连个像样的武器都没有,居然就敢暴动,现在想想真是觉得不可思议。老维子临暴动前,匆匆在学校里发展了几个党员,他的这位磕头把兄弟,自然也是一个。老维子这伙人手里最“现代化”的武器,就是一枝火铳,剩下的大概就只能是大刀长矛了,不过数量有几支则不可考矣。

说到这儿,就得按下老维子不表,先说说我这位外祖父了:老头很聪明,也很大胆,不过老头天性是个散淡之人,对功名利禄不很上心。虽然对国民党不满,但也不赞同土共的冒险。面对着显然敌众我寡,绝无胜算的局势,老头在入党的第二天,也就是暴动的前一天,终于打了退堂鼓。老头因此成为“中共党龄一天”的党外民主人士,这在全中国大概也不会太多吧。

虽说把兄弟临阵怯战很不给老维子面子,但把兄弟还是把话说得很明白:万一大哥失手,有个兄弟在外面,总能有个照应,比被人家一勺烩了要好。就这样,老维子带着一帮同志,扛着那枝唯一的热兵器,冲进了县警察局。老维子的计划其实还不是很差,冲警察局的目的就是抢枪,先把同志们武装起来,然后就可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了。按说一个县警察局,警察的人数不会很多,人员的素质也不会太高,如果被人突然这么一冲,十有八九是来不及反抗的。但老维子造反的消息,却不知因为什么原因走露了,等他们冲进警察局以后才发现,等着他们的是黑洞洞的枪口……

就这样,老维子一班人,全被捂里面了。

(待续)

关键词(Tags): #王维纲#越狱元宝推荐:萨苏,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沙发花!
家园 【原创】说说“老维子”(二)

老维子被捕,土共自然要营救,我外祖父也不闲着。在那个年代,一个县能有一个中学就很不错了,县里中学的老师,那在全县都是名人,简直可以说是大知识分子了!我外祖父和老维子的把兄弟关系,土共不可能不知道,因此也必然会主动找上门来,共同商量营救的措施。具体措施老人没讲,只是听我母亲讲,老头把一张小纸条藏在了一把土制小琴里,然后带着她去探监。到了监狱门口,老头没敢自己上前,怕被警察因为他和老维子的关系连他一起扣下,就让我妈拿着那把琴自己进去,告诉她见到老维子以后把琴交给他。我妈那时还小,也不懂事,甚至也不知道害怕,就拿着琴过去了。狱卒一看是个小姑娘探监,没多问(居然也没多想),就让她进去了,琴就交到了老维子的手里。

文革期间,我外祖父来北京在我家住了一段时间。老维子来看把兄弟。两位老人聊起当年的往事,老维子还问:那次你从哪找了个小姑娘?跑到监狱里给我送琴?我外祖父哈哈大笑,指着我妈说:还能是谁?我自己的闺女呗!老维子这才知道,他的救命恩人里,我妈也是其中之一。

那个纸条上的内容不多,只是告诉他组织正在想办法营救,让他自己做好准备,一旦出狱,到某地找某人联系等。

就在大家全力以赴地想办法营救他们的时候,老维子做为主犯,被转移到了北平监狱。这下所有计划全被打乱了,只好重新想办法。

长话短说,老维子押解到北平后一直关押在一个单人牢房里,三六年,国民党政府判了他死刑,是绞刑,但在执行的前一天,老维子却在没有任何党组织帮助的情况下,神奇地只身成功越狱。连中共传奇大将陈赓,都给了他一个“越狱大王”的称号。

正因为老维子这个狱“越”得太神奇了,文革期间,造反派一直怀疑他是叛徒,到处搜集他叛变的证据,也因此找过我外祖父写证明材料。最后还是周总理过问:王维纲的越狱究竟是不是真的,造反派不得不承认,越狱是真的。周总理反问:既然越狱是真的,那还谈什么叛变?真要叛变了,还有必要越狱吗?

老维子自此,才摆脱了造反派的纠缠。

在老共眼里,老维子越狱很神奇,我想大概是因为党组织当时没使上劲。其实,他的越狱一点也不神奇,但确实有很大的运气。

(待续)

家园 好看好看!花催!
家园 板凳花!
家园 精彩!花等下文!
家园 【原创】说说“老维子”(三)

我想,当时在营救老维子的过程中党组织没使上多少劲,大概一个原因是北平监狱毕竟不比磁县监狱,监管要严得多,再加上老维子出身磁县,与北平当地的党组织大概也没多少组织上的联系,北平的党组织如果当时营救任务很重或还有其它任务,用于营救他的力量大概就比较单薄,也就难以奏效了。

老维子这人是个意志力很强的人,虽然被判了死刑,但一直没有放弃越狱的准备。为了保持体力,他每天都在牢房里锻炼身体。他锻炼的方式很简单:立定跳远,每天就在牢房里来回跳。正是这种锻炼,才使他后来越狱能够成功。

老维子越狱成功的另外一个关键因素,是一个人利用探监的机会送给他一双皮鞋,鞋跟里藏了一截钢锯条。老维子就是用这截钢锯条,锯断了牢房后墙上的铁窗,越窗而走的。而送鞋的人,就是我外祖父。老头这次敢于自己冒险探监,一来老维子已经被捕五年,该清除的“余党”应该已经基本清除,显然没老头什么事,二来北平监狱不了解他的底细,不可能知道他和老维子的关系有多铁多深,所以也没多加盘问和怀疑。

老维子收到锯条后,用了多长时间锯断铁窗,一晚还是几天,我就不知道了。只知道他在锯断铁窗之后天已大亮,他居然是在光天化日之下越的狱!

他的牢房后窗外就是一条小街道,其实就是老北京的那种胡同。他的牢房在楼上,我想应该是三楼或者四楼。在他窗口对着的胡同另一侧,是一个院子,靠近胡同的院墙内是一个草料棚子。他从窗口一越而下,飞过胡同,跳入对方院内棚子上,砸破棚顶,落在地上堆放的草堆上,昏了过去。

也不知他一共昏迷了多久,等他醒过来时,监狱居然还没发现他已经越狱,否则他肯定完了。他摸摸身上,除了一点擦伤之外,全身骨头都好好的,自然是大喜过望,赶紧悄悄溜出那家院子,穿小街过小巷,趁着天黑之前北平城门还没关闭,一口气跑出了北平。

我还听说,文革前曾有过一本书,书名就叫《王维纲越狱记》,记录的就是他的越狱过程。不过我没看过这本书,不知道里面记录的内容跟我所听说的有多大异同。

如果孤狗一下还是能搜到一些关于老维子的历史。他大部分时间从事政治工作,曾任中原野战军二纵政委,司令是陈再道。中原野战军改成二野后他任第十军政委,军长是杜义德。解放西南时曾任重庆市委第三书记。由于很早就转入地方工作,五五年没有授衔,否则授个上将应该问题不大。

(完)

家园 风雨雷电任叱咤,沙发那个花呀花
家园 标题不显山不露水,内容却精彩非常,花!

恭喜: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厚着脸皮拿走一块……^^

家园 也许俺应该换个标题。
家园 刚看标题还以为是新疆汉人称呼维族的说法

以为是老乡有猛料就进来了了...

家园 基本相同,不过更详细些

例如:他和“燕子李三"学带铐脱衣,他们两个当时是狱中唯一带重铐的,就是脚铐手铐中间在穿一根链,练立定跳远把脚磨破,锉镣铐的时候发现效果不好,就弄了点醋来加强效果(这个是否有效不知道,不过估计是心理作用)逃跑的当天他的狱友们搞杀臭虫的活动,弄得监狱里烟雾缭绕(杀臭虫用热水浇床板),然后他上了楼顶,结果发现楼顶还有一个矮墙,没辙只能立定跳远了,跳得对面是个煤厂,也不是草棚子是个铁皮棚子,否则他死定了。

逃出来后奔前门趴火车跑了

家园 卖糕的!你怎么知道的这么详细?
家园 偶上次把王维刚和程维高搞混了,被人羞辱一番

又找书重读的

家园 燕子李三是大清西太后的吧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