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郭子仪 (697-781)与 安史之乱 -- 老广

共:💬1 🌺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文摘】郭子仪 (697-781)与 安史之乱

郭子仪,唐代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郭子仪出身一个中层官吏家庭,是通过武举考

试走上政治舞台的。天宝八载(749),为横塞野军使,天宝十三载(754),为天德军(

合内蒙乌拉特前旗北)使,兼九原(今内蒙乌拉特前旗西)太守与朔方节度使右兵马使。

郭子仪在军事上大显身手是在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叛乱初起,

郭子仪即调任朔方节度使(驻灵武,在今宁夏灵武西),并奉命率军东讨叛军。正当叛军

逼近潼关,威胁京师的时候,郭子仪初战获捷,静边军(今山西右玉)一战,消灭叛军七

千人,继又攻下云中(

今山西大同)、马邑(今山西朔县东),打通东陵关(今山西代县东),为继续东进开辟

了道路。

至德元载(756),实际改元是在七月二月,由郭子仪推荐的新任河东节度使李光弼东出

井陉(今河北井陉西北),攻下常山(今河北正定)。叛军史思明部妄图夺回常山。双方

相持四十馀日,李光弼向郭子仪告急。郭子仪於四月兵至常山,与李光弼合兵一处,共十

馀万人,九门(今河北

正定东)一战,大败叛军。这时,郭子仪曾经建议,北取范阳,直捣叛军巢穴以减轻潼关

的压力,但没有得到玄宗的许可。

七月,肃宗在灵武即位,由於他势单力薄,岌岌可危,遂调郭子仪部到灵武,并以郭子仪

为兵部尚书兼宰相。郭子仪认为河东(今山西永济)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东下可进东京

,西上可取长安。於是,他派人秘密潜入河东,准备内应唐军。至德二载(757)二月,

郭子仪率军从洛交(今

陕西富县)进攻冯翊(今陕西大荔),逼近仅一河之隔的河东。河东城内有人乘机内应唐

军,杀叛军近千人。叛军守将崔干佑越城逃走,郭子仪乘胜追击,斩敌四千人,俘虏五千

人,顺利攻下河东。由於唐军连战告捷,肃宗也由灵武到了凤翔(今陕西凤翔)。四月,

即命郭子仪为天下兵马

副元帅(元帅为皇子李

),继续征讨叛军。九月,郭子仪率唐军十五万,逼近长安,与叛军十万人相持於长安西

南香积寺北沣水之东。经过激战、叛军全线崩溃,唐军收复长安。郭子仪乘胜东进,追叛

军至潼关,杀敌五千人,占领华阴(今陕西华阴)、弘农(今河南灵宝)。这时,安禄山

已死,其子安庆绪放弃

洛阳,北渡黄河,走保邺(今河南安阳北),唐军收复洛阳。

肃宗回到长安,召郭子仪还京。肃宗派人隆重迎接郭子仪於京城以东的灞上,见了郭子仪

。感激涕零的说:「虽吾之家国,实由卿再造。」一这时,郭子仪兵权在握,肃宗既要重

用他,又不放心他,当然只能运用这种笼络的手段。

干元元年(758)九月,肃宗调动各路大军进攻安庆绪。参加作战的九节度使中,郭子仪

、李光弼战功最多,威信最高,肃宗不愿把军权交给他们,所以不设主帅,只命宦官鱼朝

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总揽全局。郭子仪等唐军围邺,并引漳水灌城,安庆绪不仅遭水

灾之苦,而且城中极其

缺粮,甚至老鼠也成了贵重食物,一鼠可卖四千钱。这正是破城良机,但因兵众无主,无

人统一指挥,以致坐失良机。

史思明为援邺而截劫唐军的粮草,又以声东击西的战术不断袭击唐军。於是,干元二年(

759)三月,唐军与史思明叛军展开激战。正当激战之际,大风忽起,吹沙拔木,天昏地

暗,咫尺不辨敌我。混战中双方均遭重大损失。郭子仪退向河阳(今河南孟县),保卫东

京。这次战役的失利,

鱼朝恩有责无旁贷之过,但他为了推卸责任,竟诬陷郭子仪作战不力。肃宗遂召郭子仪还

京,并免其军职,还以李光弼为天下兵马副元帅,取代郭子仪的职务。郭子仪在京闲得无

聊,党项等羌人却在京西不断制造事端,威胁长安。肃宗为了借重其威名,遂命郭子仪为

宁、

坊两道节度使,但只是徒有其名,因为他还不能离开京师。宝应元年(792)二月,绛州

(今山西新绛)驻军粮饷不继,军心不稳。有一将领王元振藉口士卒思郭子仪而发动兵变

、杀了朔方等诸道行营都统李国贞。肃宗遂封郭子仪为汾阳王,并以其为朔方、河中、北

庭、潞泽节度行营兼平

兴、定国等军副元帅,镇守绛州。郭子仪并不因为王元振拥护自己而有所姑息,反而斥责

王元振杀害主帅会给叛军提供可乘之机,遂杀王元振与其同谋者四十人。同时也解决了粮

饷问题。这些措施,稳定了军心,效果很好。

不久,代宗即位,又解除了郭子仪的兵权,调他回长安。

正当唐政府边兵内调,把主要力量用於平定安史之乱的时候,西方的吐蕃,党

项就乘机向东发展势力,凤翔(今陕西凤翔)以西, 州(今陕西彬县)以北的地方,已

失去控制。郭子仪看到这种危机的存在,曾建议不可忽视这方面的问题,但都没引起代宗

的重视。

广德元年(763)九月,吐蕃开始东进,边将向朝廷告急,宦官程元振置之不

理,根本不向代宗报告。吐蕃顺利东下,很快到达泾州(今甘肃泾川),泾州刺史高晖投

降,并引吐蕃深入内地,一直过了

州(今陕西彬县),代宗始有所闻。吐蕃继续东进至奉天(今陕西干县)、武功(今陕西

武功西),京师震动,代宗才命雍王李适为关内元帅,郭子仪为副元帅,出镇咸阳(今陕

西咸阳东)。郭予仪久居京师,手下没有军队,临时凑集了二十馀人到咸阳,面对二十馀

万敌军,当然难以有所

作为。他派人向皇帝告急,由於程元振从中作梗,也未能见到代宗。

吐蕃逼近长安,代宗仓促出奔陕州,郭子仪循秦岭而东,沿途收容唐军散兵,

驻军在商州(今陕西商州)。他认为从商州出蓝田(今陕西蓝田),吐蕃自然不敢东进,

代宗在陕州也就安全,於是,代宗没再坚持调他东去陕州的意见。

郭子仪派长孙全绪率二百骑出蓝田,观察敌情。长孙全绪白天击鼓张旗,虚张声势;夜间

多处燃火,使吐蕃不解其意。同时,还有数百人於夜间在长安城中击鼓呐喊,还发出郭子

仪将率大军到来的消息使吐蕃惶恐不安。在这四面楚歌声中,吐蕃感到无力控制长安,只

得撤兵西去。

十二月,代宗回到长安,郭子仪等到 水以东迎接。代宗羞愧的对郭子仪说:「用卿不早

,故及於此。」自此以后,郭子仪的声望更高了。

平定仆固怀恩,又是郭子仪的一大功绩。 安史之乱结束后,仆固怀恩率朔方兵

驻屯汾州(今山西汾阳)。

河东节度使辛云京怀疑仆固怀恩与回纥有勾结,遂向代宗密奏仆固怀恩欲反。仆固怀恩受

到猜疑,有诏书也不敢进京。当代宗征求除去仆固怀恩之策时,有人建议:仆固怀恩所统

之兵皆郭子仪旧部,如果派郭子仪去统领这支军队,仆固怀恩就一筹莫展了。代宗遂命郭

子仪为关内、河东副元

帅、河中节度使。仆固怀恩感到危在旦夕,遂举兵反唐。他进攻太原失败,带三百人逃往

灵州(今宁夏灵武)。郭子仪到了汾州,仆固怀恩所部,皆鼓舞涕泣,喜其来而悲其晚。

仆固怀恩到了灵州,勾结回纥、吐蕃,大举内进。郭子仪奉命出镇奉天(今陕西干县),

在干陵之南大败仆固怀恩。 永泰元年(765)九月,仆固怀恩再次勾结回纥、吐蕃内进。

仆固怀恩中途暴病而死,郭子仪用分化手段,拉拢回纥,共击吐蕃,迫使吐蕃

退兵。

建中二年(781)六月,郭子仪去世,终年八十五岁。

安史之乱

天宝十载(751)二月,安禄山兼任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统领边兵近二十万。

安禄山刑赏己出,日益骄横,又看到天下武备松弛,遂萌生篡夺最高权位的谋反之心。四

月,南诏叛附吐蕃,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率兵征讨。唐军大败,战死者六万馀众,鲜于仲

通仅以身免。不久,安

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又与当时的阿拉伯帝国大食战於怛逻斯(今哈萨克斯坦东南江布尔)

,唐军又败。

十一载(752)十一月,李林甫死,玄宗以杨国忠继任宰相,兼领四十馀使。从

此,国忠专决朝政,公卿以下,均受其颐指气使。

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禄山伙同部将史思明发所部兵及同罗、奚、契丹、室韦等

共十五万兵马,号称二十万,反於范阳(治所在今北京市西南)。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

闻讯,当即调安西节度使封常清为范阳、平卢节度使,在东都洛阳募兵六万,守卫河阳大

桥(在今河南孟县南)

。接着又以金吾卫大将军高仙芝率京师五万兵,屯驻陕郡(治所在今河南三门峡西北)。

十二月,安史叛军占领东都,封、高二将退守潼关。不久,唐玄宗误听了监军宦官边令诚

谗言,处死了封常清和高仙芝。改派病废在家的陇右节度使哥舒翰任兵马副元帅,领兵八

万,进驻潼关。这时,

河北十七郡吏民分别在颜杲卿和颜真卿兄弟的率领下,拥有兵士二十多万,切断了范阳与

东都之间的交通,使禄山陷入困境。

至德元载(756)正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不久,唐玄宗派朔方节度使

郭子仪和河东节度使李光弼率部从井陉(在今河北井陉西北)东进,会同颜真卿部经营河

北。真源县(今河南鹿邑)令张巡率军民坚守雍丘(今河南祀县),多次击败叛军,确保

江淮不失。

同年五月,哥舒翰在唐玄宗和杨国忠的严厉威逼下,被迫出兵。结果,兵败灵宝,潼关失

守,叛军突破潼关险隘,向长安逼进。六月,唐玄宗与杨贵妃、杨国忠兄妹及部分大臣、

皇子,连同禁军将士一千多人出禁苑之西延秋门,向蜀地逃窜。行至马嵬驿(在今陕西兴

平境内),禁军哗变,

杀宰相杨国忠,又逼迫唐玄宗缢死杨贵妃。

太予李亨在部分大臣的拥戴下,北上灵武(今宁夏吴忠西南)。七月,李亨在

灵武即帝位,是为唐肃宗。八月,肃宗将郭子仪和李光弼部从河北召至灵武,并联合回纥

骑兵,准备开展大规模的反攻。

至德二载(757)正月,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杀死。九月,郭子仪率唐军和回纥骑兵收复

长安。接着,又收复东都。安庆绪退守邺郡(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干元元年(758)九

月,唐肃宗调遣朔方郭子仪、淮西鲁炅、兴平李奂、滑濮许叔冀、镇西北庭李嗣业、郑蔡

季广琛、河南崔光远、河

东李光弼、关内泽潞王思礼等九节度使率兵六十万,进讨安庆绪。又以宦官鱼朝恩为观军

容宣慰处置使,协调和指挥战事。十月,唐军进围邺城,安庆绪向留守范阳的叛将史思明

求救。二年(759)三月,史思明率兵十三万赴援,与官军在安阳河北相遇。双方未及布

,大风突起,飞沙走石,天地昼晦,两军将士大惊,官军向南溃逃,叛军向北撤退。不久

,史思明率部来到邺城南,安庆绪出城慰劳,被思明执杀,叛军返回范阳,思明自称大燕

皇帝。

上元元年(760)四月,史思明率军南下,攻占东都。次年二月,史思明被其子史朝义所

杀,朝义即帝位,改元显圣。宝应元年(762)四月,唐肃宗病重弥留。张皇后与越王李

系密谋,企图诛杀专权宦官李辅国,事泄被杀,肃宗惊吓而死。太子李豫即位,是为唐代

宗。同年十月,唐代宗以

雍王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朔方节度使仆固怀恩为副元帅,统领诸道唐军和回纥兵,收复

洛阳,史朝义北逃范阳。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正月,史朝义逃至广阳(今河北房山东北)附近,由於众叛亲离

,自缢而死。其部将李宝臣、李怀仙、田承嗣相继投降,先后被任为成德、幽州和魏博三

镇节度使,是为河北三镇。长达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至此平息。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