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流星划过夜空之 郭嵩焘 -- 老广

共:💬19 🌺2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文摘】流星划过夜空之 郭嵩焘

流星划过夜空之 郭嵩焘

狗狗狗

公元1876年1月21日。一群身着华丽服饰头顶留着辫子的中国人在英国南安普敦

港登陆。这是大清国首任住英国公使郭嵩焘一行。六万里的行程不仅是郭嵩焘人生中

的一大步,亦是古老的中华民族向前迈出的一大步。

1876年2月7日,郭嵩焘觐见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君主:维多利亚女王,并递交国

书。这是中华民族的君王有史以来首次以平等的身份与异国的君王平等的相互称呼。

当郭听到:“呈递大英国大君主五印度大后帝”的称谓时,心里是不是觉得有些拗口

也未可知呐!

中国公使一干人的到来,不仅在伦敦的上流社会激起了不大不小的波澜,就是在

市井百姓中也引发了不少好奇。然而很快,郭公使的个人魅力便在伦敦上下散发开来

。一日,中国使馆的几位仆人上街买菜,奇异的装束竟引得一位醉汉用手杖敲他们的

脑袋。迅即,被路见不平者扭送见官。英国法庭以伤害罪判处该犯劳役,但郭公使却

特意致信英首相请免。此事一见诸报端,竟引来伦敦市民对中国人的普遍尊重。中国

人再上街,竟有博得路人欢呼之礼遇。

郭公使也很快的融入了这个使他感到无限惊奇的异邦社会。他不仅参观学校、工

厂、医院。更积极出入沙龙、舞会、歌剧院。渐渐的,他撩开了自己心中的纱,他理

解了另一种文明。渐渐的,他忘记了:在他出国前,他被国人一致目为“汉奸”。渐

渐的,他忘记了:他的挚友晚清名儒王湘绮嘲讽他的话:

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容于尧舜之世。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

从此以后,他有了新的视角去省视自己的多灾多难的父母之邦。

郭嵩焘,1818年出生在岳阳楼侧的一个书香之家。血液里流淌着的使命感使他在

科场上屡败屡战。终于1847年得见天颜。同科进士有李鸿章、沈葆桢等,这都是后来

帝国晚期的封疆大吏。有赖上天的眷顾,让他在帝国最危机的时刻步入仕途。更何况

那勤政却苦命的咸丰皇帝对他信任非常呢?郭嵩焘自1858年进入南书房后就是出入圆

明园与紫禁城最频繁的人之一了。

太平军兴。出于为良心为社稷,郭力劝曾国蕃、左宗棠起兵卫道,从此成就了曾

、左二人的不世之功。而此时,洋人又来事了。

1859年,被郭嵩焘视为“贤而勇”的僧格林沁王爷,力邀郭共办天津海防。使郭

得以目睹了中国外交史上最丑陋的一出滑稽戏。僧王在朝野一派喊打的叫嚣声蛊惑下

,不听郭的劝告。以欺骗手段骗英国人入塘沽并诱击之。是所谓“塘沽大捷”,英国

人死伤数百。郭亦得赏双眼花翎,而郭却加大的是忧心。“塘沽大捷”的直接后果便

是1860年的北京失陷,僧王在通州八里桥全军覆没,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以后,郭

嵩焘再也没见过这个华丽又带给他美好记忆的园子了。

1861年,随着对郭嵩焘最有知遇之恩的三个人:咸丰帝、胡林翼、肃顺的离世。

郭的政治道路开始了永远的不平坦。内忧外患,而外患对他触动尤深。第一位替郭打

开向西方看的窗口的人,是晚清的另一奇人王韬。1855年,郭在办盐运任上首赴上海

。在这里他遇见了为西人翻译《圣经》的王韬。那王韬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惯了

的。见了皇帝身边的宠臣,不好谈渔色,又说不通道学,能卖弄的只有西学了。这一

次见面,王韬不仅为郭翰林打开了西洋镜,在郭的心目中竟也留下了“雅士”的印象

。窗户一旦打开,就合不上了。郭在以后的岁月里,不仅耳濡目染了西方人的行为方

式,更下心思去研究起西方人的思想来了。

1862年,郭赴上海任松沪粮道。在助李鸿章剿匪的过程中,不仅见识了百战百胜

的洋枪队,更见识了英国人管理的海关,那可是当时中国最有效率最清廉的衙门啦!

1863年,郭任广东巡抚。他终于能面对面的与洋人打交道了。先是循约解决了洋

人入住潮阳城的问题;又以国际法迫英国人剿灭太平天国的海盗。几件事毕,郭嵩焘

发现:同洋人打交道,唯有“讲理”一途。而洋人是讲理的。

然而,同洋人讲理,是被国人骂“汉奸”的。确实,终其后半生,郭就始终未能

脱开“汉奸”的帽子。

1876年,郭嵩焘赴英国前期,湖南省的红卫兵几乎要烧了他家的房子。只是因为

他要出使西洋。

但是在英国的三年间,他被英人誉为“所见东方人中最有教养者”。在英国,他

终于发现了西方富强的原本所在:“西洋政教、制造,无一不出于学。”这使他成为

质疑“中体西用”说之第一人。在英国其间,他还被推为“国际法改进协会”年会副

主席。

1878年,在英国遇严复,成忘年交。

1879年,郭嵩焘卸任。临行前,又开清代官场先河:向维多利亚女王辞行时,他

竟带上了如夫人梁氏。回国途经香港,又见王韬。

然而,生他养他的家乡,又给了他不大不小的尴尬:家乡的爱国乡绅们竟以湖南

不是通商口岸为名不许李鸿章派来送他的小火轮抵岸。理由仅仅因为那是洋船。而此

时的郭嵩焘心中只有苦笑而已。

晚年的郭嵩焘一心办学,以为振兴之途。而此时,学校的主讲却竟然是王湘绮之

流的大儒。

1891年,郭嵩焘逝世,享年73岁。生前有言:

流传百代千年后,定识人间有此人。

家园 一叹!

另:

呈递大英国大君主印度大后帝

印度当时应该统一了吧?还是打错了?

家园 给河泥送朵花,并坐板凳。
家园 唉,那个动荡的年代啊

如此多彩的经历,也不枉此一生了

家园 超越时代的人总是孤独的

领先时代的人倒是都活得很滋润

献花

家园 Big Joke-同洋人打交道,唯有“讲理”一途...

fool article....

家园 打不过,再不讲理

下场会是怎么样的呢?

家园 Keep in mind:

If you 打不过, then be theri grandson, don't think of 讲理.

ONly when you can 打de过, then you can have a chance to 讲理.

家园 这就过于简单化了

郭嵩焘发现的就是,虽然咱打不过,可也不是必须时时刻刻事事都装孙子。洋大人尽管凶悍,但是他们有那么一套自己的条条框框,利用好了呢(就是他的所谓“讲理”),就可以在大部分时间装孙子的同时为自己争得一点利益。

家园 In this content: 装孙子is 讲理.

Check this specific history, 郭嵩焘 is the rep on this school of 讲理, with this assumption of all imperilists are 讲理 instead of imperilzation, then finally this school evolved into 汉奸 phylosiphy, and it is all Chinese fault by not 讲理, so being bullied by western people is what Chinese deserved.

This point has been well analysized in the book of "from Opium war to 5.4 movement" have decade ago.

It makes sense that this point is popular now due to the current "Zhu Liu"

家园 这就比较莫名其妙了

照这么说红色高棉杀人也可以归罪到马克思了?

家园 No logic for红色高棉杀人也可以归罪到马克思

We are discussing on this so call 讲理 with Western People with its social root and background.

check your logic and check the book I informed you.

家园 湖南三杰之一啊

最伟大的人物往往也是最被误解的......可惜啊

家园 您自己没理解,

人家逻辑很清楚, 即便郭嵩焘是某个"讲理学派", 而"讲理学派"在抗战时蜕变为"汉奸学派", 可郭嵩焘也没必要身后半个世纪的事情负责, 这正如红色高棉的劣迹不应该归咎于马克思. 很难懂吗

家园 Please note 郭's 唯有“讲理”一途..

If your logic is go to extrem (and way from the whole logic chain, then no common space to discuss, )again check its indepth social root and background, and check the book I recommend would help you to understand further.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