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加拿大的中学和小学教育一例 -- oiler2

共:💬49 🌺9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加拿大的中学和小学教育一例

儿子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数学课竟有几天,学的是“14”的组成,就是将14拆开,看看有哪些整数可以组成14这个数。开家长会,就是老师抽出一天甚至两天时间跟不同家长谈孩子的学习情况,我儿子得到了数学老师的表扬,说他对14的组成学得很好,我和她妈妈听了却哭笑不得,五年级才学这个,孩子明显比国内孩子要晚好多呀。怪不得孩子喜欢这里上学,这里教的也是五花八门,什么打毛衣,做陶器,中国历史,希腊历史,科学,音乐团,演戏,写诗,写小说,作专题研究,一本正经作演讲。总觉得不上路,但我们抱定,“人家社会如此进步,科学发展如此快,这种教育一定有其道理”的想法,一切随他去,到小学毕业,也弄了个优秀学生。尤其英语,好过母语英语的孩子。

初中,数学一下子赶上来,基本跟国内初中学得差不多,经过一两个月,孩子就适应了,也学得不错。想起小学老师说过的话,“很多数学的东西,到了一定年龄就自然明白了,没必要让孩子学那么早,那样会打击孩子自信心”,想想确实一点不假。可怜无数孩子,因为大脑没有发育到一定程度就给灌输很多高深的东西,到了一定时候,自信心一点都没有了,可能极好的人才就这么被扼杀了,不禁心中凄然。

上了高中,学的东西就一点不比国内高中少了,或者是更多,科学方面的,还有许多实验课,实验可是自己做,而且要写实验报告,他妈妈读博士的时候带过大学实验课,她当时吃惊的事,绝大多数本科孩子的实验报告工工整整,完全符合要求,反倒是不少国际研究生写的“乱七八糟”什么笑话都有。最近看了儿子的实验报告,顿时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个时候训练出来的。看看实验报告的理论部分,分析部分和结论部分,就知道原来自己也这么认为的“北美学生动手能力强,中国学生理论基础好”的说法,仅仅是自我安慰而已。

最近孩子学校出了一起“学术腐败”案,有一天儿子回家,神秘兮兮地说,Jack

要有麻烦了,Jack 我们都认识,一个很清秀的小男孩,来加拿大也有4年多了,什么麻烦呢,原来是他的实验报告跟另外一个孩子的一模一样,老师叫过去谈话了,Jack说自己做好后,寄给另外一个孩子作参考了,没想到云云...处罚是俩人停学一周,这次报告算零分。我们觉得处理重了,当着孩子的面不好说,私下议论了几次。

又过了几周,孩子回来说,这次Jack有大麻烦了,我们有点奇怪,不是已经处罚过了么?脑子一下子就要往种族歧视上联,儿子说,这次是另外的事,原来Jack在那个零分实验报告之前,还出过一件事,他的实验报告的很多东西是从网上剪切粘贴的,被老师发现了,叫去很训了一顿,但还是给了分。所以才有了第二次零分并停学一周的处罚。儿子说,在小学和初中时,老师就讲过,做课题时引用别人的东西,必须变成自己的语言,而且不能过量,实在不能变成自己语言的,一定要注明出处。我和她妈妈虽然现在知道这个原则,但说实话,我们一直到大学毕业,也没有老师给说过。

那么Jack这次又怎么啦?跟第一次一样,作业又是从网上抄的。这下可惹恼了任课老师,坚决要求学校开除他。这个老师是个非常Nice的人,据儿子说,讲课妙趣横生,叫人特别爱听,每次提到国际化学协会时,还要作出立正敬礼的样子,又是个非常严格的人。

Jack家长显然没有把这件事情重视起来,不就是孩子抄个作业么?就这点小错就要开除,这也太不公平了吧。于是到学校堵住这个老师臭骂了一顿,还倒市教育局告了一状,结果可想而知,教育局尊重学校处理决定。

Jack就这样被开除了。儿子说,这个不会留纪录,因此不会影响Jack将来上大学。听说Jack最近进了私立学校,年费两万多。我们对儿子说,虽然不影响他将来上大学,可是他爸爸妈妈现在就得开始给他交大学学费。

今天我们问儿子,Jack是你的好朋友,你觉得这件事公平吗?

“当然公平,我们其他人辛苦到半夜,还不一定能得高分,他就这么拷贝粘贴,几分钟完事,就能得高分,这里进大学要看平时成绩,不处理他,对其他刻苦学习的人都不公平!”儿子说。

我们为有一个懂道理的儿子深感欣慰。

管中窥豹,加拿大中学和小学教育可见一斑。

关键词(Tags): #加拿大#中小学#教育#学术腐败
家园
家园 Thanks
家园 。。。。

看看实验报告的理论部分,分析部分和结论部分,就知道原来自己也这么认为的“北美学生动手能力强,中国学生理论基础好”的说法,仅仅是自我安慰而已。

基础啊,要啥样的基础。或许农转工的过程需要大量的工人,但没有工程师的培育,将来能有更大发展吗?要指望靠n个精英人物?

儿子说,在小学和初中时,老师就讲过,做课题时引用别人的东西,必须变成自己的语言,而且不能过量,实在不能变成自己语言的,一定要注明出处。我和她妈妈虽然现在知道这个原则,但说实话,我们一直到大学毕业,也没有老师给说过。

我们所谓大学抄袭不过是小学那时没人管

家园 好帖!应该可以加精了

送花

家园 好文
家园 在国内就得自己操心啦.
家园 写得好。孩子往往给我们很多启示。
家园 加拿大的教育好象被你说得太神了点吧

目前我也在加拿大大学读书,可我遇到的由加拿大本地教育上来的学生,连二元一次方程组都解得乱七八糟的,有的还是这里GRADE12的数学学得不错的进来的.

我以为就我的工程专业是这样,后来一调查,连学计算机专业的,数学好的也不多.有次我用以前线性代数里学的矩阵法帮一个高年级的学生解了一次三元一次方程组,把他给惊讶的,说什么也不相信我不是学数学的.

据我的调查,加拿大的大学,理工科普遍招不满学生,文科到是人满为患.

我在安省,不知道是否具有典型性.

我在国内时的数学学得很糟糕,比如高等数学,都是勉强通过的,可在加拿大,练习题的质量实在比不上国内的练习题.

说是加拿大孩子的动手能力强. 我表示疑问. 我是学工程的,没觉得班上的人动手能力有多强,做个简单的SHELF模型,半天搞不出个方案.

不过有一点我是很佩服加拿大教育的,教育出来的人个个都能说,针对一个事情,能提出你想不到的问题,而且不管懂不懂,都能BRA BRA说一通,虽然最后好象什么都没说,可人家就是占用了时间,这点在PRESENTATION上,我是叹为观止的,学不来的好口才啊!

家园 献花。
家园 管中窥豹嘛,

可能您碰到的都是差的,我看见的都是好的。

有一次我给了一个乞丐一个跨特,旁边擦皮鞋的就认为我一定是银行家。

家园 也极有可能,不排除这种可能性。

不过我所在的学校不算差,至少算中上水平吧,每年毕业生都不愁工作,至少说明教育水平还行吧.

而且我的同学里,也有不少拿奖学金的,学习成绩不算差吧?(本人由于英语水平问题,文科拖了后腿,没拿过奖学金)

在加拿大的不妨调查一下,这里长大的孩子,在计算方面都是极度依赖计算器的.当他们看见我用笔算,竖式算加减乘除的时候,他们非常惊讶.在这边读书一年多了,数学方面辅导过不少的同学,有多大和滑大的,可他们的数学基础是远比不上中国那些小留学生的.

不过我也确实听说过一个这边长大的数学天才,是听一个朋友说的,说他女儿GRADE11同班一个同学,自己对数学有兴趣,已经自学了大学的课程,很是厉害,连老师都辅导不了,据说还推荐给滑大的数学系某位教授了.

加拿大这边的基础教育给我整体感觉是比较糟糕的,这样的教育体系出来的人,能干实事的人究竟如何,要长远看吧.随着全球化,越来越多的人走向世界,互相较量,国与国之间比较的就是国家的教育水平吧.我也不能一口说死了加拿大的教育不好,最起码现在下不了结论.

我本不是个爱发言的人,只是接受不了你神化了加拿大的基础教育,所以提供自己观察的结果,不是为了给你找茬的,不好意思.我还是非常非常喜欢看你的关于石油方面的帖子的,一个不漏的,呵呵,也希望以后毕业以后去阿省转转的.

BTW:说加拿大发达,我是有疑问的.虽然加拿大挤身于八大工业国,可经济却越来越依赖资源出口.怎么回事呢?将来有时间,一定查查相关资料,搞清来龙去脉.

谢谢!

家园 欢迎将来Alberta

也喜欢您的辩论。

至于用计算器吗,这里的孩子从小学就用,上高中后还得用老师指定的某种,否则上课就会跟不上。

我们一开始对此也很反感,不让孩子用,结果考试就没有别人快。孩子很不高兴。

后来就想通了:

1、这里培养孩子的关键出发点,不是培养精英科学家,而是培养工程师类实际工作人员。培养对建设社会有用的普通人。至于真正的精英,如你说的例子,是会自己找到门路的。

2、而现在工作生活中,计算机、计算器已经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工具了。各行各业都在使用它们,学生只要懂得理论就可以了,具体计算就该用计算器。就象有一次解方程,我这边列式子还没完,儿子就按几下键得到答案了。而我面对那个计算器却有点束手无策。因此,某种意义上讲,用笔计算在这个时代已经是过时的技巧了。不学也罢,毕竟这一技巧并不能对将来的大学生活或工作带来多大的正面影响。

3、想通了这一点,再看我们国家的孩子从小学到高中甚至个别上大学的时候,过渡强调算术技巧,本来讲完原理、定律、定理后,很简单的用计算器几下就搞定的事,反倒让孩子陷入昏头昏脑、无休无止的数字计算里去。占用了许多宝贵的时间。设想一下,如果孩子的作业可以用计算器来完成,各类考试可以用也必须用指定的计算器,那么,可以说,孩子们的童年以及青少年时代会快乐得多。对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学习和理解,也要深刻的多。

也只有那样,那些虽然算术平庸但其他方面很优秀的孩子,才有进一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也是我越来越感觉到国内的中小学教育是在扼杀人才。

4、想象一下这么个情形,在步枪已经很普遍的年代,两个军校,A校教战略战术和步枪射击,B校教战略战术和空手入白刃。

有一天AB两个学校的学生碰到一起,A校学生看了B校学生的表演,一定会赞不绝口,他们会非常惊讶。但如果有一天两军对阵,我们还是不难知道谁赢。

家园 ~~花您的这句话~~

也只有那样,那些虽然算术平庸但其他方面很优秀的孩子,才有进一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家园 本来不想再发言的了,还是忍不住,再多说几句吧.

对于你的观点,不同意的实在太多,所以提供我的想法.

而现在工作生活中,计算机、计算器已经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工具了。各行各业都在使用它们,学生只要懂得理论就可以了,具体计算就该用计算器。就象有一次解方程,我这边列式子还没完,儿子就按几下键得到答案了。而我面对那个计算器却有点束手无策。因此,某种意义上讲,用笔计算在这个时代已经是过时的技巧了。不学也罢,毕竟这一技巧并不能对将来的大学生活或工作带来多大的正面影响

不知道你怎么会认为笔算是一个过时的技巧,确实,笔算是浪费时间,不过笔算却是表现出你的思维过程的.笔算是锻炼大脑的"体操".

不知道你遇到过这里的学生,面对一个综合四则运算头疼的事情没有.很简单,举个例子,在学期开始,数学老师刚来,进行过一次摸底的考试,是为了了解大家的数学基础,因为是学工程的,所以数学很重要.考题很简单,都是些最基础的内容,主要有约分,因式分解,四则运算,求面积,体积.........反正100条题,全不超过我们在国内初中的内容.

不过有一项规定,是不允许用计算器,老师带了一整包的A4纸,需要的自己拿,供够.

我做的时候就在纳闷,为什么大学做这些东西,是给大家鼓励信心吗? 反正就埋头做了.我记得很清楚,全部50题,我用了半小时做完了,当时想,反正是摸底考试,不计入成绩的,所以也没认真做,也没检查就交了(作为以前在国内学工科的学生,老师都教导要仔细认真的,惭愧).交的时候,老师以为我是做不出来,跟我说,不会不要紧,去图书馆借两本书看看,多做几条练习就好了.我说我都做完了,很简单的运算,分数不会低的.说了半天老师怎么也不相信,马上给我改,结果我对了48题,有一题是公式记错了:圆锥的体积公式. 另一题就更恶心了,我写的4字有点象9,他硬说我错了.不过无所谓.

这件事情是给了老师很大的震撼的,要知道,大部分人在2个小时里都是做不完的,或者根本都不会.

过了几天卷子发下来,老师的意图是,大家不懂的地方搞懂,对日后的学习有好处. 我看了一下其他人的成绩,普遍在20分左右,更有的才10分左右.在我帮助其他同学解题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连最基本的先乘除,后加减的基本定律都不懂,要知道,他们都是把这样的式子直接输入计算器,一个等号就出结果了,当然不需要知道所谓"先乘除,后加减"了.

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 X/8=4/9 这样的等式,大部分人束手无策.(是真的,绝对不是假话)

(|4-9|+5)*7-12/(3+12*4) 这样的式子解不出最终要的分子式,答案五花八门,不信你可以要你儿子试试.

诚然,笔算是慢,但锻炼了一个人的解题思路,是开拓一个人的思维能力. 你前个帖子里说的:数学到一定年纪就自然明白了. 这句话我是不赞同的,没有你自己以前做的大量练习,一辈子都不可能"通"的.

现在学的工程设计里,很多几何问题,比如算夹角,我能很轻松找到整个图纸里的相同角,并计算出相关角,可对于这里的学生就不那么容易了,这通常是他们一周的ASSIGNMENT.这不能用计算器或者计算机轻松解决了吧?想按几个键有答案?门都没有.这些没有熟练的几何知识运用,很难短时间完成.

我相信你也会赞同我这个看法的.

3、想通了这一点,再看我们国家的孩子从小学到高中甚至个别上大学的时候,过渡强调算术技巧,本来讲完原理、定律、定理后,很简单的用计算器几下就搞定的事,反倒让孩子陷入昏头昏脑、无休无止的数字计算里去。占用了许多宝贵的时间。设想一下,如果孩子的作业可以用计算器来完成,各类考试可以用也必须用指定的计算器,那么,可以说,孩子们的童年以及青少年时代会快乐得多。对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学习和理解,也要深刻的多。

国内的大学早都可以用计算器了,以前是穷,买得起的没几个,至少我读书的时候90年代初,是人手一个了.

基础教育里的数学,基本是要求对基本定理的熟练运用,综合运用,我不觉得是什么坏事,我也很痛恨那个时代,不过现在想想,好处还是很多的. 能力对于我们这些平常人来说,还是锤打出来的.

轻松不见得是什么好处,除非你希望你的儿子一辈子就在加拿大呆着了,如果想走出去和外面的人比较,是不足够的.

也只有那样,那些虽然算术平庸但其他方面很优秀的孩子,才有进一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也是我越来越感觉到国内的中小学教育是在扼杀人才。

真的吗?国内的中小学教育是在扼杀人才吗? 不敢苟同.不过关于中国中小学教育问题,网上讨论太多,我也不多说什么了,因为一个人的观点已经建立,相信我也说服不了谁,总之自己心里有个准绳就成了.

我的观点和你不同,我是支持国内的基础教育的.

你也说社会是需要工程人员的,那么要那么多天才干什么? 再说了,真正的天才是不会那么轻易扼杀的,真正的天才不需要太多.(不要说中国没有天才),天才太多,世界会乱的.毕竟我们需要的是一个稳定的世界,而不是一个充满奇思怪想的世界.

4、想象一下这么个情形,在步枪已经很普遍的年代,两个军校,A校教战略战术和步枪射击,B校教战略战术和空手入白刃。

有一天AB两个学校的学生碰到一起,A校学生看了B校学生的表演,一定会赞不绝口,他们会非常惊讶。但如果有一天两军对阵,我们还是不难知道谁赢。

这个例子举得非常不好,知道中国特种部队和美国特种部队的区别吗,就如同你说的那样.美国特种部队是离不开仪器设备的,所以要求军方产品可靠性一定要超强.中国的特种部队是讲究"徒手"作业的. 我不认为中国的特种兵比美国的特种兵差.

综上所述吧,我不会见到别人很熟练玩一个"设备",比如玩一个游戏,按计算器等就羡慕得不得了. 但如果是写程序什么的带"思维过程"的东西在里面的行为,我是非常羡慕的.

好了,这个话题我觉得够了,和很多这边的当父母的聊过天,不免要讨论孩子的教育问题,我总是看得悲观一些,我总觉得加拿大人无竞争力,至少在科技方面是这样的. 如果不是美国,加拿大日后还能走多远? 资源和环境的本钱,还能吃多久,需要思考多些吧.希望能活到问题突现出来的那一天.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