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经历的教育和考试 -- 嘎巴菜

共:💬18 🌺1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我经历的教育和考试

大家都在说考试,那我也来说说我自己。

其实我一直觉得面对考试和应试教育,我是相当幸福的一类人。面对考试,我的父母和老师不是不关心,而是他们的关心方式并不会给我带来压力,他们从来给我带来的感觉是最重要的是我要学会东西,而不是考高分。我个人感觉这一点非常重要。

其实我父亲是对学校教育颇不以为然的。因为他自己本身就是一个聪明人,他肯定会认为我也是一个聪明人,所以那一点点学校教育对我来讲应该是手拿把攥。外加上我父亲好为人师的天性,所以在他看来我的教育工作他才是最合适的人选。

我经常说的一个笑话就是我从小就是陪伴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故事进入梦乡的。请注意,这里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与保尔没有任何关系,请严格按照字面理解。有点奇怪的是我父亲从学业到工作与材料或者冶金没有任何关系,他怎么会知道这些事情,也许这就是他们老一辈人的学习态度吧。这件事对我造成的影响有两个,一是我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深恶痛绝,连故事梗概都不清楚;二是直到我20多岁了,我才开始恶补诸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等应该是我幼儿时期听过的作品,目的是哄女朋友睡觉......

所以当我开始上学(其实应该是开始认字),我学校的功课学业我父亲就不甚感兴趣。通常是在假期里把我上学要学习的东西都提前教给我,然后平常的时间我的功课主要是父亲留给我的,作一些题目啊等等的。我要承认我父亲在教学方面确实很有一套,作他给我留的作业是一件相当有趣的事情,就跟我现在玩儿数独上瘾的感觉差不多,要是我父亲给我放假了几天没留作业了,我反而浑身难受。

同样,我父亲对于我完成作业的质量之类的有一套自己的判断方法,正确与否不重要,关键是我是否学会了什么。就算我学会的不是他打算教给我的(有的时候我的思维方式还是有些诡异的),但只要我有了自己的理解,他就很开心。而对于一些技能方面的事情,他更是坚决要让我学会才可以。小时候估计大家都自己焊过收音机之类的,四管儿的,六管儿的,诸如此类的。可是我父亲从来都要仔细的给我讲解一遍电路图,讲解pn结的含义等等的。很长一段时间,六管儿机的电路图我倒背如流。所以后来大学的时候我说起我放弃了模拟电路课的时候他挺遗憾的。同时,在动手的过程中,他会给我做一个示范,然后坚决让我自己动手执行,哪怕就是被电烙铁烫了,他也只是事后给我上药,而不是马上心疼的代劳。确实,烫两次之后,我的动作绝对熟练了很多,而且在电路板上布线(毕竟没条件自己做印刷线路板啊)时不时有点自己的创意啥的,那个瞬间我老爸可开心了。

也正是这种教育方式让我有了一套非常有效的自学方法,总能最快的抓住关键点并理解之,但是,从来不愿意去记忆任何细节内容。我认为,只要明白了,掌握了,具体细节永远有资料可查的。这一点在我大学考试的时候帮了我很大的忙。

小学教育似乎没啥好说的哈。就说中学吧。我的中学在天津市算的上数一数二的学校了。可是至少我在学校的五年(我是所谓实验班,初高中五年一贯制不参加中考的)实在是轻松的可以。从来没有早自习,每天下午三点半放学,我都是在学校踢上两个小时球才回家的。一直到了高三才把放学时间拖到五点半,多两个小时的习题课时间,好像这个也不是强制性的,但是老师鼓励大家参加。也加了晚自习,晚自习也不是强制要上的,而是......怎么说呢,老师们呼吁大家尽量不要上,晚自习只是为了有些家里不方便地同学提供一个自习场所的。而有趣的是当时大多数人都报名参加,结果我们老师不得不挑选了一下,被选上的个个兴高采烈。因为晚自习的时候根本没有老师看着,空教室那么多,随便找一间打牌就好了。毕竟,回到家里就算不是学习也没什么事情可以做,在学校上晚自习简直就是给我们提供了和朋友们一起玩闹的机会啊。

可是越是这样放羊,大家越要比拼。比拼考试成绩到不一定,但比拼有没有能耐是一定的。所以课余时间对个对联儿,写写诗歌小说之类的风气比比皆是。每个人都以比别人多点能耐而骄傲。估计我们的老师们背着我们没事偷着乐呢,这些能耐,那就是真正掌握的知识啊,到考试的时候都不用复习了。

当然,这些能耐也不见的都是好的。比方说,作弊的能耐,也都挺高。我们班长就发明了一套手语用于传选择题答案。一共五个手势,分别代表ABCD和不知道。我的独门绝技是瞪眼。使用方法就是开始考试10分钟之后,找准监考老师,直接瞪着他的眼睛,绝不眼神漂移。就一直盯着。通常老师的表情就会从询问,变成不解,最后是心虚,眼皮下垂,从此不再往我的位置看上一眼。甚至在高考的时候我都瞪走了监考老师。可惜那次我的任务是告诉身边的人物理选择题答案,我自己没啥好处......

只有一次,瞪眼战术无效。我越瞪那个老师,那个老师就越笑,而且还反瞪回来。瞪了十多分钟我开始眼皮发酸,双眼肿胀,而且时间也不多了,算了,老老实实考试吧。结果考完试那个监考老师跟我聊天告诉我她当年在上大学的时候就喜欢玩儿和人瞪眼的游戏......

另外一次考试作弊,坐我前面的人是我一特好的朋友,他的学习成绩比我要差一些,所以我们两个在一起骑车回家的路上制定了一套作弊方案。他一有问题不会,就猛然向后倚,然后左手挠头,手上做数字表示某到大题或者题号的十位数字,接着右手挠头,手上表示该大题的某个小问或者题号的个位数字。然后我就在下面踹他的凳子告诉他答案。如此进行,直到有一次一位监考老师直看我们才作罢。考试后我们两个惴惴不安,那个监考老师却特别和蔼的说“某某,你以后坐直的时候动作轻一点,要不然该打搅嘎巴菜做题了。”我们二人遂释然。

大学的我是放羊的典型表现。大一第一个学期,上了一半的课,第二个学期,只去第一节和最后一节课,大二第一个学期只去最后一节课,从大二第二个学期开始,就根本不上课。幸好当年我老爸教育我的自学能力救了我,临考之前一两个星期,把书仔细翻一遍,圈好重点背下来,然后做一两道题,一切搞定。高分也有,不多,但是门门都能过。幸好我要求也不高,估计我每天上自习三点一线也拿不到最高等的奖学金,过了就成,只不过竟然没有一门不过关,运气还是颇为眷顾我的。

现在在外面读post graduate,我反而开始fail课,我一共只需要过四门课,结果我fail了三门,一次是完全不懂,一次是上课次数不够,一次是跟任课老师打架......看来,还是祖国的应试教育我更习惯。

家园 这么舒服的沙发居然没人坐?

俺来。

看名字兄弟是天津卫的吧。京油子卫嘴子,名不虚传啊

家园 坐个板凳
家园 我是万年地板命
家园 佩服+羡慕

佩服你的自学能力,虽然我也一向以此自傲

羡慕你有这样开明的你父亲,虽然我一向尊敬我的父亲

家园 跟任课老师打架,够牛的...

仔细说来听听吧

家园 多一句嘴

"总能最快的抓住关键点并理解之,但是,从来不愿意去记忆任何细节内容。我认为,只要明白了,掌握了,具体细节永远有资料可查的。"

其实不是一个好习惯,读到大学应该都没什么问题,但是再往下,就会带来不顺利。基本功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记忆力,细节知道得越多,越能帮助你选择正确的方向。

不过,也许我们所说的细节不是一回事。

家园 这个......我们天津人白话起来也不能全听

说是打架......就算口角吧,颇吵了几句,我嘴上不太客气,至于动手嘛.....差点儿动起手来,让同学拉住了,一来也是我那两天气儿不顺,天天看谁都想跟谁打一架,二来那老师是嘴碎,不过也是老实人,真打起来他还真不会报警,多少少了点心理负担。其实现在想想怎么说也是我的不对,所以,就不展开讲了啊。

家园 呵呵,客气了

每个人都有让别人佩服的地方,每个人也一定会有一个好父亲,您说对吧。

家园 诶,确实是学科相关吧

我算是搞it的,说computer engineering更准确一点。我们这个行业的principle万变不离其宗,而实际的技术资料基本上两年一淘汰,所以习惯上资料就是用的到的时候能查到就可以了。所以这个方法对我来讲也算是有效的。

我的这种方法肯定不是绝对有效的,比方说我中学的时候物理还不错,我学物理的方法就是仔细理解最基本的公式,剩下的大部分公式都是用的时候临时推导。物理这样搞还凑合能成,可我的化学成绩就惨不忍睹了。没辙,习惯了。

家园 佩服你老爸!

看见了九个让我眼前一亮的字:

我现在玩儿数独上瘾

家园 和任课老师发生过严重的矛盾

不过那时候俺是TA

一门本科生的入门课

那丫的非让我去听

讲的那叫一个浅入浅出

我听了一节

实在是无聊,就再也没去

那老丫非说不听课就不能胜任TA

那门课我都学过三遍了

有啥不能胜任的

他还说我这个TA不负责

丫又不PAY我钱

我该干的一项都不差

哪里那么多啰嗦

于是跑到系里的什么委员会面前对簿公堂

那家伙人缘好象也好得有限

就那么不了了之了

整个一个学期

他再也没找过我麻烦

什么事情都交给其它几个本科生TA做

我则乐得清闲

只在期末考试的时候监了一次考

家园 瞪眼睛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我前两天也在大骂我们教授。

哲学课,一个期中考试下来600多人平均30%多,我到还在这个平均范围内,可有个认识的美国小孩子,惨的一塌糊涂。这老东西上课经常不照书讲,回头都没法复习去。考试的时候40几分钟,竟然给了20几道题,各种形式都有。最可恨是出题你就好好的出呗,他的题目用的是“18世纪的”英文写的。用些极古怪的词,和句子。我以为就我晕了,特意问了几个老外,都说得读好几遍才能明白题目的意思。两回了,最后一分种我还在玩命的写,几十年没这么狼狈过了,妈的!为此就很恼火,这成绩是小,这气可怎么受得了。下课了问过他两回问题,他一听口音就很敷衍。火更大了,琢磨着怎么得找个说理的地方?

家园 去faculty投诉

最好多联系几个人联名向dean或是这门课的coordinator反映,要求换老师。不过现在可能迟了点,一般在mid-term之前投诉成功的概率大一点。另外锦候兄在哪儿上学?澳洲的很多学校规定最后的不及格率不能超过30%,否则下学期这门课就要reconstruct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