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答温相问——杰出人才和高质量的教育 -- 水风

共:💬99 🌺9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有一个大胆的猜想

西方科技不适合中国。

家园 单就技术来说是适合的

但是人文方面还可以再探讨

家园 和你一样,我也是所谓"天才论者"

至少在我的学习生涯中看到,有些自身的条件无法超越的地方,别人轻松可以超越,并不是学习不够认真和努力,资质之限只能如此.

很多能力是天生的,后天培养往往是加强巩固的作用.

BTW:中国历来不缺少天才,看国家怎么用了,特别现在的中国,很多天才是默默无闻终生的. 而且天才往往有人生缺陷.有时会感叹:上天还是公平的.

家园 刚才还正想就这个问题写一篇,一看您和风水兄已经写了,

而且还正是我想说的!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有诗在上头!

家园 教育啊!

中国的教育就像工厂生产的产品!一个模式!唉……

家园 荣幸,荣幸

喜欢同人兄的读书笔记和文章,以后还请多多赐教

家园 呵呵

最近忙的四脚朝天,都没上网,怎么乍一上来就瞧见你在这答温相问。咿?(四处瞅瞅),温相回来了么?

家园 如果,如果。。。。。

如果培养出的杰出人才,精英都去米国日不落帝国效忠的话,这样的杰出人才精英不培养也罢

家园 恐怕没回答到点子上

1。能被教育出的人才,最多只是中级人才。真正顶尖的人才,面对的是如何不被教育体系扼杀的问题。

2。中国社会基本上是人治和人脉,真正顶尖的人才在这样的社会里没有多少机会。多数顶尖人才在做人方面不那么圆滑,极个别又有才又能爬的等真的爬到能做事的地位时,恐怕早就转了性,自己那点上天惠顾的才早就扔掉了。

家园 不对,能爬上去的才是人才呢

而且不分行业

家园 哪里的教育不是一个模式?
家园 这句话偏颇了

1。能被教育出的人才,最多只是中级人才。真正顶尖的人才,面对的是如何不被教育体系扼杀的问题。

首先,您错误的估计了教育的能力。教育并不是来塑造人才的,而是给予人才充分合适的训练,使之能够自行的继续发展。教育的结果,不是教育出来了什么人才,而是提高了一个人才能够达到的层次。

呵呵,说到顶尖的人才,爱因斯坦算不算?爱因斯坦的成长道路有一条很清晰的路线,这条线路,在一开始是教育给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直到博士毕业,爱因斯坦并没有做出什么让人震惊的发现。但是,如果没有这些教育作为基础,爱因斯坦就没有可能去探讨相对论这些改变了世界的发现。而只会沦落成固步自封的民科。可以说,即使没有受过这些训练,以爱因斯坦的才分,他也绝对不会再一个小专利登记员的位子上终老。但是,也绝对不会达到他曾经达到的研究层次。你随便给出任何一个人才,我们都可以从他成长的道路上,看出背后教育的影子。

另外,不要以为,教育就是坐在课堂里面听讲。任何一个系统学习的过程都可以归为教育。哪怕是自学,那是自我教育。

2。中国社会基本上是人治和人脉,真正顶尖的人才在这样的社会里没有多少机会。多数顶尖人才在做人方面不那么圆滑,极个别又有才又能爬的等真的爬到能做事的地位时,恐怕早就转了性,自己那点上天惠顾的才早就扔掉了。

识时务者为俊杰,如果不能按照外部的环境来改变自己,以顺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一介莽夫也。说句不客气的话,如果是一个顶尖的人才,连做人圆滑这一点都做不到的话,根本就不配称为顶尖的人才。如果因为要往上爬,就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完全用到了人脉和交际上,那么这人的能力也有限,怎能称得上顶尖的人才。

顺便说一句不相干的话,许多人在诅咒、埋怨、批评国内的英语教育,和四级通过作为学术证书的一个前提条件。说实在的,近十年的英语教育,如果连四级都通不过,我只能说,这不光是教育体制的问题,也是失败者个人的问题。真的就那么难么?我认识的一个在生物系做杂工的高中毕业生最后都通过了四级,那些一而再,再而三的通不过的人难道不应该自己反思一下么。

同理的话,如果你不适应这个社会,也找不到出路的话,那么这是你的问题,或许有教育的因素在里面。但是,改变一下自己,真的就那么难么?

家园 二战以前,德国是世界的科技中心

多少美国人都远渡重洋到德国去留学,并奠定了美国日后成为科技领头羊的基础。

现在美国是领头羊,国人出来学习有什么不对的呢?如果我们日后想要成为世界的科技中心,现在和以前的这些留学生才是我们将来的本钱。

与其责备他们,不如反思一下为什么他们不回去。大家为什么宁愿在一个无论社会习俗还是生活习俗都截然不同的地方继续混下去,也不回到自己生长了几十年的祖国呢?

呵呵
家园 我是标题党

温相么,在中央好好的呢。

家园 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恭喜: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