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扬长避短方成名——金庸武侠写作秘诀 -- 浮云

共:💬13 🌺1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扬长避短方成名——金庸武侠写作秘诀

金庸是性情中人,此公血肉丰满爱恨清晰。他讨厌中国传统读书人,笔下主人公威震江湖的基本属于文盲,没几个读过书,读过也不上路。金庸极可能是在无意识情况下,建立了他笔下主公的学历背景。这种无意识反映了他的真实思想,在他笔下的英雄个个草莽,没有功名。

http://www.duoyuans.com/bbs/forumdisplay.php?fid=7

金庸平生第一长项是写小说,可他偏偏瞧不起“俗文学”,所以晚年又是入庙堂又是当历史博导。

这样一个人,写作上当然不会很老实。早年,他也曾经试图写作自己不熟悉或读者“可能喜欢”的领域。这在《书剑恩仇录》中最为明显。

陈家洛回海宁陈府,与丫环调情这一桥段,明显能看出,作者也曾经精读过《红楼梦》。可惜金大侠明显没有深宅大院里的生活经历,不明白大户人家的主子对奴婢只有性没有爱。他笔下的陈家洛与丫环产生真情,又不具备贾宝玉离经叛道精神的对冲,难免别扭至极。等陈家洛携爱婢在房顶上施展轻功,则迹近闹剧了。

更大的闹剧在后面。金庸描写陈家洛之母,以显宦世家少妇身份,与江湖豪杰私情不断,甚至托孤。而一代反清大侠,居然为私情数载为人奴仆。这已经不通到一定程度。比较之下,《水浒》中王庆与巨宦女眷私通,两人除了练床上功夫没别的内容,事泄后立即亡命天涯——否则非死不可。施耐庵也不擅长写豪门男女,写那个非得有那经历不可,但施耐庵总还能把握时代背景。

较之施耐庵,金庸就显出笨拙。不是说封建时代没有爱情,诸如陆游唐婉。但感情总要以交流为基础,以巨宅为背景,后花园里除了见面实战,太多的情感交流是不可能的,也就产生不了什么像样的爱情。

大观园里,贾宝玉喝杯酒还要考虑伤不伤脾胃,也只能去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地方,与爱妾们诗词唱和,观点撞击,人生探讨,可以产生爱。薛呆子和所有男人一样,忙于喝酒赌钱逛构栏,做诗就是“女儿乐,一根鸡巴往里插”,如何能和香菱产生感情。同理,苦练武功、驰骋四海,立志恢复江山的一代豪侠,和贵族少妇没完没了?笑话。

金庸很快发现自己的缺点,也明白开山之作太没有味道。于是立即转向。他写自己熟悉的、办报中经历过的市井之徒、政治豪强,写古书中翻得出的僧道异人,写非常像七十二剑侠图的人物。写妓院酒楼野店武馆。如果非得写不熟悉的,那就挑谁也不明白的写,比如皇宫——谁知道皇宫的真相?谁写过?

写感情也一样。慕容复对表妹没感情,不是道德问题,是注意力不在哪儿。段誉向女人下真功夫,因为傻小子原本胸无大志。

当韦小宝爱上双儿时,一切是如此正常。一个妓女的儿子,如何会考虑侍婢的身份。已经老辣异常的金庸,仍然不忘铺垫或者讽刺一下:公主很委屈,自己还不如一个丫环。而红旗香主要收她为义妹,以便配得上青木堂香主。

武侠小说作家百年千百人,金庸成此大名,不是偶然。

关键词(Tags): #金庸#武侠
家园 精辟
家园 查先生功名心热

可不是“晚年又是入庙堂又是当历史博导”滴。早年,早在查先生写武侠小说之前,二十几岁冒然晋京可就是奔着外交部,立志要做新朝外交官去的。

也多亏乔老爷(冠华)给他泼了一盆冷水,轰回香港,才成就良镛先生后来的名声。

查先生一家读书好是有几百年遗传的。但是做官运不怎么样,前清文字狱案件里,查家颇有倒霉蛋,还不是念书念得忘乎所以去做官自找苦吃。

家园 我把他早年的事忘了,谢柏台史兄

就注意他中年换夫人晚年要当特首了。

他早年秉承家学要入宦海,晚年到处现眼,也还是不一样。年轻时有功名心,可以理解。可他晚年已经有如此名头,也不缺钱花,却去浙大当什么院长博导,又四处做政治花瓶。如此耐不得寂寞,不可理解。

有兄弟告诉我,金庸爹是被新朝斩首的。他居然对此表示理解。有识家请见告细节,谢了。

家园 如是我闻:查先生父亲致死是冤案

新朝定鼎之初,行镇反。偏偏查家年轻子侄中有好事者炫耀乱世中私藏的枪支。缇骑破门,查老先生挺身而出:老夫残躯不足惜,后辈儿孙当自强。

后来,太宗邓公亲自召见查先生,说了句“俱往矣,团结起来向前看。”之类的话,算当面道歉,也算开导劝解。一笑泯仇。所以当朝对查先生本人是一直礼遇有加。

家园 这事儿还需细说

先交代一句,查先生以武林名家,支持香港回归,奔走海峡两岸为祖国统一奉献,俺是支持的。

俺只是觉得以此公之威名,红尘里打滚没完,论剑教书评新闻,乱七八糟,人不如文,未免让我这看小说的遗憾。非得以国士自居——那里有什么国士呢,说好听点也就是个清客,难听些是帮闲文人。

就以他老爹的案子论。新朝初定,不杀不足以平天下。私藏火器为重罪,而藏者即使无异心,也肯定没有红帽子,依律处斩,那年月也不算什么稀奇事。

承平日久,现代岁月,凡事往前看更往法制看。依司法精神,错案就是错案,该杀就是该杀,没有模糊的。杀错了就要纠正赔偿,杀对了无需致歉。退一万步,也当如海峡对岸处理一二八旧案,“遗憾归诸天地,责任载于史册。”

太宗一句向前看,是玩政治搞统战。查先生为庙堂虚名而愧对亲爹,将来不想见面了?

至于礼遇吗,这得看怎么说。谁家获得个位尊名重的大花瓶,不好好摆放一下?政治就是政治。

家园 不知道是否我没说清楚

查老先生是挺身而出,替族中人顶罪被杀的。查老本人并没做错什么。所以说是冤案。

如果:

私藏火器为重罪,而藏者即使无异心,也肯定没有红帽子,依律处斩

也该斩真正的私藏枪支的小辈,轮不到查老先生去死。

这也就是后来太宗要说些软话的由来。当初不分青红皂白,却是杀错了。

至于:

杀错了就要纠正赔偿

死者已矣,怎么赔,只由查先生身上多给些实惠了。

家园 谢柏台兄

此事说来话长,我也不是针对查家一事。不需说三反五反镇反文革,就以近些年的严打,又有多少非法律行为。立法执法还有严与不严之区别?

查先生身为基本法起草委员,不具备法律精神,或者更可恨的是具备法律精神而违心表态。令我遗憾,我非常喜欢金庸的武侠小说,总希望作者不比他的主人公们差太远——韦小宝再不上路骨头不软的。

呵呵,说远了。还是说武侠吧。

家园 咱们都是闲聊

浙江行省后来对查老先生案件确实是有正式的平凡昭雪一类的过场戏,也算贯彻太宗指示。可是人逝多年,又能有什么用。总不能起死回生吧。

后来当朝对查先生礼遇有加,更是容忍他大耍老顽童脾气,都不计较,毕竟是早年亏欠了查家。

至于,当初的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您说那象个法律专业机构吗?我看就是个香港小政协。

算啦,扯远了。

家园 如此 查老也是求仁得仁 新朝认错也不错

金庸的父亲查枢卿是一位大地主,但不是那种土地主,他受过西洋教育,也许与徐志摩的父亲、张爱玲的父亲,属于同类型,是过渡时代的中西混杂的人物。

家园 喜欢金庸的小说,送花——
家园 金庸的一个身份是报人

在港创立明报,文革时发表大量社评,语多中的,更有为邓公抱不平者,不能以功名心论。当时香港左派对其言论曾有威胁言行。

我看其人品大节无亏,作为报人,入世一些有何关系呢?

家园 我喜欢十五部天书

自然对作者要求高一些。这个是纯个人爱好。浮云明白如此对查先生不公平,可谁让他的小说这么好!

凭心而论,查先生没有什么缺德事。包括他十年前,宣称“中国的社会主义新闻制度比资本主义还要公平开放。”,极可能来自他自己的切身体会。以我的经历,资本主义国家的新闻管制确实不弱于社会主义国家,只是表现方式不同。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