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还珠格格》跟你没完 ZT -- 白堆子

共:💬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还珠格格》跟你没完 ZT

第一次看《还珠格格》的情景至今还记忆犹新。

中午本来想睡觉,别人在看电视,朦胧中听到那些矫揉造作的对白竟然让我哈哈大笑。但是你不得不佩服琼瑶阿姨的本事,她彻头彻尾地迷住了我的母亲和女儿,每集必看,重播也绝不放过。于是我就在“你好好啊”、“这难道是真的吗?”等等不太正常的语言模式折磨下艰难度日。刚刚消停了不久,长度增加一倍的第二部又浩浩荡荡地开播,非哭即吵的动静真是让人难以忍受。去年春节在我们这里曾经有十几个电视台竞相全天候播出的盛况出现,叫你躲都没处躲。

说实话,是《还珠格格》掀起了一股久未出现的电视剧热潮,而且能达到让那么多人痴迷的地步也肯定有其绝妙之处,我也曾抱着一种虚心学习的态度试图坐下来看过,但怎么看怎么象无厘头的《大话西游》,给我一种超级搞笑的效果,因此,老人和孩子都感动得热泪盈眶时,我还是不合时宜地笑,于是总被驱逐,于是我盼着播完,于是我看到琼瑶阿姨要封笔的消息就有了一种翻身得解放的欢欣鼓舞。

最近又有让格格迷们奔走相告的消息传出,《还珠格格》第三部已经拍竣,正在接受审查,若不是非典可能早已经播出。那些孩子们也在计算着播出的时间了。

人世间最大的痛苦真是莫过于此。

《新周刊》曾有评论说,《还珠格格》的火爆只能说明我们大众的欣赏趣味出现了问题。但我们好像谁也没有资格说别人的欣赏趣味如何,因为真理有时候不知道掌握在谁的手里。记得我说过,电视这玩艺儿就是奇怪,即使你拍出来的是屎,也有一群苍蝇捧场。当年的《情深深雨蒙蒙》就是因为收视率高而使导演地说:高收视率说明我们的作品在市场和艺术上都是成功的。这话显然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国外的一些新闻让主持人播一条脱一件衣服,听说收视率也高了,你能说在艺术上成功了吗?

扯远了,还是继续说格格。

据说第二部已经属于瞎编乱造了,而且孩子看完后有了一些可怕的早熟迹象说话也不大着调,我也知道已经有过两次大团圆的结局,这第三部恐怕真来得有些过分。如今的影视制作看来是完全以市场为导向,只要有人看我就义无反顾地拍,狗尾续貂,人造毛续狗尾,全然抛开艺术的规律,直到把你续告饶为止。艺术讲究“完美”,这玩意儿讲究“没完”。

有位现代作家把文艺的作用比为“粥饭和药石”,前者满足需求是手段,后者医治精神是目的。格格最多也算有些味道但没营养的“粥饭”,两部72集已经把一家老小管了个饱,如果继续暴饮暴食,坏了胃口是其必然结果。我就弄不明白,干嘛非要让大家集体恶心了才收手呢?

鲁迅先生也说过: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我们退一亿步权且认为收视率颇高的格格还是美好的,非要把自己毁成悲剧才过瘾吗?我们也知道,“琼瑶”是美玉的意思,如果变成“穷聊”岂不是也毁成悲剧了吗?

最后请允许我续一句哀求:饶了我吧!

家园 好文,深有同感

琼瑶阿姨剧作之男女主人公,一哭,二笑,(而且男士皆歪嘴,如秦汉,张佩华等)三尖叫,都不似常人,每有新作上映,某便狂买游戏,小说,与老父在我房内避难。痛苦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