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淘书记(四十八)盲人拔河(修定) -- 履虎尾

共:💬29 🌺3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淘书记(四十八)盲人拔河(修定)

俺这一代人,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那是相当相当的纯朴。到初中三年级的时候,喉结突出来了,胡茬子冒出来了,终于懂得“人事”了。但在那个时代,这件事被看成是最肮脏最下流的事,谁要是提这件事,谁就会被视为小流氓,所以,同学们谁也不敢提起此事。当年都说,红卫兵“敢想,敢说,敢批判,敢斗争,敢革命,敢造反”。其实,在这件事上我们什么都不敢,充其量是是敢“想想”而已。

俺们第一次公开谈性,是在高中时候。那年的十月,我们去农村帮贫下中农秋收。二十几个男生,打地铺晚上睡在生产队的队部里。俺就读的中学差不多是沈阳市最糟糕的学校,根本没有住校这一说。现在,二十几个同学们睡到了一张大铺上,真是格外的亲热、新鲜,一阵胡侃神聊,都快半夜了,还都不想睡觉。

一个同学爬起来去小便,回来时,只冻得混身发抖。他哆哆嗦嗦地钻进被窝,一边哆嗦着一边说:“要、要、要是有个水管就好了,直接通到外面去,就不用爬起来了。”

另一个同学接着说:“每人准备一个夜壶,也方便得多。”

另一个同学说:“夜壶没有,有个气球也好啊。”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大家听他说了“气球”,先是一楞,紧接着,二十几个肮脏的脑袋全都联想到那件东东上去了,于是便哈哈大笑起来。有几个人还一再重复着说“汽球”,“汽球”,哈哈哈――

紧接着,又一个坏家伙说道:“汽球的没有,我这里倒有个汽球座。”

这句话更把大伙的情绪带到了高潮,对此事的初次谈论令我们兴奋不已。这一宿,大家笑个不停,谁也没睡好觉。

等被下放到农村,接受了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之后,俺们才知道什么叫做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动摇性”。就是在农村,我们从贫下中农那里学会了那首淫荡小调――《高梁地》。呵呵,黄啊,不,“粉”啊,就不腐蚀坛上天真烂漫的青年了。

由于历史的原因,书市上的外国文学作品以俄罗斯和苏联的为多,“一边倒”过嘛——俺在书市上混,遇到了十九世纪的俄罗斯古典名著,当然就抓住不放手了。同时呢,俺也见到和经手过若干本苏联现代小说。今天俺还记得书名的有《苦难的历程》三部曲,《铁流》,《毁灭》,《夏伯阳》,《青年近卫军》,《日日夜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远离莫斯科的地方》,《被开垦的处女地》,《叶尔绍夫兄弟》,《士敏土》,《金星英雄》,《顿巴斯》,以及高尔基《母亲》等等。

俺以为,苏联文学也有很不错值得一读的,其中最好的有两部,一部是《静静的顿河》另一部是《苦难的历程》三部曲。肖洛霍夫的长篇巨著《静静的顿河》俺一直没有淘到,也没有借到过(这是俺最大的遗憾之一);而《苦难的历程》三部曲中俺却有幸淘到了最精彩的第一部《两姊妹》。阿•托尔斯泰的这部小说写得精彩极了,虽说是现代作品,却充满着俄罗斯古典名著的韵味。

履虎尾在读苏联小说的时候有一个感觉,这就是在小说的故事情节中,喜欢穿插进一些情色的内容。而且,这些情色描写,还不似古典作品那样的优雅含蓄,而是赤裸裸地平铺直述。再一点就是,苏联小说中的情色描写,在价值观的取向上,同当时中学生的小布尔乔亚情趣也是背离的。因此,淘友们一致认为,苏联的书比较露骨,比较“脏”。

最“脏”的一部长篇小说应该是革拉特珂夫的《士敏土》。“士敏土”是俄语的中文音译,意译就是“水泥”,所以,这部小说也被翻译为《水门汀》,或者《水泥》。《士敏土》讲述的是苏联经济恢复时期,某地一家水泥厂发展生产的故事,小说的作者是革拉特珂夫,生平事迹不详。

《士敏土》的第一主人公(名字被俺忘了)是一位女布尔什维克,她的家乡被白匪军占领了,她的丈夫当红军上了前线,她留在家乡坚持地下斗争。由于叛徒出卖,女主人公被白军逮捕了,她遭受了严刑拷打和轮奸。斗争的烈火把女主人公锻炼成为一个坚定的革命战士,也把她锻炼成一个追求个性解放的新的女性。以后,女主人公继续坚持斗争,她还曾经用自己的肉体安慰过即将走向前线的红军士兵。小说第一章一开头,写的是她的丈夫从国内战争前线归来了。久别重逢,丈夫干柴烈火般的渴望着同妻子亲热。然而,女主人公不能忍受丈夫的大男子主义,更不能忍受陈旧的家庭观念,因此断然拒绝了丈夫的要求。她的丈夫在战场上是英雄,复员回来后,又是水泥厂的劳动模范,可是,女主人公并不爱自己的丈夫,这个女人似乎已经没有了被人爱的感觉和要求。

《士敏土》的另一个主要人物是一个领导干部,名字叫“巴津”(因为同一个中国作家的名字同音,所以被俺记住了,呵呵)。“巴津”是个强有力的领导者,但又是一个道德败坏的色情狂。小说里有一对恋人,小资产阶级思想意识严重,在清党时双双被清理出党。这对恋人在政治上软弱动摇,生活上也同样没有主见。他们虽然热恋着并居住在隔壁,可是不敢越雷池一步。于是一天半夜,巴津敲开了女青年的屋门。男青年听得见隔壁的床在响,听得见女青年的不知道是哭还是笑的声音,可是他还是不敢动一动。第二天,男青年居然腆着脸同恋人谈论起此事,恋人问他,你为什么不来救我?他说,因为你没有呼喊,我不知道你到底愿意,还是不愿意——就是这样的一个巴津,小说作者居然安排女主人公居然同他上了床……

小说《士敏土》的结尾是这样的,“士敏土”工厂的生产计划胜利完成了,要召开全市工人参加的大会进行庆贺。在大会召开前,女主人公的丈夫在大会主席台后找到了巴津,他揪住了情敌,两人厮打了起来……等大会开始后,领导干部巴津若无其事地上台作报告。巴津在报告中,号召全体工人同志,向劳动模范——也就是刚才还同自己扭打成一团的女主人公的丈夫学习,掀起“士敏土”生产的新高潮……

读完《士敏土》,履虎尾惊呆了,小说还有这种写法吗?作者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呢?不知道啊不知道。

高尔基是俄罗斯古典文学的最后一位大师,同时也是苏联文学的第一位作家。履虎尾个人觉得,高尔基后期的作品实在是不敢恭维,例如当时赫赫有名的长篇小说《母亲》,俺虽然已经淘到手中了,可是读了几次,根本读不进去,没办法只好出手转让了。然而,高尔基前期的作品却非常棒,很值得一读,高尔基的回忆录《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也非常好读。在高尔基的作品中,也有情色描写,而且,居然也很“脏”。例如,俺从同学处借来过高尔基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其中的一篇是《因为寂寞的缘故》,一篇是《吉尔吉斯老婆子》,还有一篇,就是《二十六个和一个》,其内容如下:

在一个俄罗斯作坊里,有二十六个男工和一个女工。

在众男工眼睛里,此女美若天仙,贤若圣母,是二十六人共同的偶像。俺敲帖子至此,忽然想起了《红楼梦》里的那个谜语,“观音未有世家传——虽善无征”啊——

有一天,作坊里来了一个宪兵。这宪兵向作坊里的男工们大吹其牛,炫耀自己如何的具有性魅力,并曰,玩过的女人不计其数也。

一男工实在无法容忍宪兵的狂妄,曰:“你只能动一些小草,动不了大橡树。”

宪兵大怒,反问曰:“大树在哪里?”

男工向大家心中的圣母一呶嘴――看到没有,这一位你绝对弄不动。

宪兵曰:“呵呵――搞定她,顶多一周的时间。如果我做不到,我从这间作坊里爬出去!。”

一周后,宪兵来了,他傲慢地对作坊里的二十六个男人说:“看到没有?从这个窗子往外看,看到对面那个小屋没有?半小时后见。”说完,宪兵转身走了出去。

过了半小时,宪兵嘴里吹着口哨从窗外经过,他向作坊里的工人使了个眼色,大摇大摆走进了对面的小屋……

又过了十分钟,作坊里的二十六个男人看见,“圣母”低头从窗前经过,急急忙忙地也走进那间小屋……

又过半小时,宪兵从小屋里出来,嘴里继续打着口哨,洋洋得意地走了……

又过十分钟,“圣母”从小屋出来,并走进了作坊。“圣母”的脸上充满了幸福,头发上不留神还沾着一根枯草……

众男工大怒,一起指责此女――不给大家争口气。

而“圣母”则曰:“他一个胜过你们二十六个。”

读完之后,俺只觉得浑身上下血脉贲张,非常非常地不理解,高尔基啊高尔基,你身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为什么要写这样“脏”的东西呢?

又过了一段时间,俺读鲁迅的杂文,读到《华盖集》里的一篇文章,这才明白了此中的道理。

鲁迅曰,俄罗斯的三个文学大师,各有特色,各代表不同的阶级。如果在街上,碰到一个资本家毒打拉黄包车的车夫,他们三位将会怎样呢?

托斯妥也夫斯基会流着眼泪对车夫说:“好可怜啊,你这被侮辱被损害的——”

托尔斯泰会对资本家说:“你这样做是犯了罪啊,你赶快向车夫忏悔吧——”

而高尔基则会对车夫痛骂道:“你为什么不反打他?难到你没有手吗?你这羼头!”

于是俺明白了,高尔基是把此“女子”,比作胜利果实,高尔基高声召唤,不要等待,莫要迟疑,快快起来,夺取胜利的果实。就连小说中的数字“二十六”和“一”都有讲究,就相当于老人家经常所提到的“要团结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啊。

杂七杂八说了半天,通通是盲人拔河——瞎扯。

【注】此帖初稿写于两年前,也曾经在坛上发过。现在经过重新修改,作为《淘书记》的一节,呈给弟兄们,并祝元旦快乐!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和和,虎老师谈心 恩

当年看手抄本还是很动人心魄滴……

家园 是啊,《绿色的尸体》,《一百张美女皮》,等等——
家园 呵呵,黎叔又忍不住技痒了
家园 虎兄,悄悄的问一声

您有兴趣淘淘连环画嘛?当年有很多小人书,后来都被俺老娘给卖废品了。结果害得我现在有好多本小人书只记得故事情节,但书名却忘得一干二净了。

家园 虎老师好贴,照例送花

讲一讲两报一刊

家园 爱米粒兄,小人书俺都是去书铺去租看,基本没淘过
家园 多谢莲兄花——
家园 看得笑死了

特别是最后那个二十六个和一个的故事。

履虎尾兄写的真好。献花。

家园 祝虎老师元旦快乐

2007一帆风顺!

家园 多谢水兄,新年快乐——
家园 五度兄新年快乐,心想事成——

你心里想的那件事儿,肯定能成——:)

家园 履虎尾兄新年快乐

想问一下,那个水泥小说怎么会被引进,按照当时得标准绝对是要被禁止得阿?

另外在网上搜了一个博客有几篇帖子可能对履虎尾兄有帮助。

http://www.blogms.com/blog/CommList.aspx?BlogLogCode=1001310702

家园 水兄,《士敏土》翻译引进很早,同《铁流》、《毁灭》

等一样,深得鲁迅等“左联”的赞扬。解放后五十年代继续出版,俺读的就是“繁体竖排”本。中苏交恶后,不见了此书卖。俺在文革期间,是进“黒书市”,淘“黒书”,“反动透顶”,偷偷地干活啊——

家园 读书年代啊

虎兄好文让俺想起当年疯狂找带字儿的纸看那前儿的事了。那时候,真是相~当~的有求知欲。家里所有简体字儿的书刊报纸至少翻看两遍以上(虽然大多是囫囵吞枣,没办法,阅历浅,好多事儿不懂)(又及:不包括老爷子那套商务出的汉译哲学名著-太大,吞不下,太硬,啃不动)。在把繁体的《欧阳海之歌》看了5遍之后,俺无奈地发现不看古文是不行了。谁知道这一翻文言文就翻出个新天地来。《风》《骚》,这样的,虽然生字儿多,但是不影响阅读,硬要找个不恰当的比喻,有点象听周董唱歌,欣赏的就是那个调调,偶尔听明白了几个关键词儿跟中奖了似的,还挺得意。骈四骊六的东西有种图案美和音韵美,虽然也是不懂,但是一念“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就觉得一股热气从后背直上头顶。那种宏大的气势真是能让人三月不知肉味。不过因为囫囵吞的太多,笑话也出了不少。一次是跟同学炫耀自己刚看了《逐谏客书》,刚好把意思弄反了。还一次是让子昂兄给害了。俺跟同学说陈子昂这名队员牛b啊,不但古诗写的妙,还画的一笔好画。同学说不对吧,没听说他老人家有这副业啊。俺说怎么没有,《红楼梦》里鸳鸯不是说,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话(画)么。被人当面戳破不识孟頫,真是羞煞老夫也。\r

把家里的陈货过了一圈之后,俺对自己的口味基本有数了。俺这种不看电影光看TRAILER懒人就喜欢看短的,没头没尾从哪儿抓起来都能读的。比如《十日谈》啥的。(再打个岔,俺看杂志从来都是随手翻一页开始看,绝不从头到尾或者从尾到头,有时候从看过的杂志里发现一篇漏网的文章跟拣了大便宜似的)所以看古文也是喜欢聊斋三言二拍之流(暴露俺的低下品位了,口黑口黑)。聊斋里最爱的一篇是婴宁,现在还记得男猪脚调戏婴宁用的损招叫:阴ZUN(去声,写法如果俺没记错是提手加俊的右半边)其腕。把个有贼心没贼胆的知识分子形象刻划的入木三分啊。

说到三言二拍,俺家并没有原版。只有一套抱瓮老人辑的《绘图今古奇观》。还它奶奶的是个洁本。动不动就给俺上小方块。可就是这些小方块给了当年的俺多少幻想的空间啊。这套洁本另一个有意思的地方是,凡是“有诗(词)为证”的地方都不删。呵呵,有些词句俺现在还能背呢,为了不被屏蔽俺就不具体说了。这套书里,俺最喜欢的是乔太首乱点鸳鸯谱。里面每个人物都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文字充满了热气腾腾的生活气息,让俺至今想起,仍觉得齿颊留香。俺这种小阴暗心理的小满足,以后再也难觅了,即使后来看《查太莱夫人的情人》也觉的不过是一本书,没有了那种玩味幻想企盼的热情。

看文言的另一个乐趣是跟十日谈横向比较。俺记得当年找了那么三四对儿情节相似但是猪脚境遇回异的。现在就记得一对了。似乎是二拍里有一个故事说一个文官告老还乡,结果被船匪把全家杀了,只留一个女儿因为被那啥了所以侥幸不死。这个女儿为了报仇所以忍辱偷生,先后跟了几个男人,唯一的要求就是报仇。最后终于碰上个有良心的,大仇得抱,然后该女猪脚就自杀了。而十日谈里有一个公主出嫁的时候也是被人垂涎美色,先奸后杀再奸再杀,倒了好几遍手可就是怎么杀都杀不死,最后还被当做处女嫁给最初许配的那个凯子了。两相比较,长叹啊。

俺脚的自己这一辈子的书都在16岁以前读完了。后来上了高中以后就再也没认认真真的沉下心来读进一本好书。有一次跟高中同学去逛书博会的时候,三言二拍无删节的版本已经到处都是了,俺还给哥们儿表演随手翻一篇都能找到黄色描写段落的“绝技”。

现在...?...现在俺已经只看画片儿了。要是没画儿光字儿,俺保证在3分钟之内童叟无欺得睡着,还是打胡噜,流口水那种......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