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看来我的小股穿插、松动防御的想法不是纯属胡思乱想嘛 -- 晨枫

共:💬38 🌺3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看来我的小股穿插、松动防御的想法不是纯属胡思乱想嘛

共军也在动这个脑筋。看看下面漏斗子的这篇。现代战争条件下,大规模小股多路的渗透不再是有去无回的敢死队突击。敌军小股对我军小股,要看谁更精锐了。我对共军的精锐步兵绝对有信心。不要说国军,就是美军小股步兵对共军小股步兵,一样照打不误。在现代通信条件下,分散的小股突击力量可聚可散,并不是那么不堪一击的。遇上敌人的大部队怎么办?那就要争取时间,呼唤海空远程火力压制敌大部队。从某种意义上说,最怕的不是国军主力出动,而是怕国军主力失踪。这不是74师在孟良崮的简单重演,尽管概念上有相同之处。最要紧的是,这些小股突击力量不需要在岛上孤军苦战,他们也没有撤退的问题。他们只是先头部队,大部队马上就跟上来了。

=============================

漏斗子 胡主席视察红九连 以前江也视察过 这个连使命不一般

-------------

漏斗子:胡主席视察红九连

先看新闻:

考察期间,胡锦涛看望了沈阳军区某部“红九连”官兵,同战士们亲切交谈,了解他们学习、训练、生活情况,勉励他们坚持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为祖国和人民再立新功。胡锦涛还会见了驻长春部队师以上干部。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7-01/28/content_5665380.htm

这个红九连,就是十六集团军四十六师一三六团步兵九连。

以前江泽民也视察过这个连队,这一次胡锦涛又视察,说明这个连使命不一般。

红九连的荣誉称号很多,“夺取天宝山英雄连”、“平型关大战突击连”、“军政双胜连”、“守如泰山、攻如猛虎”、“平汉战役突击连”、“渡江英雄连”、“英勇顽强、旗开得胜”等等。但叫得最响的,则是国防部1964年授予的“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模范红九连”荣誉称号。这个连的训练,也有一个特殊——加强分队合成机降作战,从2001年开始的。这也是前几年海外传闻我军新组建空降十六军的来源,其实是子虚乌有,十六军至今还是陆军集团军,属沈阳军区。连一级的合成机降作战训练,透露出一个战法:这个战法无论对西部和台湾都是很管用的。在特定的地域散布几十个小集群作战单位,乱你防御体系和军心,与当年抗美援朝打穿插,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防御体系被乱,军心被乱,大部队登陆或者集群攻击,攻坚难度就小多了。尤其对台湾那种没有战略纵深的岛屿,在导弹、远程火箭炮侍候以后,把几十个连排级规模轻装合成作战群送上岛,穿插、分割、拔点,在破其防御体系后,再进行大规模登陆,剩下的就是摧枯拉朽了。

关键词(Tags): #纸上谈兵#台湾台湾
家园 是啊!

是啊,以前中世纪是排成阵列作战,一战以后改成散兵线,二战就开始机械化大纵深,现在的通讯手段先进起来并且多样化了,再者空中、地面的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大大提高,小群多路才成为可能。

家园 这个穿插要与正面进攻同步进行。

  一般对付这种象游击队一样的小部队要用几倍甚至十几倍以上的兵力,但如果正面进攻迟缓,对方就可从前线抽出兵力来围剿。

家园 但对这个红九连的战斗能力实在不是很抱太大期望

最近电视播了红九连参加军内比武的纪实片,时间是06年11月初。从片子中看,无论装备还是官兵的素质,还停留在6,70年代的水平中。现在军内有种趋势,越是老牌连队,观念转变越难,历史包袱过重呀。

家园 这种老牌部队 荣誉作用大于实际作用

平时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保持军容整洁 准备迎接上级的检查参观

就算是搞点训练主要也像小学生应付考试一样 搞一些思想保守的上层看得懂 看得清 看得到 喜欢看的东西

他们确实训练得很苦 不过训练的都是些很多年前就练习的科目

谁敢把它轻易地派出去(更别说还是执行如此危险的任务)

万一要是出了问题怎么办

换个别的连队不是省心得多

所以轰6中高空水平投弹轰炸军舰 苏27火箭弹对地攻击

152榴弹炮对800米外碉堡目标实施轰击

反坦克导弹一弹穿三靶 舰炮对岸上画得大白圆圈实施射击之类的科目就堂而皇之地在全军最高统帅及各军兵种首脑的面前上演了

家园 与海南战役的思路一样,但是:

海南战役前也是采用多路小股偷渡与强渡结合, 加上原有游击队配合,在总攻开始前有一定数量的部队上岸了。这个作用是非常的大的。这个路数共军用过了。还过这一回不同的是没有了游击队的配合。加上这回对方也会有防备了(吃过一次亏了,总会长记性吧),难度还是不小的,对方也有特种部队,如果用特种对特种,我们在战场环境的熟悉,火力支援上都不占优。

家园 正面进攻为什么要迟缓呢?

台湾要是开打,那是只争朝夕,迟缓是要出乱子的,不会迟缓。正面进攻包括大部队直接登陆,也包括远程火力打击,后者的及时性可以很高的。

家园 对,就是海南的思路

特种对特种,环境、火力上共军都不一定占优,但在数量上,共军肯定占优。光集团军侦察大队加军区特种大队就一两万人,台湾能凑出那么多特种部队来?我看玄。

家园 光荣传统既可以成为包袱,也可以成为激励

美军第82空降师和第101空降师都被称为王牌军,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其传统。

家园 一切要以运输吨位为基础

短时间投送力量的吨位够,自然想干吗干吗,不够,就要有个取舍问题……

还有时间……

至于那位总是在忽悠“中央在打一盘很大的麻将”的那位……就别提了……

家园 台湾最大的问题就是兵源不足

记得哪一年看到过的报道,台湾有意从德国进口6(还是8)艘常规柴油动力潜艇,台湾和德国军火商想买卖,中国和德国政府反对,最终未能成交。当时就有评论说,潜艇人员的素质要求不亚于飞行员,这几艘潜艇需要3-400名潜艇人员。现在台湾的合格飞行员都招不满,买回去了也注定是摆设,未能成交也不是坏事。现在我对台湾进口任何武器都不那么紧张的原因就在于,要形成一定战斗力需要一定的规模,仅人员问题就可以保证他们是白花钱了。95年台海对抗,对面的官兵普遍被累趴下。大陆方向集中三倍于台湾的兵力没有任何困难,就是三班倒折腾台湾,难道他们都能不吃不睡吗。

家园 首先用他们可能未必吧?

其实小股化,精确打击就是中国所说的高技术条件下战争或者信息化战争追求的目标,不是还有信息化士兵的说法么?尤其是参照美军近几十年来的战例,土共花大力气研究发展这些是肯定的。而且缺乏经费的时候,集中有限的财力倾斜发展小股部队,也是比较现实的做法。

不过我觉得未必用这个红九连,个人认为有可能从福建,广东,广西抽调熟悉闽南话或者客家话的士兵,组建针对性的特种大队,强调在类似台湾的山地或者周边岛屿的野外生存能力,一旦两边真的进入战争状态,这些士兵将是首批进入台湾的解放军部队,出于保密需要,人数该不会很多,但是一个团该是可以凑出来的,到时候,过去一个营,足够把台湾搅得很乱,正常的话,前面坚持可能仅仅需要5-15天,现在野外生存训练好象就需要这么久,可以保证他们即便不和当地接触也能够在山林里生存并随时出击,并且随时观察台方动态,破坏,渗透,引导远程攻击力量精确打击,必要的时候可能还要承担斩首的任务。

家园 平台得用闽粤的兵

这种外来的部队不一定适合台海作战,还是在31军的训练和装备上多投入点吧,,,当初国姓爷和施琅用的就是福建的子弟兵,毕竟气候环境语言什么的都熟悉,,参考79年对越作战,也是云贵四川广西的士兵更出色些.

家园 其实, 这可能是未来陆军的发展方向之一。

精锐部队特种化,加上高科技的装备, 他们不需要象传统陆军那样冲锋陷阵,只是作为系统的一个终端,实为系统传送信息,导引精确打击即可。

家园 del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