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凯雷收购徐工,竟然仍在继续 -- dfindy

共:💬12 🌺2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家园 【原创】凯雷收购徐工,竟然仍在继续

刚才看了条新闻,说凯雷由原来的完全收购变成50%收购,国内还有好些人,从企业到部委,还在为此事大力奔波。

以后有空会详写,先简单说一下关于这种LBO收购。简单说,就是玩空手道的大葱出一小点钱,通常都是10%以下,然后向银行和风险基金大肆借贷,来收购生意不错,负债很小的公司。他拿什么来担保银行贷款呢? 就是要买的公司本身。这种交易我们中国早有名词形容,空手套白狼是也。

LBO收购对象一定要负债很低,不然银行就不会贷款给你。有人要问了,如果企业这么好,企业可以抵押自己一部分来贷款,为什么要让外人参予呢?这个问题的根本答案是企业管理者权利寻租。LBO收购的另一特点是,企业原管理层从来都是全部留任,区别是,收购前他们是高级打工仔,收购后全都变成小股东,这些天上掉下来的股份实质上就是精美包装的贿赂。

以上所写有些情绪化,肯定会有一棒子通通打死的嫌疑。谁要是较真应该能找出些成功的LBO收购案例。为LBO收购说好话的理论是,LBO收购价基本都大幅高于企业现行股价,企业的主人拿了现钱并没吃亏,还小赚了一笔。这么说对于短期trader来说有道理,但很多时候股票价格并不反映企业真实价值,对长期投资者来说,也许他们觉得自己没赚反赔。

没有疑问的是,企业本身和雇员绝对是收购交易的受害者。本身好好的企业,利润不错,负债很低,本无任何裁员和缩减开支的压力,一但被收购后,每月面临巨大的还债和利息的压力,裁员几乎难以避免,企业的次要业务部门会被拆散零卖。LBO新主人不关心长远发展,只想在再次卖出之前多挤出些汁来,历史上很多不错的公司经过LBO收购一通折腾后一蹶不振,再也没办法发展状大,顶多维持现状而已

LBO收购在中国尤其需要小心,其他国家股市成熟很多,会有企业股价偏离实际价值,但不会偏的太离谱。我要说中国企业的实际价值跟深沪股市关系不大应该不会有太多反对意见吧,管理层被LBO方面收买后会以极低价格出卖企业,与东北破产国企大肆贱卖资产本质上没区别。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花] 中国的这种事情比起前苏联好点,不过值得警惕!
家园 LBO本身应该说是很有意义的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象是狮子捕食老弱的斑马,整体上提高了市场效率。能够被LBO/MBO的企业的要素:市场价格没有能反应真实价格。杀头的生意有人做,赔钱的买卖没人做。

“本身好好的企业,利润不错,负债很低,本无任何裁员和缩减开支的压力,一但被收购后,每月面临巨大的还债和利息的压力,裁员几乎难以避免,企业的次要业务部门会被拆散零卖。”是不是好好的得从不同方面看,对于员工好好的,对股东来说可能并不好,因为没有实现最大利益。LBO的目的就是实现核心部门真实价值,借以牟利。所以LBO一定不是以破坏企业为目的的,但在寻求市场认可的过程中可能会破坏企业现有文化和职工利益。那么问题就是:股东利益和职工利益,谁大?

中国国企LBO的问题其实还是在于产权。管理层被收买的问题有没有那么大?我觉得没有,他们可以操纵会计报表,但是最终拍板的只能是股东。股东决定的因素最终也还是市场价格。国企没有股东才是问题,就算有股东也没有办法估计企业价值。今天才看了鞍钢股份的年报,很有意思。中国采用的是TWO TIER BOARD制度,董事会成员三分之二是公司高管,理应起到制衡左右的监事会呢?三个股东代表都是公司中层管理人员, 不知道怎么代表?

不管是LBO还是私有化,其实在中国都是无法监控的,因为市场缺位了。我觉得还是在香港上市更有意义些。

家园 好些华尔街的理论,天天说天天讲就成了公理一般

实际上当今的美国已经在一个极端上走了很远,到反思的时候了。

劳动者年工作时间超过任何工业化国家,包括日本;大企业CEO平均工资与普通员工的比例,别国是40~80,美国200~300;最富有的1%人口拥有财富比例;工人最低工资比六十年代不升反降;等等,等等,这种数据一抓一大把。

说身边的例子吧,本人来美之前绝对的走资派,可在这边工作之后,身边所见所闻让我反思很大。我工厂工作,以前在大城市上班时身边的工人三分之二都打两份工,现在小地方工作,两份工的机会少,好些人拼了命的加班,我实验室帮忙的技工,每天凌晨三点半干到下午四点半,前一段生病,说睡觉仰卧时呼吸会停止,有一天差点窒息而死。这不明摆着,纯粹是累得嘛。

底下有人问,股东利益与员工利益谁大,好像是不需论辩的公理一样。我觉得事情没那么黑白分明,我自己有一万多德仪股票,我觉得我对德仪的关注远不如对我自己工作的关注。有人会说,你那一万多元太少,但你可知道,美国大企业70%~80%的股权在基金与散户手里,持股票的朋友每年都有企业的股东大会邀请函,有谁可曾把它当回事?有基金的朋友,你知道你的基金经理可曾有哪怕一次的没做橡皮图章通过企业的所有提案?

华尔街的人弄出一套套理论把你蒙晕,然后自己变戏法似地赚出几亿美元的年终花红,连共和党的小布总统都公开说华尔街的收入畸形地高,呼吁他们控制一下自己的贪婪。

回到原帖本身,LBO对象很少是该被捕食的病马,它们的最大共同点是负债低,LBO字面意思就是借钱收购,企业负债高的话空手套白狼者会很难借到钱。很多LBO对象也许增长不快,但绝大部分都是很健康的,不然它也不会负债那么低。

[COLOR=blue][/COLOR]后面追加补充:这个Leverage BuyOut与通常的企业兼并大大不同。企业兼并有几百年历史,以大吃小,或弱弱联合,等等,都很正常。LBO则只有几十年历史,拿一小点钱去玩空手道,勾结企业高管,把个好好的企业拆散卖掉,里面的猫腻多得很。

家园 对于中国LBO的分析不能如此照搬别国情况。

问题是对于中国国有控股公司而言,由于国有股股东的缺位,没有实际上的股东利益的代表,股东的根本利益实际上没有得到保证。这样实际上是高级管理层控制了表决权,并借以侵蚀和侵占股东利益。这样的例子我们看得不少了吧?

在美国,LBO如果是由公司管理层以外的股东发起,通常是要拿管理层开刀的,这也是LBO在理论上能控制高管的私欲(高消费,权利欲,风险偏好等)的理由。

家园 饶了徐工吧!

徐工想办点事情怎么这么多人指手画脚?

三一想徐工,那是赖蛤蟆爱天鹅,吃不着就吐点口水,恶心别人一下,外界不要听风就是雨.人家徐工的领导难道水平就这么差,或者,徐州政府的领导就可以让他们胡来?

上面还有省里,有中央呢,你以为徐工的事情是一桌麻将?4个人就能做主了?徐工是中国重型机械的龙头企业.不要说地方政府了,商务部,发改委,甚至国务院,以及很多经济学家,多少双眼睛盯着呢.这么多人难道还看不住一个徐工?真要象你说的,有人把工厂都给吞了,那恐怕早就人头落地了.

家园 这个俺同意。

在中国,你要真想弄点事,必须的藏着掖着,偷偷的弄。一旦被外界知道,只有死路一条。主要因为,中国人多,又都不傻,好东西就那么点,人人都会惦记着。所以,俺也觉得徐工的事不是这么简单。俺信不过有人会秉公办事。可俺相信有的人会嫉妒的不让你不秉公办事。

家园 完全同意你的分析!
家园 《财经郎闲评》中对格林柯尔和海尔搞的所谓“MBO”多有论述

外链出处

家园 继续探讨交流。华尔街玩猫匿蒙蔽性很大

外人也许直觉感到不对,但又没把握肯定自己的判断,“也许是咱水平低,没领会其中的高深”,外国人在这方面尤其如此,本着学习态度来的,没信心轻易否定老师。

徐工的事我知道的不多,好像最开始全球工程机械老大Caterpillar凯特皮勒也是候选合作伙伴之一,要学先进技术,管理,引进新品,没有比这再好的伙伴了。好像徐工拒绝凯特皮勒的原因是凯特方面对未来帮助徐工承诺不够,而凯雷那里则是大包大揽,要什么给什么。

问题是,比皮包公司好不了多少的凯雷哪里有条件去实现这些承诺。参考美国前段时间其他投资基金在参予管理方面的表现(如维加斯某赌场大亨买进通用汽车10%股份),他们能做到的最多是高薪返聘一两个以前在这方面干过的副总裁级高管,如果徐工真这么需要国际水平的高管,自己花个几百万美元年薪,在工程机械这个行业,基本上可以想谁是谁,一百万左右也可以雇个相当不错的高管。为了个猎头公司就能做到的事,不惜把自己全部卖出,也许是工程师出身的徐工管理层不知凯雷底细,也许是有人先已把自己良心卖掉。

凯雷这种投资公司与巴菲特的投资公司比有两大不同,除了没有巴菲特这样的超级大脑外,人家的资产是赚来的,凯雷的资产是借来的。总部二三十个人,一半是文员秘书,底下林林总总中小企业一堆,各行各业都有,实在想不出能有什么先进管理经验可以传授给徐工。

原贴里说过,原本四平八稳的企业,被LBO收购后马上面临巨大的还贷压力,前些年曾有过企业CEO在被LBO收购后不堪巨额债务又急又悔自杀身亡的例子。再说个近期例子,韩国几年前出了个中型银行,靠崭新的商业模式获得相当的发展,前景极好。后来不知差了哪根神经,答应被美国Lone Star投资公司收购,经过两三年几通折腾下来,企业于去年宣布破产,众多小投资者血本无归。可韩国人哪是容易欺负的,银行前面游行,美国使领馆前面游行,最后政府将几个德克萨斯佬全部逮捕起诉,美国财经方面媒体对此事报导极多,现在这几个家伙还在狱里,可那几年前好好的银行是白白牺牲了。

家园 大肆贱卖国企, 气愤!!

家园 饶了国有资产吧

像当年多少双眼睛盯着厦门远华呢呢.这么多人还真看不住。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