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三十儿,走油 -- 履虎尾

共:💬43 🌺8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三十儿,走油

这几天啊,听说各地的人大政协正在开会讨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春节七天长假,应不应该把大年三十儿包括进去。呵呵,这个议题看似简单,但是它暗指一个实质性的问题,这就是:

咱中国的大年——春节,是从正月初一算起的呢,还是腊月三十儿就开始了?到了大年三十儿这一天,是不是已经开始过年了?咱们中国人最看重的,是大年初一呢,还是大年三十儿?中央一套的春节联欢晚会,是继续在大年三十儿的晚上搞呢,还是应该挪到正月初一晚上去?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所谓“过年”,从啥时候过呀?就是从大年三十儿开始“过”的呗!大年三十这天啊,就已经是年了。而且,大年三十儿还是过年的几天中,最重要的一天。但凡是个中国人,不论你跑得再远,事儿有多大多重要,到了大年三十儿这一天,你也得赶回家去过年。

冬天日子短,一进腊月就改一天两顿饭了。三十儿这天,吃完早饭,归弄归弄稍稍喘口气,日头就正南晌午头了。小孩子们出去跑一圈回来,家里大人已经开始准备年夜饭了。

这么早就动手了,对呀,多呀!三十儿下晚这顿饭,是一年里头最丰盛的一餐。这一餐都有些什么呢?第一,饭桌上要有豆腐,除了红烧豆腐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豆腐干,干豆腐,豆腐皮等等的,切成了片切成了丝摆冷盘。怎么要这么多豆腐呢?这是取豆腐这个词中的那个谐音字,豆腐豆腐,就是“福气”和“富裕”呀,这两个字,老百姓谁家不惦记着啊。

这其次呢,要有鸡,要有俺们关东所特有的那一盆“蘑菇炖小鸡”。鸡者“吉”也,取个吉利。要有鱼,俺们关东人吃鱼,最爱吃那种用滚油炸得透透的,再回锅用糖和醋熘过的又甜又香的糖醋鱼,鱼者“余”也,这叫做“年年有余”。小鸡和鲤鱼合到一起,就是“吉庆有余”。

这第三呢,有各种各样的肉食,有“四喜丸子”啊,“回锅肉”啊,熘里脊啊,烧排骨啊等等的,不一而足。要有各种各样的素菜,什么白菜萝卜土豆子绿豆芽,多多益善。

这第四呢,三十儿是年,年下晚饭不能吃粗粮,高梁米苞米面大楂子不能往桌子上端,要改吃大米干饭白面馒头或者改喝大米粥。

这第五呢,要有大量的油炸食品往饭桌上摆,要不怎么说“三十儿,走油”呢?三十儿晚上最主要的食品就是用油炸出来的,有“炸油糕”,有“甜麻花”,还有各种“丸子”。而且不限量,管够!随你卯着劲儿造!

年三十儿这一天,项目多多,头绪错综复杂。关东老百姓选用“走油”这么个词儿来概括年三十儿,体现了关东人同“油”之间的那种感情。俺们关东人生活艰难啊,平时吃的,除了细粮很少净是苞米面高梁米之外,就是缺少荤腥缺少油水了。俺们关东人习惯吃豆油,就是黄豆里面榨出来的油。学过“植物”课的都知道,黄豆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也有点脂肪,但不多,脂肪分量仅占百分之十几。说白了就是一斤黄豆出豆油不过是一两几钱。另外俺们关东人习惯吃大酱,这大酱就是用黄豆做的。你到各家各户去看吧,不管是穷的还是富的,谁家都得有一缸大酱,一缸大酱一年吃到头。大豆的产量又低,三亩的大豆没有两亩地的粮食产得多。豆少油就少,那怎么办呢,只好省着吃喽。

到年三十儿的晌午,开始备办年夜饭了,几个媳妇在老太太的指挥下,分头行动,切的切,洗的洗,烀的烀,煮的煮,烹的烹,炒的炒,各战场一起“开火”。年夜饭最主要的战役呢,是开始大炼其油。头几天宰猪时候留下的肥肉,板油,肥膘,烀肉时候撇出来的浮油,都下到锅里,一齐开了炼。灶下猛添火,锅里紧着搅合,不大功夫,锅里的水汽冒完了,大块的肥膘也变成焦黄焦黄的“油梭子”,漂了起来,油炼得了。

媳妇们把油梭子捞出来,搁盘子里,招呼孩子们来吃,自己也捏一块扔嘴里。油梭子好吃吗?当然好吃了,这俗话说得好哇,这“酒菜一桌子,比不上吃口油梭子”嘛!

油炼好了不急着往出舀,这么呢,要就着热用油锅里的油来炸油糕炸麻花炸丸子呀。炼油和用油炸丸子,合起来就是所谓的“走油”。

就在这边忙着炼油的同时,那一边早就开始了准备工作。俺履虎尾家每年都要炸上一缸的丸子,留着过年慢慢吃的。先洗上几个大萝卜和一堆的胡萝卜,洗干净了用“插板”来“插”。所谓“插板”,就是一块半尺来宽二尺来长的木板,木板中间掏个方孔,在方孔上钉上一片砸出了若干个“窟窿眼”的铁片,窟窿眼的边缘很锋利,你用手摁住萝卜在上边一擦,就把萝卜“插”成了丝。萝卜插成丝后往上撒些盐面,然后用手揉,把萝卜里的水分揉出来。揉出来的咸萝卜水不倒掉,直接往里边加白面加清水,然后,连萝卜带面搅和成稀糊糊。再切上一些葱丝姜丝掺和进去,再加点花椒面“味四素”和清酱,得,这就是炸丸子的稀面。

把面盆端过来放锅台上,用筷子往锅里拨面团,冷面团遇见了热油,滋啦啦直响,膨胀起来往上漂,颜色越来越深,不一会儿,就熟透了。俺听说关里人炸丸子,有的地方的人,直接把手伸进面盆,满把抓,用手捏,捏出丸子往油锅里下。你看他笨的,俺们关东人可不这样,俺们不用手,俺们炸丸子讲究要用筷子来拨。炸丸子这活一个人没法干,必须得有两个人来分工合作,一个人专管往锅里拨面,另一个人呢,用筷子在油锅里搅和,别糊了,并随时把炸熟的丸子捞在“罩帘”(呵呵,就是铁丝编的漏勺)里——控油。

对了,刚开炸,油是热的,稀面是凉的,头几个丸子拨下锅,锅里的沸油会“砰——”的一声“蹦”起来老高,热油星子溅到手上脸上可不得了。疼媳妇的老婆婆怕把媳妇的脸烫坏了,总是先让媳妇退后几步,她说自个儿老皮老脸了不怕烫,她亲自动手,把头几个丸子拨在锅里。等十几个丸子在油锅里漂了上来,油不再乱溅了,这才把筷子让给媳妇。关东人家炸丸子,一炸就是两三个钟头,丸子熟了膨胀,能炸出好几大盆来,足够全家人吃上好几天的了……

天黑了,两张饭桌排并排摆好了,各种冷盘热菜都端上来摆齐了,老太爷老太太端坐在炕头上,大小孩伢全都脱鞋上炕,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围着桌子,年夜饭开席了。儿媳妇把滚烫的酒觫子端来递给男人,男人接过来给老太爷老太太的酒盅里斟满酒,也给哥哥兄弟和自个儿斟上一盅。小孩子们呢,孩子们的眼睛早就红了,早就等不及了你争我抢地大造了起来……大家边吃边唠着,这顿年夜饭,一吃就能吃出几个钟头去。

吃完了年夜饭,炕桌擦干净了,“啪——”的一声甩出一副叶子牌,或者是“哗啦”一声倒出一副麻将牌来,哥几个要陪着老爹老妈打牌抹叶子了。谁要是牌和了赢钱了呢,他的媳妇儿孩子一起眉开眼笑的,旁边卖呆看牌的和桌上打牌的,也纷纷冲着他说吉利话,他自个儿也故意大声说话并把麻将牌拍得“啪啪”山响。屋地下呢,几个媳妇儿忙着给孩子洗头洗脸洗脚,给孩子换上新袜子新鞋新衣裳。忙活完了孩子,媳妇们又忙着捞酸菜剁馅子和白面,准备着包饺子的材料。等馅子拌得了面和好了,炕上的牌局停止,收起麻将牌全家一起动手包饺子,包明儿个一大早也就是大年初一早晨吃的饺子。包着包着,老太太从兜里摸出一枚铜钱来,把这枚铜钱呢,按进手中饺子的馅里边去。这个裹着铜钱的饺子不能有记号,还得故意混在大堆里,让别人瞧不出来。赶明儿个大年初一吃饺子的时候,看是谁摊上了,谁要是逮着了这个铜钱,就预示着谁明年一年财运顺畅。大家边唠着边包着,这饺子一包呢就是满满几盖帘子。

等饺子都包完了,就半夜了。约莫着亥末子初的时分,儿子们领着一大群孙子跑院子里去,放上一挂迎财神长鞭。一时之间,村子里“劈劈啪啪”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响成一片。鞭炮一停,老太爷老太太下炕,给老祖宗牌位烧香,儿媳妇儿赶紧给公公婆婆在地当间摆拜垫。老太爷老太太跪下后,全家人按辈分大小鱼贯排列着跪满了一地,给老祖宗磕头。也有的人家,家里人丁太多,屋地一次跪不下,就按房份轮流趴地下磕头。给老祖宗磕完了头,该给老爹老妈拜年了,儿子和媳妇们请老爹老妈上炕在炕头坐好,大儿子大媳妇带着大孙子二孙子先拜,然后是二儿子二媳妇,三儿子三媳妇,一拨拨的趴地下磕头。给爹妈拜完年,兄弟和兄弟媳妇该给哥哥嫂子磕头了,当嫂子的紧着推托客气,不往炕沿上坐。坐炕头上的老妈开口了:俺们关东的规矩,长兄比父,老嫂比母,不磕不行!老太太发了话谁敢不执行?拜就拜吧。等这一拨的头磕完,还有呢,这回是轮到侄儿们给大爷(“爷”字发轻声,大爷就是伯父)大娘叔叔婶子磕头了……呵呵,这头磕得,磕得是天旋地转啊……总算是磕完头了,媳妇们去灶上煮上一锅饺子,这顿饺子不算正餐,是先给大家尝尝,垫补垫补。想大吃一顿啊,等天亮吧……

关键词(Tags): #三十儿走油#炸丸子元宝推荐:李禾平,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沙发花!
家园 板凳花?还是地板花?

为虎兄的年夜饭献花!俺也是东北人,可对虎兄说的这些事好象没什么记忆呀

家园 老师是东三省哪个省份呢?

我们这里风俗,除夕这晚要“熬五更”,就是过了五更天才能睡。晚十二点吃饺子,要吃芫荽(就是香菜)豆腐馅的,取延岁、都福之意。另外丸子不是炸,而是用水煮,跟煮水饺一样。

家园 据说种大豆损地是吗?

好像烟草和大豆对于肥料的消耗特别大,所以种了几年地就不行了。

家园 嗯,这关东真是和咱们这儿不一样啊.

真想有机会去走走看看,可是,走走看看其实看不出来那个味吧,怎么也得住一阵才行...

家园 多谢鹏兄——

恭喜: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返回 关闭

家园 竹兄,帖里所说,是六十年代文革以前的关东风俗

你想啊,文革开始后,横扫一切,打倒一切,破四旧,立四新,谁家还敢供老祖宗,谁家还敢磕头啊?

家园 笑兄,俺老家是沈阳

你们那里的风俗,跟俺们那是有点差别,不过,都是中国人,都过大年

家园 种大豆貌似不损地,俺似乎记得大豆的根部

有一种“根瘤菌”,其作用是“固氮”的说

家园 住一阵貌似也不行,似乎

是安家落户才体会得到

桂花——上酸菜!

家园 我都没脸红...

你脸红啥呀?!

一听见酸菜啊,我就流口水...

家园 虎老师啊,我们胶东老家管那玩意叫擦子

擦地蛋丝,萝卜丝,山药丝使的,不过用起来很讲技巧的,我就曾经自己捣鼓地蛋丝饼的时候被它咬过一口(哈哈,不要笑俺侉子啊

我们家除夕饺子除了钢镚还放红枣来着,以前一共就12个,十几口人吃,每人也摊不到几个(而且为哄俺爷爷开心,总是往他碗里多放几个),吃到就跟得了通宝似的,不过最近几年改革了,过年图个吉利嘛

不知道虎老师家里摆祖先牌位吗?现在俺老家里过年还得烧香烧纸给祖宗牌位磕头呢,唉,说起来也很久没去给曾祖父曾祖母上坟了。

家园 鹏兄,俺全家后来进关了,离开沈阳老家三十多年了

早就不供祖宗牌位了

家园 这一点中外相通

过节最重要的就是 eve , 甚至比正主儿还重要,大餐都是在 eve 吃的。世纪之交时候,有人说世纪最后一年该是2000年,因为公元0年不存在,但没几个人理这碴儿,都按1999年是世纪 eve 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