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FlyGeneral

注册:2004-05-08 19:51:41
从一品:开府仪同三司|骠骑大将军
💧39284
🌟2500
💓277

家园

所有帖 / 143 上页 下页 末页
2004-08-23 17:42:18分页 全看 树展
我说的不是那个意思 ↑0 ↓0
红二十八军的基础部队是陕北子弟兵,在这种部队,和平条件下或者还有戏,要在战斗中暗算刘志丹又不留马脚,是不可能的,杀袁王的教训并不远。
2004-08-23 17:35:10分页 全看 树展
此红二十八非彼红二十八 ↑0 ↓0
徐海东这里说的红二十八军应该是坚持大别山的红军游击队,后来的新四军四支队。
2004-08-22 18:58:28分页 全看 树展
你关于二十八军的说法是不大对的 ↑0 ↓0
二十八军是陕北子弟兵,有三个团,绥德、吴堡战斗团编为一团,团长黄光明,政治委员王再兴;米脂西游击师编为二团,团长于占彪,政治委员柴成俊;清涧红四团编为三团,团长杨琪,政治委员陈仿仁。 团首长中,可以肯定的是于占彪和杨琪是陕北红军的老人(别人没查到),基本部队是陕北的,不存在 ...
2004-08-22 12:01:00分页 全看 树展
这些疑点都好解释 ↑0 ↓0
诸葛亮是以?橄喔?的班底组成北伐军总司令部,这些人如果不同时也在朝中任职的话,其行政级别都是很低的,诸葛亮的继承人蒋宛,在诸葛亮活着的时候也就是个长史、抚军将军,这是由诸葛亮特殊的身份地位造成的,杨仪是相府的干部,魏延是朝中的官员,两人行政级别上的差距和他们在军中担当的责任并没有 ...
2004-08-20 22:55:38分页 全看 树展
杨仪是指挥全军逃命的临时头头,又不是诸葛亮的继承人 ↑0 ↓0
当时情况是,诸葛亮死了,全军逃命是第一要务。这种情况下,由熟悉全军事物,擅长筹划的人临时筹划和指挥逃跑事宜是正常现象,杨仪是诸葛亮的主任秘书,诸葛亮当然要把这事交给他。全军逃回汉中,他的差事就完了。 诸葛亮的衣钵传人是蒋宛。 ...
2004-08-20 22:38:43分页 全看 树展
刘志丹夫人的回忆,是指这段吗? ↑0 ↓0
1936年4月14日,志丹在前线壮烈牺牲了。当时因我用重病,中央不让我知道。4月24日,瓦窑堡召开追悼大会,我悲痈欲绝没参加成。在瓦窑堡南门外安葬志丹遗体时,中央派人用担架把我抬去,我要开棺看他一眼,周恩来副主席劝说道:“刘嫂子,你身体不好,见了更难过。”所以没看 还有,杨 ...
2004-08-20 22:29:12分页 全看 树展
魏延其实也是自找的 ↑0 ↓0
杨仪的活计,无非就是全军撤退临时总指挥,从当时情况来看,是顺理成章的,为这事就闹起来,不是找死是什么。
2004-08-18 13:24:28分页 全看 树展
我们说的好象不是一回事 ↑0 ↓0
我想说的是,我军在正面和敌人周旋的同时,可以通过打击日军的后勤系统来削弱和阻止敌人的进攻,而华北地区存在天然地理优势。这是一个战役问题,担负打击任务的应该是精锐强劲的部队。 当然,考虑到双方的具体力量对比,大概不会出现北非战场那种通过打击后勤把敌军削弱到极端地步的现象。日军 ...
2004-08-18 09:23:35分页 全看 树展
我的想法是来自1943年根据地作战的经验 ↑0 ↓0
萨兄的办法是正面顶住,我的想法是拆,不是说“三个法国兵打不过一个马木留克兵,一千个法国兵可以打败一千五百个马木留克兵”吗,马木留克人的最佳战术自然就是要想方设法一对一。 日军对我军最大的优势是其整体效能,最大的劣势是其兵少和非本土作战,我军的对策自然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使其分 ...
2004-08-17 19:08:51分页 全看 树展
我觉的把主战场放在华北地区也未为不可 ↑0 ↓0
华北地区的地形决定了日军的后勤必须完全依赖铁路和公路,这都是比较容易破坏的交通设施,若我军动员得力,破路彻底,日军的机动能力和火力都是要打折扣的。 另外华北地区战场广阔,战场广阔则敌人兵力分散,敌军分散则容易捕捉战机,也有利于发挥我军本土作战和兵多的优势。 反观华中, ...
2004-08-17 18:23:26分页 全看 树展
那是抵抗运动的斗争策略 ↑3 ↓0
荷兰、比利时、法国的抵抗运动,主要斗争目的是配合盟军,最主要的工作是搜集情报和营救盟军飞行员,不到万不得以不进行武装活动对全局是有利的。德国人在南斯拉夫也这么干,就没什么效果。 ...
2004-08-17 18:18:35分页 全看 树展
1943年就发展回来了 ↑6 ↓0
日本人不是不想照蒙古人的办法做,是做不到。一则,他们需要占领区为他们提供人力物力;二则,根据地的人民是有组织的,躲避敌人的办法多,在敌人扫荡时受到的损失和毫无组织被屠杀相比是很小的。 说到日本人增加兵力就能如何,也是不对的。他们也增加过兵力,但不能长期维持,短期集中后,就分 ...
2004-08-10 18:19:18分页 全看 树展
潘景寅不是烈士,这个google一下就有了 ↑0 ↓0
飞机没领航员光飞行员自己,在天上和瞎子差不了多少,能找到北就不容易了,别说转两个小时,转一圈回来都可能。
2004-08-03 07:57:11分页 全看 树展
这个问题我也不是很清楚,需要精通兵器史和冶炼史的高手 ↑0 ↓0
我可以提供一点线头。有人认为,因为森林砍伐的缘故,我国当时的主要的钢铁产区是用煤来炼铁的,煤中含硫,炼出的铁脆,容易炸膛。当时只有广东森林还算茂盛,是用木炭来炼铁,所以有粤铁最精的说法。 当然这只是一种说法,而且我也不知道欧洲当时炼铁是用什么,有哪位熟悉不妨指点一下。 ...
2004-08-01 14:19:48分页 全看 树展
这篇文章应该是孙勇进的作品吧 ↑1 ↓0
所有帖 / 143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