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PUMPKINS

注册:2004-12-23 07:41:29
正九品上:儒林郎|仁勇校尉
💧2895
🌟299
💓33

家园

所有帖 / 21 上页 下页 末页
2005-01-24 23:05:51分页 全看 树展
后记 ↑1 ↓0
出于惯例,我要在后记中对本书的来由作一个简单的交待。?? 2001年年末,正是中国股市经历了一场销魂蚀骨的特大牛市之后,开始惊魂失魄的转折时期,我写了几篇关于中国股市的文章。一位书商朋友看过之后颇感兴趣并向我约稿,让我写一本关于中国股市的书。从1992年算起,我虽然在证券市场呆 ...
2005-01-24 23:05:21分页 全看 树展
第十章 一个时代的背影 ↑1 ↓0
中国的金融改革可能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全面的发动阶段。对于中国的经济管 理者来说,这可能的确是一个难以抉择的艰难时期。不过,凭借中国改革者高度的紧迫意识和在金融改革上多年来的知识及经验积累,我们宁愿相信,中国金融的一个新时代正在脱壳而出。风险迫近之时,可能也正是际遇降临之际,所 ...
2005-01-24 23:04:50分页 全看 树展
第九章 刀刃上的舞者 ↑1 ↓0
中国金融体系的改革,在最近的十多年中,并没有取得明显的进展。其中所蕴含的 巨大风 险,并不是牺牲一批甚至是一代金融人所能够化解的。当然,我们愿意相信,金融改革的迟 滞并不是金融本身造成的,隐身于金融体制之后的,还有更具压迫性的体制力量。 (9.1):金融家命运启示录 在国外保 ...
2005-01-24 23:04:14分页 全看 树展
第八章 创新的游戏 ↑0 ↓0
中国正在逼近大规模私有化的门槛,这应该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不管你喜不喜欢。但可以也必须逆转的,是我们一直在进行着的私有化的方式--少数人操纵和只有少数人参与的不公平、不正义的私有化。因为它不仅不能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进一步的动力,相反,它可能陷整个改革于没顶之灾。 (8. ...
2005-01-24 23:03:27分页 全看 树展
第七章 我们得了什么病 ↑1 ↓0
这种以集权主义文化为基础的国民性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自我负责精神的严重缺 失。在这种文化的逻辑中,政府的政策是个人行动惟一或最重要的根据。他们当然地认为, 只要按照政府的政策去做,就理应而且肯定会得到回报,而根本不必顾忌这种行为是否违背理性。他们无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原因很简单, ...
2005-01-24 23:02:24分页 全看 树展
第六章 股市食物链 ↑1 ↓0
证券市场作为一种"社会结构"是一定要服务于某种功能的。中国证券市场作为诞生以及成长于中国"改革"中的某种结构,它当然要服务于"改革"--这个当今中国最大的命题。更直接一点说,它一定要服务于中国改革中的"利益重新分配"的功能要求。正是 这个巨大的外部力量才能也必然使中国证券市场严重 ...
2005-01-24 23:01:28分页 全看 树展
第五章 公司之变 ↑0 ↓0
伴随着民企合法性的日益提升,在相当一部分官员眼中,民企业已成为他们将权力 化作私有财富的最佳通道。就像在计划经济时代,国有企业担负了许多企业之外的功能(比 如就业和政治控制)一样,转型期的部分民企实际上也承载了转移社会财富的功能,鉴于 中国改革正在逼近产权大规模转移的关键阶段,部 ...
2005-01-24 23:00:06分页 全看 树展
第四章 券商的化装舞会 ↑1 ↓0
作为新兴行业,券商是中国金融改革的产物。但无论它的业务具有多么新颖和时髦 的外表,在当今中国的体制土壤中,它本质上都只能是一种最为古老的剥夺工具,是中国改 革中财富转移的一个超级老鼠仓。 (4.1):券商之殇 券商,亏损还是破产??? "券商开始卖官了",一位财经记者以 ...
2005-01-24 22:59:21分页 全看 树展
第三章 在庄家背后 ↑0 ↓0
作为一种体制和文化,庄家就是一种中国病,一种中国式的改革综合症。从这两个方面看, 尽管庄家可能改头换面,但中国的庄家时代还远没有结束。 (3.1):以地方利益的名义 目前,地方利益及地方保护主义在比较正式的文本中已经成为了某种"邪恶"和不道德的代 名词,但这并不能否认在合 ...
2005-01-24 22:58:29分页 全看 树展
(2.6):德隆是谁? ↑0 ↓0
2004年2月25日,北京,德隆董事局处处渗透着中国式豪华的办公室中,德隆董事局主席唐 万里正在接受《哈佛商业评论》的专访。一家在中国土生土长的草根企业能够与世界顶级的 管理杂志对话,似乎暗示着德隆正在获得一张特别通行证--成为被世界主流媒体认同的国 际化企业中的一员。然而,此时 ...
2005-01-24 22:57:31分页 全看 树展
(2.5):动物凶猛“中经开” ↑0 ↓0
"'中经开'终于完了。" 一位经历过"327事件"的朋友听到这个消息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说,"'长舒一口气'将是许多人共同的第一反应。"?? 2002年6月7日,一则以"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清算组"名义发布的公告称,"鉴于中 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严重违规经营 ...
2005-01-24 22:56:55分页 全看 树展
(2.4):吕梁失踪了? ↑0 ↓0
吕梁失踪了。这是惊天动地的中科创业事件留给我们的结尾。或许,对于中科创业的所有当事人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结尾,但对于那些过于认真的看客,这肯定不是一个满意的结尾 。?? "失踪"这个词,在江湖上现在更多地被叫做:蒸发。用在证券市场上,"蒸发"这个词实在是再确切不过了。这里既然蒸 ...
2005-01-24 22:56:31分页 全看 树展
(2.3):吕梁与朱焕良 ↑0 ↓0
2001年7月,长达两年的牛市崩溃了。但谁也没有想到第一个作出准确预报的是朱焕良-- 那个炒康达尔(0048)而一战成名的大庄家。?? 虽然,自诩为战略家、文化人的吕梁看不起他的这位同伴,嘲笑他"到底是乡下人,只喜欢现金"。但就市场感觉而言,运筹帷幄的吕梁比起土头土脑的朱焕良, ...
2005-01-24 22:49:45分页 全看 树展
(2.2):私募之“私” ↑0 ↓0
市场上曾经传说,吕梁在中科系的炒作上,花费了将近20亿。?? 对这种说法,在中科系崩溃的危机时刻担任北京中科创业临时发言人的艾晓宁表示不屑一顾 。他透露,参与中科系股票操作的资金大概在70亿之巨。艾晓宁将这些资金大部分称为"委 托理财"性质,但吕梁则更愿意将这种组织方式称作"私 ...
2005-01-24 22:48:47分页 全看 树展
第二章 谁是庄家part 1 ↑1 ↓0
通过中经开、中科创业等一系列所谓"庄家"案例,我们将会发现#f2f2f2,庄家并不仅仅是庄家,并不仅仅是一群依靠价格操纵的不法获利者,而是一种制度、一种文化。比庄家的资金及信息优势更加强大的,是站在庄家背后的东西。这才是庄家最令人恐惧的本质。 (2.1)谁套住了谁? - ...
所有帖 / 21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