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跋锋寒

注册:2004-01-27 22:08:21
正七品上:朝请郎|致果校尉
💧2690
🌟101
💓45

家园

所有帖 / 19 上页 下页 末页
2004-06-13 08:10:01分页 全看 树展
虽然有同一个人的说法,但实际不是! ↑0 ↓0
据《赵策》“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李牧数破走秦军,杀秦将桓?t。” 另外从时间算也不对,据《刺客列传》樊于期奔燕是在太子丹于嬴政十五年从秦逃归“居有间”后的事,而李牧击败桓?t于肥下(不是合肥)是在十四年发生的(这个战果和《始皇本纪》矛盾)。上述《赵策》所说的 ...
2004-06-12 09:44:56分页 全看 树展
黄老邪?对胃口而已。 ↑0 ↓0
简单点说吧,一则我喜欢武侠,也喜欢历史,对他的融合历史小说有兴趣,对其他则不感冒;二则本人对战争情有独钟,黄易在战役的大场面描写有一套,而且总在战略层面上着墨,正投所好。有这两点,对众多所谓黄与易,以及文才方面的批评,恰不是我看重的。 至于用这个ID名,纯属对其不羁个性的喜 ...
2004-06-09 22:51:44分页 全看 树展
停战谈判李克农的军衔真得是上将吗? ↑0 ↓0
李克农被授予上将军衔是在1955年,而朝鲜停战谈判则是在51年~53年期间,此时李克农是以外交部常务副部长和军委情报部长的身份幕后主持,许多文章都没有他扛什么军衔参加,当时志愿军也没有军衔设置,是否以上将身份值得怀疑。 ...
2004-06-04 19:15:13分页 全看 树展
曹魏威胁不容忽视 ↑5 ↓0
某一直认为,荆州其实是三方矛盾焦点的聚集地,是全国局势的缩影,任何一方打破这种动态的平衡,必然引来另两方的互动,现在孙刘交兵,曹魏绝不会仅仅满足于旁观,结局难料,但威胁不容乐观。 1、关羽水军的概念其实十分模糊。虽然早在秦时就有“楼船”这个名称,但种种迹象表明,这还没成一个 ...
2004-06-04 01:43:33分页 全看 树展
那句老话,根源还在于攻与守的选择 ↑1 ↓0
糜芳的投敌之举,的确是促成关羽的败亡的直接原因,但不是根源,我们不妨来个形势判断。 首先,退一步说,糜芳不降,能不能抵抗到关羽回来就是个问题;再者,守到关羽回来了,以关羽的疲惫之师,军心不稳,能不能打赢吕蒙也是个问题,何况和东吴打个两败俱伤,只不过便宜了虎视一旁的徐晃这个渔 ...
2004-06-04 01:31:31分页 全看 树展
所谓“还必治之”只不过是上下文的呼应 ↑1 ↓0
史书也是一种文学作品,需要艺术加工,必然会有些行文的上下呼应,表象的前因后果,有时还给人一种小说式的感觉(许多人对史记个别记载的看法),真正的内因却是深埋其中,当然也是见仁见智。 正如煮酒兄所言,糜芳是刘备的原从人马,还有这姻亲关系,不是简单几句话可以吓唬的,这只能算是个导 ...
2004-06-03 19:13:01分页 全看 树展
😜给老兵兄送只暗箭! ↑0 ↓0
偏一下主题,专讲“克段”的看法。 我也赞同这和武姜难产没有必然联系,关键还在于段叔对王位的觊觎,庄公最后处理也没有错,错的是过程,他受谴责也在于此。 所谓“将相宁有种乎”,戏台上也喊着“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可大多数人却还是安于当臣子,是没有这份野心,还是都真的只 ...
2004-06-03 18:21:42分页 全看 树展
好!基本赞同老萨分析 ↑0 ↓0
首先,我也认为关羽守荆州是最合适的人选,不管是才能还是威望,在当时的刘备集团内是没有人能出其右的,如果说赵云是因为其表现还不足以证明他更为合适,那么诸葛亮更应在赵云之后。到那时为止,诸葛亮的才华还仅仅体现在战略和政略上,即使后来北伐有所表现,那也是无可奈何而为之。 其次,虽 ...
2004-02-03 01:47:01分页 全看 树展
最大可能就是姜维在攻守间首鼠两端 ↑0 ↓0
认为姜维迟迟不肯引军东归的,有两种比较传统的看法: 一是种麦避祸。这可能是他开始时的一个目的,但进驻汉中并不是回归成都,姜维一样拥兵坐镇,不会有任何危险。至于等待麦熟,生死关头,就有些离奇荒谬了。 二是对付邓艾。由于邓艾长期和姜维对垒,他们之间应该都十分熟悉,而且邓艾 ...
2004-02-02 11:29:05分页 全看 树展
晓林兄好!那么谁来对付邓艾攻击左肋的陇右兵团呢? ↑0 ↓0
魏延、王平的“实兵诸围”战略本来是不错的,正如晓林兄所说,可以充分利用汉中的地理位置,御敌于国门之外。但形势已经变异了,就是我提到的最关键点,魏国陇右地区已经多了精锐的邓艾兵团,即使增兵武都诸围守,也不够仅能挡住诸葛绪的中线攻击,那么谁来防守西线邓艾的侧击呢? 防守邓艾攻击 ...
2004-02-02 03:11:47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试论姜维误国二三事 ↑1 ↓0
蜀汉亡国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力上的差距悬殊和政治上的君昏臣暗,虽说以其局促一隅的积弱态势,没有大智慧是无力回天的,然而,综观姜维的作为,却是有意无意中加速了其灭亡的进程。 一、 不识时机,盲目北伐。 提到北伐,很多人就不分青红皂白一概予以否定,说什么劳而无功,空费国力等等 ...
2004-02-02 02:59:21分页 全看 树展
不是,只是去过 ↑0 ↓0
几年前去过一次,由于从小喜欢三国,特地跑去看了一下。
2004-02-01 20:44:09分页 全看 树展
衣带诏的作用恐怕有限 ↑1 ↓0
即使纯从演义的角度出发,我认为也只是依据其中的情节故事,甚至可以是部分夸大了的数据,来做合乎常理的推断,但不宜相信其过份的神话、荒诞的形容,否则一个诸葛亮掐指一算,一个赵子龙匹马单枪,就足退百万大军而有余,这样讨论就没有意义了。 刘备北上如何,N兄已经说很多了,所谓枪杆子出 ...
2004-02-01 00:19:49分页 全看 树展
某家也同意一大半燕兄的看法 ↑0 ↓0
不错,正是刘备没有及时调整战略,才导致悲剧的发生。其实在蜀汉内部,另有以庞统、法正为首的与隆中对不同的战略主张,他们看清了荆州是三方矛盾焦点,是个危险之地,每次规划从不提荆州,甚至庞统连荆州在经济上的地位都加以否定,“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孙吴,北有曹氏,鼎足之势,难以得志”。 ...
2004-01-31 23:42:53分页 全看 树展
汉武的历史地位 ↑0 ↓0
我不同意何兄对汉武的评价,何兄仅仅着眼于汉武备受垢病的穷兵黩武,却忘了这对中国历史和民族的影响,也丝毫未提及他在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制度上抑制相权、中朝出现,这些对后世带来深远的影响。 武帝在历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视,应劭曰“世宗攘夷辟境,崇演礼学,制度文章,冠于百王矣” ...
所有帖 / 19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