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运-10争论引起的思考 -- q42474112

共:💬7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王选和他的“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

王选和他的“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

  时间:8月

  讲述者◎许卓群,北大计算机系教授,王选的同事与朋友,曾一起参与“计算机高级语言编辑系统研究”工程。

  1974年8月,经周总理批准,我国开始了一项被命名为“748工程”的科研,分三个项目:汉字通信,汉字情报检索和汉字精密照排。当王选听说“748工程”的时候已是1975年。当时,美国已经发展了“光学机械式”二代机,德国推出了“阴极射线管”三代机。而英国正在研制的“激光照排”四代机即将问世。王选最感兴趣的“汉字精密照排”国内已有5家在研制,但是,他们分别选择了二代机和三代机。王选则认定:不能搞二代机,也不可以搞三代机,要直接研制西方还没有产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这一想法曾被认为是“梦想一步登天”,有人开玩笑说:“你想搞第四代,我还想搞第八代呢!”

  1979年8月11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以通栏大标题赫然登出: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获重大突破。报道了我们北大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主体工程研制成功的喜讯。但此时,王选心里比谁都清楚:国门正在打开,日本人、美国人搞的汉字照排系统将接踵而至进入中国市场,如果技术不能尽快变成产品,就会成为废物。于是,从1979年9月起,他把主要精力放在[aaa1]Ⅱ型机上。

  当时,国外的一些著名大公司已经研制出了激光照排样机,并且他们开始抢占中国这块巨大的印刷出版市场。记得英国蒙纳公司来北京展览的时候,国内很多人看了他们的照排机就说,人家的东西多好啊,我们这个北大的东西土了吧唧的,不行。所以,虽然价格非常昂贵,但是已经有几十家报社用外汇购买了这些产品。

  但是,在王选的带领下,北大对“中文激光照排设备”的研制技术日益成熟。1980年9月15日上午排出《伍豪之剑》,这是中国在告别铅字的历程中排出的第一本书。1980年10月25日,邓小平对北大激光照排系统作了“应加支持”的批示。

  到1988年,北大的激光照排系统技术已经成熟,和国外相同功能的机器价格只有人家的1/5。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国产激光照排系统定货款已经超过一亿元,一年后,来华销售照排系统的外国公司全部都退出了中国市场。

  (李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