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樱桃时节——关于革命、理想、崇高及美好的一些感慨 -- 三个C盘

共:💬21 🌺17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樱桃时节——关于革命、理想、崇高及美好的一些感慨

    法国人会说,樱桃时节。

    “我永远怀恋那樱桃时节,为逝去的年华,心痛欲裂。”

    这是首爱情诗,但意境又远至不如此。诗人克莱芒在巴黎公社之前便写成了这首诗,1885年,当诗集出版的时候,克莱芒把这首诗献给在巴黎公社最后一次保卫战中的女护士路易丝。他说:“那位女护士一直和我们坚持到最后一分钟,我始终不晓得她姓什么,只知道她叫路易丝。”

    巴黎公社诞生过国际歌这样的黄钟大吕代表着革命的旗帜,但法国人固执的认为樱桃时节这样的缠绵之作似乎更能体现公社的崇高理想。他们会深情吟诵这首诗歌,把公社时节称为樱桃时节。

    法国人是对的。

    为什么会有理想?理想主义者希望一切村庄都不会有战火,一切角落都不会有哭泣,所有恋人都会有幸福,所有的生活都那么美丽。

    而他们自己,比所有人其实都更喜欢庸俗懒散无所事事的生活,喜欢陪着在意的人度过这种生活。那时他们会想,这是多么好啊,那时他们会记得顾城的诗“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理想主义者会问,为什么你会追逐理想,为什么你会坚守理想。

    是不是你见过阳光照过少女那带笑的脸庞,她眼波流转,就那样让你莫名的心动。

    是不是你读过《樱桃时节》“美丽的姑娘在痴想,恋人的心中充满阳光”。

    鲁迅说,革命是教人生,不是教人死的。

    崇高理想是“努力劳动,用心思索,战斗不息,流血牺牲。”(马克思《法兰西内战》),但崇高理想却从来都为了美好生活。

    理想是从人类无数死路中试图开辟新的生路,怎能不百转千回有血有污,但失去了美好,理想怎么可以崇高。

    忘了谁评论1968年革命说,以前的革命者恋爱时都想着革命,如今的革命者革命时都想着恋爱。

    世界都并不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样的小说,崇高理想和美丽生活不会那么激烈的互相冲撞毁灭一方。

    即使是小说,也有人说:“我不是保尔,你也不是冬妮娅。”

    我欣赏小说里的谢廖沙,他可以用刺刀挑开敌人的胸膛,他也可以那么温柔的去爱一个人。他光荣战死在乌克兰辽阔的原野,他蓝色的眼睛望着那蓝色的天空,那一刻,他对得起他心爱的苏维埃祖国,也对得起他心爱的樱桃时节。

    “晓来百念都灰烬,剩有离人影,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写这句子的不是柳永,是毛泽东。

    翻看何其芳、殷夫这样的左翼诗人的东西,比新月文人要感伤忧郁纯净深情得多。

    这大概就是左翼承接的樱桃时节这样的传统——关于革命、理想、崇高及美好的传统。

    郁达夫在给郭沫若的《瓶》写的附记里谈过这样的想法,他不是革命者,他却是真的懂得革命的。

    理想如风,冷酷执着的热情着,理想如海,从容平静掩盖着驿动的心潮,理想如雨,用力的洗涮着污秽,也温柔的飘过少女撑开的油纸伞,消散开那丁香般的惆怅。

    革命的浪漫及理想主义者希望自己永远保持那样温柔的目光。

    他们盼望人人内心都可以美丽温柔。

    崇高、革命、理想这样的宏大叙事,怎么可以没有那些细微的短促的暧昧的美好。

    正如这深情温柔的樱桃时节。

    “多么短促啊,樱桃时节”

    “待到那樱桃红艳的时节”

    “我永远怀恋那樱桃时节,为逝去的年华,心痛欲裂。”

    通宝推:ccceee,空格,脚歪不怕鞋正,瀚海黄沙,caoban,知其何休,桥上,文化体制,
    • 家园 法兰西人民,归根结底是

      凯尔特人的一支,天生的在思想上敏锐活泼,在情感上钟情任性。最大的缺点是,对各类意识形态的洞察力和判断力极度缺乏,却又偏偏喜欢赶各类意识形态的时髦……

      • 家园 那个凯尔特人应当说得是高卢人

        现代的法兰西民族也都是混混,日耳曼人,凯尔特和拉丁人的混混。东边北边日耳曼化比较厉害,南边西边拉丁化比较厉害。拉丁民族热情奔放,日耳曼民族内敛深沉。拉丁人接受了天主教的繁杂教条和琐碎仪式,重视华丽外表;日耳曼人则重视内心的神秘体验和一种质朴的宗教精神。路德产生于德意志地区并不是偶然的!

      • 家园 重表不重里么
    • 家园 其实知识分子天生就应该是左翼

      特别是人文修养高的,不论其自身专业是文科还是理科,即便是在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大多倾向左翼,当然不一定赞同斯大林那一类方式。

      因为左翼代表人类的一种美好追求,在实践中,按照普遍规律,难免有失误和挫折,但是总的方向是健康和进取的。

      而右翼则在整体上代表人类庸俗丑陋凶恶的理念和实践,属于未开化者。

      这是总体而言,具体来说,特别是实践中,社会主义阵营的认识和实践都还很幼稚,尤其是广泛存在并被放大的人的专制应当逐渐被克服,资本主义阵营当中很大程度受前者所迫而存在的民主与自由也并非没有一点真诚。

      无论如何,具有根本性的还是资本和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安排,消灭资本和资本主义制度,这是人类的自我拯救。在资本主义统治人类的现今,人类整体上都在出于束缚和奴役状态,连资本家这些人自身都在其无意识当中受其自身资本的奴役,尽管他们豪宅游轮应有尽有,但是他们永远无法达到人类本可获得的真正的幸福心境。被资本之魔残害而同时残害自己的同类,可悲之至。

      近两百年来,只有少数人真正洞晓问题所在,这些人从马克思开始就是真正的知识分子,但他们不特是马克思主义者,也未必身在社会主义阵营,而在资本主义环境中发出声音的竟有时更为真切和深沉,具有更尖锐的揭露性和更直观的启迪。相反,在初步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国家,几乎在一夜之间,人们心中的欲望之芽便开始萌发,渐渐渐渐无一不伸向资本的魔手。人类自身就是这样反复折腾,不知多少个回合之后大多数人才会有所体悟,渐入佳境。

      真正的知识分子,一个重要任务,就在于探索并告诉自己的同类,到底什么才叫幸福,什么是美好,什么是美好的幸福。

      通宝推:ccceee,脚歪不怕鞋正,老老狐狸,
      • 家园 所以文革才被西方左翼痴迷-格瓦拉毛泽东两个左翼偶像

        以左翼思想搞革命容易,搞建设难。从斯大林到老金老卡,再到老刘老邓,当年搞革命时哪个不是左翼革命者?可一旦当政就全成翻身农奴当地主了。

        即使掌权当政,也还能从政治和文化角度以左翼思想武装前进的尝试,只有毛领袖的文革了,虽然阶段性地失败了,但和巴黎公社一样,万事开头难。

      • 家园 窃以为左翼不是“不一定”不赞成斯大林,是基本上就不赞成

        很多左翼人士去苏联之前是被苏联之前的左翼面目所蒙蔽,谁知去了之后越是深入了解,越发现苏联那套其实和左翼的很多观念都不符合,如人分三六九等,极权主义,等等,倒是和右翼的方式更象。包括那个写1984的奥威尔,其实他是个社会主义者,最初深恶痛绝的是英国那种等级森严的制度和对下层的压迫,后来到了苏联发现苏联其实根本还是那一套。

        此外,斯大林统治下的苏联实行的是大俄罗斯主义政策,对少数民族文化是持打压和压迫态度,这也跟右翼的理念更接近。

      • 家园 反对斯大林那一套的左翼,只有一种。

        据我所知,反对斯大林那一套的左翼,只有一种,就是托派。不过其实托洛茨基和斯大林的分歧非常小,就是在社会主义的定义和民族主义这两点上,其他的基本上完全一致。

        卢森堡 考茨基那个路数的也有,只不过没有直接冲突。

        天涯上很活跃的匣中剑,我估计是布哈林的路数,算是特例。

        除了这几种以外,反对斯大林那一套,不会是左翼。

        • 家园 斯大林那一套做法是左翼的?你的“左翼”咋定义的

          不会想把“极权主义”作为左翼的标签吧?似乎你对左右的观念主要来自于国内的某些时期的某些划分,实际上是完全错误的

          • 家园 再说一点吧

            左翼反对斯大林的有,但是不多。不过右翼则是肯定反对斯大林的。

            所以,即使把所有反对斯大林的群体全划视作右翼,出错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的。

            反对斯大林的左翼,说了,只有一种,就是托派,第四国际的人,我甚至怀疑波普尔也是第四国际的人。

            所以,只要认准了托派,了解一下托派的主张,把这一类人排除,就更不会看走眼了。

            托洛茨基和斯大林的分歧其实非常小,最大的一点其实就是民族主义上,斯大林同时也是民族主义者。

            还有就是著名的“一国社会主义”和不断革命的区别。不过现在看来,“一国社会主义”基本可以认定就是斯大林的一种宣传策略,对外减少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戒心,对内提升国内的荣誉感和积极性。二战后期,斯大林也出手用比支援革命和输出革命更加激烈的直接军事占领的方法建立起了整个苏东阵营,也搞起了经济互助会国际分工了。

            托洛茨基和斯大林其实就是一个谁来干的问题,像秦晖说的,两个都想当皇帝的人冲突会比一个想当皇帝一个想搞共和的人更加激烈,直接导致他们俩翻脸的是中国的四一二事变。

            托洛茨基在38年就开出方子,鼓动工人起来进行政治革命,割掉官僚阶层这颗肿瘤,在保持国有制和计划经济下改变政治制度,复兴苏维埃,由生产者按自己的总体利益而不是官僚意志制订经济计划。这除了思路的问题,恐怕也还有谁来干的区别,自上而下的思路也行,只不过那样就不是第四国际操盘了。

            结果后来戈尔巴乔夫搞反了,没有把官僚阶层割掉,倒是把计划经济砸了。中国推墙比苏联还早三十年,大跃进就砸了计划经济。

          • 家园 斯大林经济上的运作当然是左翼

            就是斯大林启动了计划经济,历史上也只有苏联和东欧国家运行过几十年的计划经济,而且这个斯大林也只是操作者,图纸不是斯大林的,是左翼反对派的。托洛茨基和普列奥布拉任斯基那批人的,斯大林只是杀人越货,当然说好听点可以叫批判吸收。

            至于苏联的政治制度,这个和左中右无关,无论怎么政权,在巨大的危机下要生存下去,都必须采用严厉控制手段。就是被斯大林赶走打击的托洛茨基都38年在分析苏联性质时都认为“究其本质,苏式或德式极权统治只是过渡体制。总的来说,历史上的公开独裁都有一个源头——空前严酷的社会危机[。尖锐到极点的危机不是社会常态。一定时期内,极权手腕可以压服社会矛盾,但无力永远保持自身统治”,这本来就是无论哪个主义,哪个民族,哪个阶级的政治家都必须具备的决断素质,不分什么左中右。就像李世民杀兄弟儿子,武则天清洗李唐宗室,罗伯斯庇尔杀路易十六,列宁杀末代沙皇全家,其实原因都是一样的,彻底砍掉反对力量可以利用的旗帜,就是出于政治家的决断素质,和哪个主义,哪个民族,哪个阶级都没有关系。

            网上流传一个典故,普列汉诺夫曾和列宁争论法国雅格宾派垮台的原因,普列汉诺诺夫认为是砍掉的人头太多了,列宁反驳,认为是砍掉的人头太少了。

            还有一个典故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李敖写他当年的老师殷海光的时说,国民党退到台湾以后,检讨在大陆失败的原因,一派认为是专制得不够,要更专制。一派认为是民主得不够,要更民主,殷海光就是极少数后一派。

            其实在这个争论中,列宁和国民党里大部分才是对的。朝不保夕状态下的政权,民主地不够是自取灭亡。

            还有一段公案,罗莎卢森堡和列宁争论组织问题,问的那个问题,究竟是谁执行谁的意志,其实就自上而下的指挥结构为主还是自下而上的结构为主这个长久存在的话题。同样列宁才是对的。

            普列汉诺夫,卢森堡这些人,作为思想家的水平绝不低于列宁,不如列宁的,就是政治家的素质。

            • 家园 哪个知识分子拿经济运作说实事,空谈扯油盐酱醋成何体统

              苏联制度经济上和传统社会主义理念相似,思想上可是右翼保守主义的路数,左翼看不惯不是很正常?

          • 家园 不能因为政治制度相似就全划为一类

            社会的指标除了政治制度还有很多其他项目。

            比较唯一准确的方法还是按社会阶段比较,苏联还是封建社会刚瓦解不久的前资本主义时期,不久前分阶段革命还是不断革命都有很多人在参与争论犹豫。

            德国则已经是先进工业资本主义国家了,根本就不是一个阶段,不能因为政治制度相似,就用一个“极权主义”的名词全划成一类。

            写《极权主义的起源》的汉娜阿伦特是犹太人,二战中从德国逃了出来了,很可能被纳粹整成了惊弓之鸟,视角和恐惧情绪偏离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