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林彪与刘伯承军事能力之分析 -- 想革命的资本家

共:💬39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呵呵,这种比法实在是很难说清楚

不过,国民党方面也对平型关大捷的规模持否定看法,

在这里,就不深究了。

林的最突出特点就是:爱学习的. 而且学得非常的活

如果去东北的是刘,依他的个性,他会对中央的命令视若圣旨,肯定与国军“每战必争”、“寸土必争”,而不会象林彪一样进行大踏步撤退。拼死相争必两败俱伤,因此部队势力的保存、部队的壮大方面不如林,不可能有百万大军。但东北全境解放的时间可能会大大提前。

顺便,补充以下林的战绩:

林长征途中一直充当着抢关夺隘的开路先锋:四渡赤水,兵逼贵阳,抢占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攻战腊子口,激战直逻镇。

南昌起义失败之后,林参加又朱德、陈毅领导的湖南暴动,在此期间曾创造了以他的一个连战胜与桂军一个师的战斗奇迹,20岁的林彪很快升任为第一营营长

林是黄埔军校四期毕业生. 在战略上, 还是有他独特的看法的. 普通的军事将领很少有机会涉及战略方面的决策. 不过, 林担任过红一军团的军团长, 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和东北野战军总司令, 所以, 他还是有机会显示他的战略才能的. 首先在于他对八路军是否要集中拳头, 在抗战初期跟日本人打上一仗, 跟毛泽东发生的争论. 在洛川会议上, 毛泽东鉴于八路军的武器弹药供应困难, 是主张开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 但是经不起林彪的一再坚持要打红军擅长的运动战以及可以搞大兵团作战的建议, 只得修改了自己最初的提法, 同意将八路军的作战方针改为基本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 也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 林的建议显然影响了毛泽东的决策. 而且事实证明, 林彪的这个建议是成功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