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原创】小人物的历史(慢慢填坑)(一) -- 我谁

共:💬16 🌺7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小人物的历史(三)美军的“误炸”传统

老姨婆婆姐妹三人,她和大妹妹,也就是我的曾外祖母走得比较近。一方面,高外祖父年老后随着我的曾外祖母生活,随父生活的老姨婆婆也就一直和我的曾外祖母一家在一起;另一方面,老三姨婆婆,老姨婆婆最小的妹妹,夫家在兵荒马乱中衰败了,一直住在黄州乡间。

老姨婆婆嫁给老姨爹爹后,随他住在武汉,无儿无女,于是住在安安旅社/店,日常起居都有人照顾。我的祖母是曾外祖母唯一的孩子,自幼颇得高外祖父和老姨婆婆疼爱,有时也到他们身边住段时间。那时候老姨婆婆、爹爹还是相当富庶的,“银元从来都是一摞摞的”。

安安旅社在日租界外,不过离得不是很远--老汉口的人知道,汉口旧时繁华地界,基本属于各个租界,其中,英、日租界都离长江不是很远,现在的武汉关钟楼就是当年英国佬修的。

美军的“误炸”一直是他们的传统。在一个黑夜,美军轰炸日租界的时候,把炸弹扔到了日租界外中国人住的地方,安安旅社也是其中之一。被惊醒的老姨婆婆、爹爹虽然逃出了大火,却只来得及披了薄棉袍,所有的家财在顷刻间被大火吞噬,化为乌有。

我一直无法想像,那个寒冷的冬夜,两位已逾花甲的老人(老姨爹爹已近古稀)是怎么面对那场大火的?汉口一片火海,来炸鬼子的美军不知是否知道,有多少中国人躲过了鬼子的屠刀,却没有躲过他们的误炸?

冬,晨。长江边。一位船家看见了一副心酸的场面:两位老人相互搀扶着,一步步走进长江。善良的船家过来阻止他们,问两位老人为什么要踏上绝路,又问为什么不投靠亲友?

老姨爹爹仅有的妹妹和所有亲属在台儿庄大战中死在鬼子屠刀下,老姨婆婆仅有的亲属远在黄州,身无分文,年老力衰,兵荒马乱,如何求生?船家也是黄州人,于是问是哪家的亲戚,答:是张二爹太太王先生(我的曾外祖母)的姐姐。

“哦,是张二爹的亲戚,我送你们回去,不要钱。”善良的船家就此救了两位老人的命,可惜他姓什名谁在祖母去世后已不可考。

不过送到我的曾外祖父、祖母家的并不是只有两位老人。老姨婆婆、爹爹在见到船家后,曾回到旅社寻找过是否有幸存的财物,从废墟扒出来的只有烧成黑砣砣的银元。而得知他们走头有路,安安旅社的老板娘和相依为命的女儿,以及旅社一位住客都和他们一起上了船,到了我的曾外祖父、祖母家。

老姨婆婆、爹爹一生命运多舛,天幸长寿,得看鬼子投降,新中国建立,最后在我家得以善终,老姨爹爹甚至活到了九十高寿。而他们故去之后,也仍然保佑我家。那个故事有一点灵异,以后再说。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