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藏传佛教与佛教 -- 拐子杀人

共:💬93 🌺10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说两句

- 被称为活佛的,音译的确如楼下几位所说,应该是“仁波切”。仁波切的本来意思,是“转世的修行者”。后来也被用作尊称。被译为“活佛”也是表达尊重的意思,已经约定俗成了。重要的是,“活佛”完全不是“活的佛”的意思。

- 转世不转世是宗教修行者个人的事,顶多和相关的宗派有关。至于“转世制度”,那是格鲁派和世俗政治结盟的产物,与其说是个宗教现象,更主要是个政治现象。

- 密宗具格行人,都非常重视一点:丧失菩提心而修密法,入地狱如箭。遑论与宗教追求无关的言行。佛门人士常引佛经说,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观察佛教的时候,还是得知道何为佛教本怀,何为佛教所云“不如法”。

- 藏传佛教,不等于密宗;密宗也不限于藏地。藏传佛教之修行从来强调基础的“四共加行”,这是显密皆共之处;夕时唐密大盛于中土,而非边地的西藏,可见不能把密宗隔绝于汉文化。

- 关于说“持咒”与解脱没有丝毫关系,那可是大错,应该是您参考的那段网文作者的错。佛经里是把真言和其他几门并列作为统摄八万四千法门的门类之一的。参见《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一素咀缆。二毘奈耶。三阿毘达磨。四般若波罗蜜多。五陀罗尼门”。这五门依次是指:经、律、论、般若、真言。大家都熟悉玄奘是“唐三藏”,那就是前面的经、律、论三藏。八万四千法门皆是解脱道,只是应对不同根性特征的对象。佛教全部宗旨都围绕解脱道展开,可以说,和有情解脱无关的事情,佛陀不爱搭理。这是开始理解看似枝蔓纷繁的佛教的一个关键基础认知。

歇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