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外婆 -- 序 -- 匹马戍梁州

共:💬64 🌺51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十六. 徐老太太

舅舅是个聪敏精力旺盛而分散的孩子,但是这注定了他的求学之路从开始就远比母亲来的艰辛。那个时候如果学生期末考试不及格,就要在开学前报到当天的下午进行补考。从一年级开始,很不幸的,舅舅就在补考中挣扎着。在痛痛快快玩了一个假期后,舅舅的课本都变成了纸飞机,弹弓子弹和纸糊的灯笼,战船等等,想要让他忆起上半年学过的东西就变成了奢求。母亲和舅舅同校,母亲报到后回到家里,吃了午饭以后,舅舅通常还没有踪影。外婆不放心,让母亲去学校寻人。母亲爬上校舍后窗的大漫坡,透过窗户,就能看到诺大的教室里,没有别人,只剩舅舅托着腮帮子,皱着眉头,冥思苦想,监考的老师已经等不及回去吃午饭了。舅舅看到了母亲,就如看到了救星,举着卷子,蹭到窗边,比划着题目。母亲在比划着告诉他答案。只要凑够了六十分,舅舅就把卷子往讲台上一扣,不肯多费一点心思。两个人一起回家,路上母亲取笑舅舅的补考,舅舅满不在乎,说:“当时老师讲得没劲,我也就没听,你一提醒,我就知道答案了。”,回到家扑到桌子上狼吞虎咽的时候,舅舅倒是诚实,告诉外婆“我又补考了。”外婆知道,这不会是最后一次。这个情形一年两次一直延续着,直到母亲十二岁。

那年母亲已经上了初中,而舅舅虽然只小母亲两岁,却还在小学四年级里痛苦挣扎。新学期开始,舅舅的班主任换成了一个徐姓老师。这个老师被舅舅起了外号,“徐老太太”。其实徐老太太并不算老,只是头发早早花白了,有点儿驼背,衣着样式陈旧,也是从家庭妇女的行列里刚走出来。开学不久,一张“徐老太太”的漫画就开始出现在学校的围墙上,教室的黑板上,还有“徐老太太”的签名,画中徐老太太穿着对襟褂子,挽着一个小发髻,弓着腰,很有几分形似神似。老师们发誓要严惩,果然不久就在舅舅的课桌里找到同样的画。奇怪的是画交到了徐老太太的手里竟然就没了下文儿。

那时候,每个学期,老师们都要作家访,作为班里的重点问题学生,舅舅就成为老师工作的重中之重。徐老太太来到家里几次,没告状,就是和外婆聊着家常,盯了外婆手中的针线活计一个劲儿地夸赞。聊到舅舅,外婆承认自己对这个儿子是有些溺爱,可他还是个好孩子,同时外婆也转述了舅舅对学校的看法,就是他觉得学的东西很简单,没什么趣味。舅舅开始还在厨房里躲着老师,但是外婆叫舅舅给老师倒茶,舅舅也就端了茶碗茶壶,一脸的坦然地站到老师面前,似乎根本不怕老师来告状。也是,每次的家访,老师们都重复列举了舅舅的斑斑劣迹,在外婆眼里,除了学业上舅舅确实没有尽力外,其他的不过是小孩子的捣蛋把戏,舅舅在家里也是一贯如此。几次家访后,徐老太太看到外婆知书达理,独自一人把家里打点得很是周到,就明白了舅舅绝对没有什么智力问题,也明白舅舅是个得宠的孩子,只能顺着脾气教育,强硬的手段没什么好处。

徐老太太观察了舅舅课堂上的一举一动,发现舅舅的注意力最多也就五分钟在黑板上,之后就开始联合其他的几个刺儿头调皮捣蛋,在这几个孩子中俨然是首领。于是她做出了大胆的决定,让舅舅坐班干部,帮助其他几个孩子学习。

舅舅起初很不以为然,但是不久就发现,调皮捣蛋他在行,因为鬼主意实在太多,可是自己的学习实在是难以服众。于是上课时就多了几分认真,学习成绩自然就大为改观。尽管自己还是班里的刺儿头,可是课堂上确实安顿了不少。徐老太太在处理舅舅的无数次闯祸中,跟舅舅达成了共识,如果老师讲的是新东西,即使已经听会了也不许捣乱,如果老师讲的重复了,可以自娱自乐,但是不能呼朋引伴,干扰他人; 可以和熟悉的同学开玩笑,但是不能捉弄其他同学,特别是女生,于是自己的死党刺儿头们就天天倒霉;可以跟徐老太太在课下逗闷子,但是不可以欺负其他的老师。至于爬树上房,只要是不伤手脚,可以随便。

这个学期期末,舅舅的数学语文终于全都得了A,不再需要补考。课堂上的自娱自乐竟然有了成果,就是把每个任课老师和班上的同学的肖像画了一本子。徐老太太没收了这个本子,还把舅舅遗忘了的那张画作订在了第一页,摆到了舅舅面前,让舅舅好好地签上自己的学名。

外婆对徐老太太一直很感谢她对孩子的包容和爱心,给徐老太太缝了一个新样式的衬衫,钉了有机玻璃的纽扣。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