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袁隆平、钱学森、华罗庚等入选十大科技传播人物 -- 别急

共:💬28 🌺33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说两个问题吧。

一是学者们成名的时间,比如钱学森成名于49年前的美国,其实是二战,不然也不会受到美帝那样严控的监视,他的工业控制论就是受监视那段写成的。

二是这些人,其实不光这些人,科技工作者个人科学创造的黄金时代是有限的。从1905年相对论电动力学那篇文章的发表,到1916年广义相对论的发表,这段时间中的大部分,爱因斯坦是在德意志第一帝国度过的,相反,从1930年代赴美到1955年去世,关于统一场论,他并没有非常清楚的业绩。

这样的比较,能说明美国的社会环境什么的不如一战前和一战时期的德国,是吗?

他的逻辑,完全把人的科研产出看作是静态而且一成不变的,而且这个输出也只取决于一个输入,那就是社会环境。我的原意,就是给他用他的逻辑归归谬。

科研是很复杂的,凡是“一招就灵”的什么议论,我完全不会相信。

此外,你的

华罗庚、茅以升、竺可桢、李四光之所以捧的那么高成就一代宗师也是

解放后的安排,说到底那也是解放后的影响。

与他的主题没有直接的帮助。如果“说白了就是宣传”,说句实话,那不是反而成了反讽解放后他们没什么成就了。这些人的传记,说的可不是这样。华罗庚早已大大有名,3,40年代和陈省身齐名,“熊庆来慧眼识罗庚”是很早的事情;李四光2,30年代就名动地质学界(关于第四纪冰川研究),竺可桢当浙大校长是不是在解放前;茅以升抗战前就在设计建造钱塘江大桥了;钱三强,留法是就是“局里实验室创建以来最有才能的”,重元素受轰击三分裂四分裂就是那时发现的。

这些人如果套用楼主的逻辑,该说什么?客观一点,现在确实没有大学者,这个和许多因素有关,单论社会环境的影响,基本上是很不完备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