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从《伟嘎耶教法经》看伊斯兰教对非穆斯林的态度(一) -- 镭射

共:💬156 🌺678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关于伊斯兰的叛教罪

各教法学派对此的看法不同,但只有明确犯罪动机的成年穆斯林才能被判罪,未成年人、神智不健全者以及在外力胁迫下的叛教行为,不构成犯罪。量刑标准各派别有异,一般都给予一段时间的忏悔期,但历史上部分教法学家否认此罪。穆尔吉埃派便认为犯下大罪的穆斯林便不再是信士,但也不是叛教者,凡人无权审定,只能交给真主去审判。

况且实际历史中,什么才算“叛教”,对其言行的判定,并非极其苛刻的,比如阿拔斯王朝诗圣艾布·努瓦斯曾写下咏酒诗句如下:

“迷妄之路我自选,舍尽才华奔异端。

我行我素好逍遥,享乐放荡乐无涯。

乐及时,胜过盼来世望穿眼底,

尽欢笑,强似卜幽冥等得心焦。

未见一人死后报,天堂地狱进哪边。 ”

“宿命,反宿命,谁也说不清。

死亡和坟墓,才是真性情。 ”

“今日杯在手,酒后吐真言。

不信复活日,人人齐争先。 ”

阿拔斯末期大诗人艾布·阿赖·麦阿里写的更加直白:

“他们像祖先一样生活、存在,

继承宗教,一代传向一代。

从不考虑前人的话语是对是错,

稀里糊涂,不管谁都顶礼膜拜。”

“清醒,快清醒!莫痴迷!

你们的宗教不过是古人的骗局。

要知道他们以此敛聚钱财,

小人的手法有多么卑鄙!”

关于艾布·阿赖·麦阿里,我以后写阿拉伯诗人时会重点提到,他是以理性著称,而对伊斯兰教质疑最重,反抗精神最明显的伟大诗人,他对所有宗教的本质是一律以理性批判的。不过他和艾布·努瓦斯,都没有因此被判作“叛教”。

另外,当代伊斯兰国家绝大多数已经不再将叛教作为罪名。《世界人权宣言》第18条规定:“人人有思想、良心和宗教自由的权利;此权利包括改变他的宗教或信仰的自由,以及单独或集体、公开或秘密地以教义、实践、礼拜和戒律表示他的宗教或信仰的自由。”大会讨论这条规定时,曾经有过激烈的争论。黎巴嫩和巴基斯坦代表认为这条规定与伊斯兰原则不冲突,应予承认。但是,沙特阿拉伯的代表则极力反对,认为伊斯兰教不允许穆斯林改变他们的宗教信仰。最终,除沙特阿拉伯以外的伊斯兰国家通过争论达成了基本的一致,投票表决通过了《世界人权宣言》。看本人翻译的现代阿拉伯小说,也能得知在埃及改变信仰是被允许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