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九鼎与传国玺之谜 -- 履虎尾

共:💬17 🌺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小知识】玉璧的起源和型制

中国人很早就懂得琢磨玉器了。至少从新石器时代起,玉器就存在了。齐家文化,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都发现了了大量的玉器。

在玉器上穿孔也不是什么很特别的工艺。新石器文化有别于旧石器的特点就是对石器的精细琢磨。在石器上穿孔也是这个时代的特色之一。

什么是璧?许慎的《说文》中说“璧,瑞玉,圜也”。郑玄则说“璧圜象天”。也就是说璧是用来象征天的圆形玉。

玉璧是礼器,在古代除了用来馈赠,陪葬,下聘礼等等主要用来祭祀。

圆形的玉器细分可分为“璧、瑗,环”三种。区别在于“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这里的“好”指玉器中间的孔,“肉”指玉器的环状部分。如果环状部分超出孔径一倍就是璧。孔径超出环状部分一倍则是瑗,如果两者相等则是环。

说句题外话。有些人认为玉璧作为礼器的流行和古代的女性生殖崇拜有关。根据就是玉壁的这两个部分的叫法。周围是肉而中间是“好”。“好”从女子引申而来。因此玉壁是象征女性的生殖器官从而得到配祀上天的地位的。

不过,玉璧并非只有圆形一种。广义的玉壁指任何形状的穿孔玉器。例如,红山文化出土过方形玉璧,台湾故宫博物院也收藏有方形玉壁。

玉璧一般相当薄不过也有例外。例如红山文化出土的一块圆形玉璧的外径只有2.1厘米,好0.5厘米,厚度却是0.9厘米。

一般来说,越到后世则玉璧的相对厚度越薄,盖加工的工艺越来越先进了。

和氏璧有多厚很难说。结合那个故事,两代楚王的玉工都认为那块璞石中不含宝玉恐怕也是因为和氏壁相当难以琢磨成璧吧。弄不好,切开石头一看是一大块玉,就弄了了个厚一点璧也很未可知。

不过传国玺这件事后世炒作的成分比较大。以后有机会,我会细说一下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