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九鼎与传国玺之谜 -- 履虎尾

共:💬17 🌺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九鼎与传国玺之谜

    中国皇帝,即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的总领袖,又是宗教的总教主。中国的皇权,既无所不包,又至高无上,更神圣不可侵犯。万事万物皆包含在皇权之内。自梁武帝佞佛,元魏诸帝佞佛后,一些帝王信心丧失,才拜倒在神坛之下。此话说来太长,暂略也。

    有人以为中国古代(汉以前)无宗教,我不敢苟同。中国古代只是没有神学宗教罢了,中国古代也有宗教(自然宗教),不过在夏商时期,宗教融入了王权(即以后的皇权)。

    秦始皇,汉高祖,以及所有的皇帝,都不仅仅是人世间的最高领袖,也是彼岸的最高领袖(天之子也),其地位至高无上。为了维持皇权的神圣性,人们编造出无数的神话。九鼎和传国玺的传说,便是其中典型的例子。

    先说九鼎,最早的记载在《左传》中。鲁宣公三年,楚庄王观兵(检阅军队)于周郊,周天子使王孙满劳师,楚庄王问鼎之大小轻重。王孙满曰:“在德不在鼎。”并说大禹时,“贡金九牧,铸鼎象物”。以后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再后,“商纣暴虐,鼎迁于周”,“成王定鼎于郏囹,卜世三十,卜年七百”。

    但是,王孙满并未直接说明,周之九鼎,就是夏商传下来的,此一可疑也;秦灭二周后,将九鼎运往咸阳,一鼎入水,秦始皇二十八年,始皇帝派人入泗水去捞,但泗水在彭城(徐州),不在洛阳以西而在其东面,二可疑也;汉王刘邦入咸阳,也未见九鼎,灭项羽,又不提周鼎,三可疑也;至于王莽,董卓,曹操播乱时,也不提周鼎,四可疑也。

    据《周易》,卦中有“鼎”,“鼎”、“革”二卦皆有“鼎故革新”之意。可知鼎一方面要经常擦尽锈痕,另一方面要重新铸过。不可因今日重视“铜绿”“玉斑”,而认为古代的鼎也是锈痕斑斑,越古越好也。

    传国玺也是如此,大家知道玺乃印章也,而印章要印在纸上。秦始皇时,蔡伦未出生,无纸可用。有人发现,蔡伦之前已经有纸,但也是在东汉。秦时无纸也。西汉以前,玺的作用不外两个,一是,在封泥上加记;二是用做符号,象征权力(所谓文官用玺,武将用符)。所以,所谓传国玺的作用,不外是一个象征也,与后世的“加盖大印”有本质的不同。此一。

    二,和氏壁者,璧也。璧是内有圆孔之玉饼,厚度有限。吾所见之玉璧,最厚者不过两厘米,就算再厚一点,也无法琢成今之一寸见方,有何希奇?史记中初次写到玺,乃秦王政九年??毒(上为土,音矮)做乱,盗用王玺。《秦始皇本记》注引张守节《史记正义》,引崔浩云:李斯磨和璧做之,汉诸帝世传服之,谓传国玺;引韦曜《吴书》云,璧方四寸,上句交五龙,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汉书》云,文曰:“昊天之命,皇帝寿昌。”这是史籍中首次提到传国玺乃用和氏璧研成,方四寸。秦时一尺约今之23厘米。方四寸,约今之十厘米,世上竟有如此之厚的璧耶?

    三,关于玺文的内容,《史记》、《汉书》中有二说,一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一曰“昊天之命,皇帝寿昌”。如此重要的东东,岂能所说非一也?

    四,近人冯玉祥,溥仪皆有回忆录,在谈及1924年北京政变,溥仪被驱出宫之时,问及传国玺之事。溥仪云:后赵石勒时,就已经不见。

    五,皇太极所得乃元朝的传国玺,更不值得一谈。

    综上所述,这两个历史之谜,只能说是,皇帝为使自己地位神圣化所编造出来的神话。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两千年了,兵荒马乱,朝代更迭,宝物失踪是正常的
    • 家园 始皇帝派人入泗水去捞鼎的原因

      记得上小学时的一篇课文,说黄河铁牛被洪水冲入江中。后来当地人沿黄河向下游方向打捞而不得。询之老船工,得知重物掉入河中后,埋入泥沙而不动。但河水冲击其下方泥沙,久之而成凹坑。然后重物反掉进坑中。然后再在河水冲击下,再继续上述过程。其结果就是,重物会像翻筋斗一样,逆河流向上移动。然后,黄河铁牛就真的在原地址的上游找到了。我估计这就是始皇帝派人入洛阳以西的泗水找鼎的原因。

    • 家园 汉以前是没纸,但是

        汉以前已经有了帛,这东西诸候和王是用得起的,所以他们的玉玺是有地方盖印的。

    • 家园 我想知道“璧”字的说法来自何处

      一般来说,每个汉字都有其起源和含义,但也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不知道“璧”最早何指?秦汉时又是何指?按文中璧指中间有孔的玉饼,这恐怕是近代用法,古代有无穿孔技术值得怀疑,即使有是不是比“璧”字产生更早也是个问题。

      • 家园 【小知识】玉璧的起源和型制

        中国人很早就懂得琢磨玉器了。至少从新石器时代起,玉器就存在了。齐家文化,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都发现了了大量的玉器。

        在玉器上穿孔也不是什么很特别的工艺。新石器文化有别于旧石器的特点就是对石器的精细琢磨。在石器上穿孔也是这个时代的特色之一。

        什么是璧?许慎的《说文》中说“璧,瑞玉,圜也”。郑玄则说“璧圜象天”。也就是说璧是用来象征天的圆形玉。

        玉璧是礼器,在古代除了用来馈赠,陪葬,下聘礼等等主要用来祭祀。

        圆形的玉器细分可分为“璧、瑗,环”三种。区别在于“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这里的“好”指玉器中间的孔,“肉”指玉器的环状部分。如果环状部分超出孔径一倍就是璧。孔径超出环状部分一倍则是瑗,如果两者相等则是环。

        说句题外话。有些人认为玉璧作为礼器的流行和古代的女性生殖崇拜有关。根据就是玉壁的这两个部分的叫法。周围是肉而中间是“好”。“好”从女子引申而来。因此玉壁是象征女性的生殖器官从而得到配祀上天的地位的。

        不过,玉璧并非只有圆形一种。广义的玉壁指任何形状的穿孔玉器。例如,红山文化出土过方形玉璧,台湾故宫博物院也收藏有方形玉壁。

        玉璧一般相当薄不过也有例外。例如红山文化出土的一块圆形玉璧的外径只有2.1厘米,好0.5厘米,厚度却是0.9厘米。

        一般来说,越到后世则玉璧的相对厚度越薄,盖加工的工艺越来越先进了。

        和氏璧有多厚很难说。结合那个故事,两代楚王的玉工都认为那块璞石中不含宝玉恐怕也是因为和氏壁相当难以琢磨成璧吧。弄不好,切开石头一看是一大块玉,就弄了了个厚一点璧也很未可知。

        不过传国玺这件事后世炒作的成分比较大。以后有机会,我会细说一下的。

    • 家园 转两篇其他网友们对传国玺的说法

      原文作者:民族所 邸永君

      “传国玉玺”,又称“传国玺”,为秦以后历代帝王相传之印玺,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镌。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之信物。嗣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由此便促使欲谋大宝之辈你争我夺,致使该传国玉玺屡易其主,辗转于神州赤县凡二千余年。然终于销声匿迹,至今杳无踪影,辄令人扼腕叹息。

      “传国玉玺”就材于“和氏之璧”。春秋时,楚人卞和在山中得一璞玉,献与厉王。王使玉工辨识,云为石也。王怒,以欺君罪刖卞和左足。后武王即位,卞和复献玉,仍以欺君罪再刖右足。及文王即位,卞和抱玉坐哭于荆山之下。文王遣人问询,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文王使良工剖璞,果得宝玉,因称和氏璧。威王时,相国昭阳灭越有功,王以此和氏璧赐之。旋昭阳在水渊畔大宴宾客赏璧,是时有人大呼:“渊中有大鱼!”众人乃离室临渊观之,回席后和氏璧竟不翼而飞。当时疑为门人张仪所窃,于是拘仪而严加拷问无果。张仪受此凌辱,怀恨在心,便一气之下,离楚入魏,再入秦,秦惠文王后元十年(前315),拜为秦相,乃游说诸国联秦背齐,复以使节身份入楚,瓦解齐楚联盟。后拘怀王,克郢都,尽取楚汉中之地,终于得报此仇。

      后此璧为赵国太监缨贤所得,旋被赵惠文王据为己有。秦昭王闻之,“遗书赵王,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当时秦强赵弱,赵王恐献璧而不得其城,左右为难。蔺相如自请奉璧至秦,献璧后,见秦王无意偿城,乃当廷力争,宁死而不辱使命,并以掷璧相要挟,终致秦王妥协,得以“完璧归赵”。

      秦王政十九年,(前228),秦破赵,得和氏璧。旋天下一统,嬴政称始皇帝。命李斯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咸阳玉工王孙寿将和氏之璧精研细磨,雕琢为玺。传国玉玺乃成。据传,秦王政二十八年(前219),秦始皇乘龙舟过洞庭湖,风浪骤起,龙舟将倾,秦始皇慌忙将传国玉玺抛人湖中,祈求神灵镇浪。玉玺由此失落。而八年后,华阴平舒道有人又将此传国玺奉上。自是,其随江山易主凡不下十数次,尽尝坎坷流离之痛楚。

      秦子婴元年(前207)冬,沛公刘邦军灞上,秦王子婴跪捧玉玺献于咸阳道左,秦亡。传国玺得归刘汉。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权,时孺子婴年幼,玺藏于长乐宫太后处。王莽遣其弟王舜来索,太后怒而詈之,并掷玺于地,破其一角。王莽令工匠以黄金补之。及莽兵败被杀,禁卫军校尉公宾得传国玺,趋至宛,献于更始帝刘玄。更始帝刘玄三年(公元25),赤眉军杀刘玄,立刘盆子。后刘盆子兵败宜阳,将传国玺拱手奉于汉光武帝刘秀。至东汉末年,宦官专权。灵帝熹平六年,袁绍入宫诛杀宦官,段??携帝出逃,玉玺失踪。

      至献帝时,董卓作乱。孙坚率军攻入洛阳。某日辰时,兵士见城南甄宫中一井中有五彩云气,遂使人入井,见投井自尽之宫女颈上系一小匣,匣内所藏正是传国玉玺。孙坚如获至宝,将其秘藏于妻吴氏处。后袁术拘吴氏,夺玺。袁术死,荆州刺史徐?G携玺至许昌,时曹操挟献帝而令诸侯,至此,传国玺得重归汉室。

      汉献帝延康元年(公元220),献帝被迫“禅让”,曹丕建魏,改元黄初。乃使人于传国玺肩部刻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以证其非“篡汉”也,实乃欲盖弥彰。魏元帝曹奂咸熙二年(公元265),司马炎依样而行,称晋武帝,改元泰始,传国玺归晋。晋永嘉五年(公元311),前赵刘聪俘晋怀帝司马炽,玺归前赵。十九年后,后赵石勒灭前赵,得玺。更别出心裁,于右侧加刻“天命石氏”。又二十年,再传冉魏,后冉魏求乞东晋军救援,传国玺为晋将领骗走,并以三百精骑连夜送至首都建康(今南京),由此,传国玺乃重归晋朝司马氏囊中。

      南朝时,传国玺历经宋、齐、梁、陈四代更迭。隋一统华夏,将传国玺收入隋宫。大业十四年(公元618)3月,隋炀帝杨广被杀于江都(今扬州),隋亡。萧后携太子元德携传国玺遁入漠北突厥。

      唐初,太宗李世民因无传国玉玺,乃刻数方“受命宝”、“定命宝”等玉“玺”,聊以自慰。

      贞观四年(公元630),李靖率军讨伐突厥,同年,萧后与元德太子背突厥而返归中原,传国玺归于李唐,太宗龙颜大悦。

      唐末,天下大乱,群雄四起。唐天钓四年(公元907),朱全忠废唐哀帝,夺传国玺,建后梁。十六年后,李存?悦鸷罅海?建后唐,传国玺转归后唐。又十三年后,石敬塘引契丹军至洛阳,末帝李从珂怀抱传国玺登玄武楼自焚,传国玺就此失踪。

      后周太祖郭威时,遍索传国玺不得,无奈镌“皇帝神宝”等印玺两方,一直传至北宋。北宋哲宗时,有农夫名段义者于耕田时发现传国玺,送至朝廷。经十三位大学士依据前朝记载多方考证,认定乃始皇帝所制传国玺。而朝野有识之士多疑其伪。至北宋末年,徽宗好风雅,增刻印玺十方,时人有画蛇添足之讥,其实徽宗似有淡化传国玺地位之深意在其中也。

      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金兵破汴梁,徽钦二帝被掠,“传国玺”被大金国掠走,其后便销声匿迹。

      元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世祖忽必烈崩。“传国玉玺”忽现于大都,叫卖于市,为权相伯颜命人购得。伯颜曾将元朝收缴各国之历代印玺统统磨平,分发给王公大臣刻制私人印章。传国玉玺亦恐在其中而遭不测。

      元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朱元璋在建康称帝,号大明,改元洪武。继而北伐,蒙元朝廷弃中原而走漠北,继续驰骋于万里北疆。明初,太祖遣徐达入漠北,穷追猛打远遁之残元势力,其主要目的便是索取传国玉玺,然最终还是无功而返。

      明清两代,时有“传国玉玺”现身之鼓噪,然皆附会、仿造之赝品。如明孝宗时,曾有人进献所谓“传国玉玺”,孝宗认定其为赝品而未采用。至清初时,紫禁城藏御玺三十有九,其中一方即被称作“传国玉玺”。而乾隆时,高宗皇帝颇好考据,钦定其为赝品。但权且以假当真,聊以充数,亦无深究者。

      民国成立,清廷退位,但依优待条件,仍盘踞紫禁城而称孤道寡。直至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11月,末代皇帝溥仪被冯玉祥驱逐出宫,此“传国玉玺”复不见踪影。当时冯部将领鹿钟麟等人曾追索此镶金玉玺,至今仍无下文。

      由是,历经两千余年风风雨雨、扑朔迷离,“传国玉玺”数隐数现,最终湮没于历史的漫漫长河之中。皇帝亦淡出中国历史,更无所谓“白版”不“白版”矣。

      原文作者:听春雨楼

      传国玺又称传国玉玺、传国宝,秦以后历代帝王相传的玉玺,为秦始皇所作,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李斯所写篆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传国玺贯穿中国历史长达1500多年,忽隐忽现,秦以后历代帝王争以得玺为符应。确为天下所共传宝,国之重器。

      说起传国玺就要提到和氏璧。

      春秋时,楚国人卞和在山中得一璞玉,献给厉王。王使玉工辨识,说是石头,以欺君罪断卞和左足。后武王即位,卞和又献玉,仍以欺君罪再断右足。公元前690年,文王即位,卞和抱玉哭于荆山下。文王派人问他,他说:“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文王使人剖璞,果得宝玉,因称和氏璧。

      楚威王时,相国昭阳灭越有功,威王将和氏璧赏赐于他。不久,昭阳在水渊畔宴宾客赏壁,是时有人云渊中有大鱼,众人离室至渊边,回席后发现和氏璧失踪,怀疑为门人张仪所窃,拘张仪遍审无果。张仪一气之下,离楚入魏,再入秦,秦惠文君十年,拜为秦相,游说诸国服从秦国,以使节入楚,瓦解齐楚联盟。后楚败,秦取楚汉中之地。

      战国时,赵惠文王从太监缨贤处得楚和氏璧,秦昭王得知,“遗书赵王,愿以十五城请易壁”,其时秦强赵弱,惠文王恐给了壁得不到城,蔺相如自愿奉壁前往。至秦国,献壁后,见秦王无意偿城,当廷力争,设法取回原壁,送回赵国。

      公元前228年,秦王嬴政破赵,得和氏璧。

      嬴政一统天下,称始皇帝。命李斯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咸阳玉工孙寿将和氏璧磨平,雕琢为玺,即为传国玺。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始皇帝过洞庭湖口,时风浪骤起,龙舟将倾,帝将玺抛入湖中,祈神镇浪,传国玺就此第一次失踪。,三十六年秋,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将此传国玺奉上。

      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率军入咸阳至霸上,秦王子婴降于轵道,奉上始皇玺。秦亡,刘邦即天子位,因御服其玺,世世传受,号曰“汉传国玺”,一记为“汉传国宝”。

      西汉末公元8年,外戚王莽篡权,时孺子刘婴年幼未立,玺藏于长乐宫王莽的姑母孝元太后处。王莽派其弟舜前去索要,太后大骂:“我老已死,如而兄弟,今族灭也!”,无奈,掷玺于地,摔坏一角,王莽令工匠用黄金补上。

      公元23年十月,王莽兵败被杀,校尉公宾就得传国玺,赶至宛,献于汉更始帝刘玄。

      公元25年,赤眉军杀刘玄,立刘盆子。后刘盆子兵败宜阳,将传国玺拱手奉于东汉光武帝刘秀。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少帝光熹元年公元189年八月,袁绍入宫诛杀宦官,段??携帝出北宫避难,玉玺失踪。

      献帝时,董卓作乱。初平二年公元191年,长沙太守孙坚率军攻入洛阳,兵士见宫中一井晨有五彩云气,遂使人入井,得传国玺,孙坚将玺秘藏于妻吴氏处。后袁术拘孙坚妻,夺玺。袁术死后,荆州刺史徐?G携玺至许昌,时曹操挟汉献帝在此,至此,传国玺又归汉室。

      公元220年,献帝延康元年冬十月乙卯,曹丕篡权,逼献帝禅让,汉亡。曹丕使人在传国玺肩部刻下八个隶字“大魏受汉传国之玺”。

       

      公元265年,司马炎同样篡权,称晋武帝,传国玺归晋。

      公元311年,前赵刘聪虏晋怀帝司马炽,玺归前赵。

      公元329年,后赵石勒灭前赵,得玺,在右侧加刻“天命石氏”。

      公元350年,冉闵杀后赵皇帝石鉴,得传国玺,建立冉魏政权;不久,前燕慕容?y灭冉魏,宣称已获传国玺,改元“元玺”,实际上冉魏乞求东晋军救援时,传国玺在冉闵部将蒋干手中,被东晋征西将军谢尚骗走,并以三百精骑连夜送至首都建康,献给晋穆帝,传国玺重归晋朝司马家。

      公元420年,刘裕废东晋恭帝自立为帝,国号宋,史称刘宋;在南朝,传国玺历经了宋,齐,梁,陈的更迭。

      公元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公元589年,陈朝灭亡,隋一统中国,传国玺入了隋宫。

       

      公元618年三月,隋炀帝杨广被宇文化及杀于江都,萧后与遗腹子政道携传国玺遁入漠北突厥,号为隋王。五月,恭帝杨侑禅位,李渊称帝,是为唐高祖,改国号唐,隋亡。

       

      唐初,太宗李世民因没有传国玺,遂刻受命玄玺,曰“皇天景命,有德者昌”,以及八方“神宝”“受命宝”之类的玉玺聊以自慰。

       

      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李靖率军讨伐突厥;三月,俘其颉利可汗,东突厥灭亡。同年,萧后与杨政道返归中原,传国玺归于李唐。

       

      唐末,天下大乱,公元907年,朱全忠废唐哀帝李祝,夺传国玺,建后梁。

       

      公元923年,李存?悦鸷罅海?建后唐,传国玺也随着到了后唐。

       

      公元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塘带契丹军攻至洛阳,末帝李从珂怀传国玺登玄武楼自焚,传国玺就此失踪。

       

      公元951年,郭威建后周,遍寻传国玺不着,无奈于广顺年间刻了“皇帝承天受命之宝”、“皇帝神宝”两方印玺,后,赵匡胤受禅,传此二宝,改朝为大宋,又制“大宋受命之宝”。至太宗,又别制“承天受命之宝”。真宗即位,作皇帝受命宝,文曰“皇帝恭膺天命之宝”。

       

      哲宗绍圣三年,咸阳县民段义得古玉印,“色绿如蓝,温润而泽、背璃纽盘”,自言于河南乡刘银村修舍,掘地得之,绍圣五年,经当朝十三名学士官员依据前朝的遗迹,多方考证,最终确认为始皇帝所制的传国玺。哲宗大喜,号为“天授传国受命宝”,改元元符。

       

      徽宗时,用于阗大玉制为受命宝,文曰“范围天地,幽赞神明,保合太和,万寿无疆”,篆以虫鱼,制作之工,几于秦玺。

      公元1126年,靖康之乱后,徽钦二帝被掠,传国玺也被大金国掠走,不知所踪。

       

      公元1294年,元世祖忽必烈去世,在大都传国玺忽现于市,伯颜命人购得,玺入大元。伯颜曾将元帝国从各处收缴来的历代印玺磨平,分发给王公大臣刻制私人印章。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建康称帝,建大明。大元朝廷逃往蒙古草原。

       

      明朝初,明太祖遣徐达入漠北,追击遁逃的蒙古朝廷,以期得到传国玺,这是历史上最后的有关传国玺的记载,最终还是空手而返。

       

      至此,经历了一千五百多年风风雨雨的传国玺就此湮没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

      另:传国玺文曰“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汉书”文曰“昊天之命 皇帝寿昌”。两者不同,一般指第一种说法。

      另:北宋哲宗时所得的传国玺当时便有人怀疑是章??、蔡京造假的。明清两代也时有假玺出现。明孝宗曾获过所谓的传国玺,孝宗皇帝当时就认为是假的;清初时,宫内藏有三十九方各色御玺,其中一方被认为是秦制传国玺,公元1746年,经乾隆皇帝钦定,证实是仿刻赝品。1924年11月,末代皇帝博仪被逐出宫时,张壁、鹿钟麟等人仍在追索着传国玉玺。

      “辽史”记为“大魏受汉传国之宝”,我以为应该是“大魏受汉传国之玺”,唐武则天时改“玺”为“宝”,应该是那时代改的。

      “宋史”记:“宝。秦制,天子有六玺,又有传国玺,历代因之。唐改为宝,其制有八。五代乱离,或多亡失。”又:“魏本纪”中曾记录在一座毁坏的泥像中得玉玺二,其文皆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其一刻其旁曰“魏所受汉传国玺”。

    • 家园 俺孤陋寡闻,第一次听说这两个都是虚构的
      • 家园 【转贴原创】和氏璧,你在哪里

        和氏璧在战国以及秦汉时期,为一件了不得的物器,也是一件大不祥之物器。先是卞和为献此宝之璞,赔上了一生数十年的光阴,还赔进了自己的两条腿。以后,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张仪未发迹时,竟被诬陷为怀璧之贼,打落了满嘴的牙齿。等此璧落到赵王手中,更给赵国带来灾难。多亏有蔺相如者,大闹秦廷,才能够完璧归赵。等到秦王扫六合,混一海内,和氏璧自然落到祖龙手中。但刘项入关,此宝竟无踪无影。以至于引起后人之纷纷猜?y,竟有人说是由李斯将其改制成皇帝之玺,变成了所谓的“传国玺”。

        在两千多年中,改璧为玺之说甚为风行,愚以为此说大谬也。夫璧者,乃扁圆形正中有圆孔之玉器也,其厚度颇为有限。最大的璧径长一尺二寸,厚不过数分。在下所见之璧中,最厚者不过今日之两厘米。在下见识浅短,或有更厚之璧,但恐也极为有限也。我认为,根本无法想象,将和氏无瑕白璧改制为其他器物,而且恐怕也无人竟做此点金为铁之蠢事。

        中国古人对玉器有独特的尊崇,贵族男子身要佩玉,行礼要执玉,朝聘要致玉,死要殉玉。在秦王眼中,和氏璧价值十五城。祖龙必将其视为珍宝,李斯决不敢打其主意也。

        依在下之见,和氏璧不在别处,就在祖龙陵墓之中,就如同《兰亭序》真迹藏在李世民昭陵之中一样。在下曾于临潼?t访,望始皇骊山陵墓而大发感慨。始皇陵至今未开,其中奥妙无人敢猜想。何时我们有了保护古物完好无损之能力,打开此墓,让二千年前的价值连城的劳什子重见天日,我等也可大饱眼福也。

        和氏璧至今完好无损的保存在始皇陵墓之中的“哥德巴赫猜想”,乃履虎尾首先在此小隐历史网提出。当今之世,学术界剽窃成风。如果将来有贪此功为己有者,请各位弟兄为我做个见证也。

        二零零三年四月十一日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