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读道德经(连载,06年贴的后续) -- 大懒虫1号

共:💬76 🌺15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二十一章

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 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 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 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 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 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 其中有信

自古及今 其名不去 以阅众甫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 以此

[译文]

大德的样子,跟随着道的样子。

道这种东西,是恍恍惚惚的,虽是那恍恍惚惚的样子,但其中却是有形象的,那恍恍惚惚的形象之中,是有实物的,那深远幽眇的状态中,却是有精华有生命力的,这种精华的力量是非常真实地存在着的,是确实可以验证的。

从古至今,它的大名是不变的,依据它才能识别万物的本来面目。我怎么能够知道万物的本来面目呢?就是因为依据它(道)来认识的。

[评析]

把二十章看成是惟道是从的孔德之人的具体形象的话,那么本章就是对孔德之人所从之道的一个比较具体的解释。

以上各章中描述的道都是玄之又玄的,似乎老子惟恐别人把别的东西误解为道。

但是本章的道确实比较平实的,这个道虽然也是一样的恍恍惚惚深远玄乎,但是我们好歹知道了那其中是有形象有实体的,“道”通过“象”和“物”发生了联系,不管怎样,我们可以理解为道是一种实在。

是否在这里可以把道理解为万物中都存在,正因为它存在于万物,老子才能够认识到万物的本质,因为他看到了存在于万物当中那富有生命力的精华部分,在老子看来,那不过都是道的某种表现罢了,即便是大德的人,其本质就在于其是一个随顺道而存在的实体。

----

这两年对知行合一的感悟颇深。知而行,行而知,两者合起来,鲜有不成就的。

从我个人的参照系中,我把知行合一视为对道的体悟。从自身来说,也在努力缩短知行之间的差距,能感觉到的确在缩小中。

道和德在老子的体系中,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道看不见,德是稍微能看得见的,而通过德,尤其是大德,则可以认识道。很接近透过现象看本质。现象和本质并非分离的,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区别在于现象是以多角度多种状态存在,而其中的本质只有一个,但是并非为每个人所能看到,因为每个人都可以看到“一个本质”、每个人都可以自以为是。检验究竟谁是谁非的标准还是对知行合一的执行程度。

这显然是有难度的,否则,对此,老子也不会概叹“吾言甚易知 甚易行 天下莫能知 莫能行(七十章)”。(还有在七十八章“弱之胜强 柔之胜刚 天下莫不知 莫能行”)。

关键词(Tags): #知行合一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