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如果没发生二战或日本不参战,东北三省是否会像外蒙一样不再属于中国呢? -- 北京胡同串子

共:💬58 🌺2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个人认为这种假设不能成立

随便列八条理由

1。我的祖父当时就在东北,一直到抗战结束,以当时东北父老的心态,好像没人怀疑自己是中国人,对日本人是敢怒不敢言而已。这一点从抗战胜利后东北父老对光复的热情可以看出。

2。当时关内关外尽管政治上处于战争状态,经济上交流非常紧密,无论国民党政府还是伪满洲国,都没有边界封锁的做法,人民彼此流动,满洲国这个政治实体并没有影响人民的祖国认同意识。这个如果不了解当时情况,是难以理解的。

3。日本不会殖民

日本根本没有殖民统治的理论,关东军的做法是“胡闹”,比如强迫溥仪认日本大神为祖先这样的事情,只要精神正常的人都无法忍受,但日本人当时就干得出来。可以参照朝鲜为例,统治时间更长,发展更大,然而日本投降后朝鲜人第一件事就是砸门上的日本姓名牌子,日本人对殖民地的外行使它难以消化。

4。日本方面自己认识到这种问题

因此在对国民党的求和文本,比如陶德曼文件中,就不提要求国民政府承认满洲国,说明日本也知道这在当时是不可能的。德国对欧洲占领国采取了一条命换十条命的“人质政策”,表面上实现了安定的统治,实际上是由于当地人民认为反法西斯战争正在德,苏,美,英间恶斗,没有必要让人民付出过于惨重代价,比如挪威国王就从伦敦呼吁人民不要进行无谓的反抗活动。然而,挪威的游击队米罗格却是最有效率的地下组织之一,真正的反抗在地层下面燃烧。

5。中国方面的强硬态度

中国在历次和日本的谈判中,没有一次作过可以出让东北的表示,相反,在此问题上十分强硬。那是中国最弱小的时候,政客都不做如此承诺,可以看到中国如果有力量的时候,是绝不会放过收回此地的决心的。事实上如果当时有政府出让东北,在中国内部它就等于政治自杀。

6。军事上中国对日作战的方略就是避免丢失东北或类似省份

这就是蒋百里将军的“不怕鲸吞,只怕蚕食”战略,反映在具体作战上就是卢沟桥事变后中国立即进入“全面抗战”,并把战火主动扩大到华南华东地区,形成和日本的全面战争,以避免日本有消化占领地的机会。日本后来不得不大量利用汪精卫,梁宏志等傀儡政权,显示了全面抗战对日本的压力。

7。伪满洲国难成气候

东北毕竟还是汉族人占多数,服从伪满洲国统治的意识薄弱,对比外蒙的失去,和当地民族构成有很大关系。中国在国际上对外蒙问题难以取得绝对的支持,其原因也在于一战以后形成的民族自决国际惯例影响了舆论思维。

8。日本的失败是形势发展的必然,不存在这种假设的基础

就像纳粹的失败也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记得有个笑话,某小蜜请党卫军将军说明苏联在哪里,将军在地图上指着一大块地方给她看,再问德国在哪里,将军费了半天劲才让小蜜在欧洲找到了那一小片地方。小蜜看完,问:“元首看过这张地图么?”

假如这样假设成立,我们也可以假设如果希特勒把英美苏都灭了,世界会怎样,或者二战后如果中国把首都迁到东京今天会不会把日本变成中国一个省了 -- 这些假设因为不可能而似乎意义不大。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