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我的民族和宗教观(一) -- wolfgan

共:💬19 🌺63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的民族和宗教观(二)

人类最早的生活方式是采集经济。单纯的采集经济经过1000多万年的发展,到大约200万或300万年前(或者400-500万年前),便难以为继了。由于人口逐渐增加,对野生植物资源的需求逐年加大,对野生植物资源的破坏也逐年加剧,形成恶性循环,终于导致采集经济危机,这时,仅靠采集植物已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的生活需要,于是人们被迫在长期山林生活中积累起来的与野兽作斗争的经验的基础上,开始学习肉食和狩猎。最初可能捡食一些残剩的动物尸体,捕食一些昆虫之类等等,随后开始有意识地进行狩猎。采集经济时代的原始人群是异常松散的,只能被称为群落。

在采集经济之后的狩猎经济时代,人类过着以狩猎为主导产业,同时兼有采集产业的经济生活,人类在狩猎的过程中逐渐改进工具,学会了制造石器和用火,树上生活逐渐改为洞穴定居生活。由于狩猎活动需要依靠集体的力量 这时候的人类组织比起采集经济时代有很大的进步,形成某种明确的管理组织体系,集体经营,集体劳动,财产公有,平均分配个人生活消费品。与此同时,由于狩猎活动导致年龄分工,两性关系趋于同辈群婚,上下辈之间的性行为逐渐受到禁止,这样就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经济组织——血缘家族公社。语言的产生很可能也在这个时期,至少不会晚于这个时期。这是因为狩猎是一种集体活动,需要统一组织,统一指挥,人与人之间需要交流的信息日益增多。客观上需要语言,并为人类尝试用语言交流提供了大量机会。而采集经济时代没有这个客观需要。

在农业革命来临之前,从事狩猎-采集经济方式的人类已经扩散到了除南极洲以外的所有大陆。这时各地的人们语言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分化,当然与现在的人们相比语言的词汇量也少的可怜。农业的出现是人类发展史上的标志性的一页。它有五到九个独立的起源。农业与狩猎采集方式相比,可以在单位面积上养活多的多的人口。这样一来,那些首先发展出了农业的人群人口迅速增加,四处扩散。与此同时,人类社会生活的复杂程度和社会结构的复杂程度都大大增加,人类的词汇量也就迅速增加,各大语系的雏形在农业革命后不久都基本形成。这时,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民族已经出现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