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可持续的软件时尚设计 【1】 -- 邓侃

共:💬27 🌺11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可持续的软件时尚设计 【3】套路

【3】套路

2003年,美国作家Dan Brown发表小说,“达芬奇的密码”,一夜成名。连带着,三年前他写的小说“天使与魔鬼”,也重见天日,炙手可热。2009年,他再出新书,“失落的符号”,持续高热。Dan Brown写小说有什么秘诀?读完这三篇小说,不难发现他的套路。

“天使与魔鬼”故事发生在罗马,“达芬奇的密码”基本发生在巴黎,“失落的符号”在华盛顿。古迹,艺术鉴赏,历史掌故,宗教哲学辩论,高科技,秘密团体。把这些素材串联起来的,是阴谋,是凶杀,是悬念,是解密。俗人们被打打杀杀吸引,雅人们受知识和推理蛊惑,各得其所,于是Dan Brown左右逢源。

如何用希区柯克式的商业手法,把文化艺术哲学科学串联起来?举例说明如下。

“失落的符号”里有这么一段情节,主人翁得一宝物,宝物上的铭文,是破解秘密的提示。这段铭文由16个字母组成,分成4行,分别是“S O E U” “A T U N” “C S A S” “V U N J”。很显然,这16个字母排列错乱。但是如何才是正确的排序呢?

主人翁在宝物的盒子上找到另一段字,“1514 AD”。猛一看,这是年号,“公元1514年”。再仔细看,AD的写法很奇特,如Figure 4 所示。原来,这个AD不是公元的意思,而是版画家Albrecht Durer的独特的签名。“1514 AD”也不是“公元1514年”的意思,而是指Durer的一幅名画,如Figure 5 所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Figure 4. The signature of Albrecht Durer

Courtesy http://www.museumsyndicate.com/images/signatures/266.jpg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Figure 5. Melencolia I, 1514, by Albrecht Durer

Courtesy http://www.chgs.umn.edu/museum/responses/bak/images/melancholia/durer23.jpg

画中的小黑板上,分4行写着16个数字,“16 3 2 13” “5 10 11 8” “9 6 7 12” “4 15 14 1”。按照这16个数字,把铭文重新排列一下,就成了 “J E O V” “A S A N” “C T U S” “U N U S”。把这16个字母串联起来,适当分词,就成了“JEOVA SANCTUS UNUS”。这是一段拉丁文,意思是“唯一的真神”。

铭文破解了,但是主人翁依然不得要领,究竟秘密是什么呢?又经过一段折腾,才明白这段拉丁文,隐指牛顿当年用过的假名,当时牛顿在秘密研究炼金术。就这样,一个谜接着一个谜,Dan Brown牵着读者的鼻子,慢慢走向秘密的真相。

Dan Brown给我们的启示是,1. 大量收集素材,2. 利用迷中迷等等商业手段把这些素材串联起来。这是一个套路。延用这个套路,我们可以大量生产类似Dan Brown风格的小说。美国有“达芬奇密码”,中国有“鬼吹灯”,故事不同,套路相似。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