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简单军事(一) -- 沉睡的天空

共:💬22 🌺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简单军事(一)

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了,那时人类还过着和平,美好的幸福生活,直到那一刻的来临。

故事发生在一条大河和一座大山的附近,在大河边和大山边生活着两个完全不同的部族,在这里我们为了方便的叙述故事,就把大河边的叫做水族,把大山边的叫做土族吧,水族生活在水边,以打渔和种田为生,有着稳定的收成,人口也比较多。而山族生活在大山那边,靠打猎为生,因为收成时好时坏,(大自然的协调功能嘛)人口比较少。

本来两族一个在山边,一个在水边,相安无事,可是有一天,山族的一个猎人为了追一只可爱的小兔子。(也就是他的晚饭啦。)迷失了道路,来到了水族部落。他看到了鱼,米,感到很新奇。就顺手拿着准备带回家了。这时,水族的人不满意了,他们的人口多,文明也比较发达,就找了一个谈判代表对他说:“这是我们这疙瘩的东西,是我们的高技术产品,受知识产权保护,你要拿走就要交税。”

山族的猎人一听,要交税啊,俺是乡下人啊,不懂这个,何况俺也没东西可交啊。

谈判代表一听,仔细打量山族人,一眼就瞄中了他身上的兽皮了,心里算了算,这兽皮属于珍稀物品,去掉奢侈税也可以卖个好价钱,就说:“没有钱,就拿兽皮抵债。”

山族人一想,兽皮换鱼米,也不错,兽皮打了就有,鱼米交给族长说不定会给自己盖个房子娶个媳妇,就爽快的答应了。

谈判代表拿到了兽皮,又一转眼看中了弓箭,他觉得这是高科技产品,假如能引进,那就是大功一件啊,就说:“现在原材料涨价了,兽皮不够买鱼米,还要加弓箭才行。”

山族人一听,就说不行,这是俺吃饭的家伙,怎么能给你们呢。

两人谈判不妥,就发生了口角,随即发生了身体冲突,我们后世就称这为历史上第一次的战斗。战斗是由于交易不公所导致的,经济是一切的基础这是最典型的例子。

战斗的结果,山族猎人身体强壮,水族的谈判代表头上起了几个包,跑回去叫人,山族猎人一见不妙,就拿起鱼米逃回去了。

回到部落里,他把鱼米进献给族长,还说了在水族的见闻。

族长一听,立刻就有了主意,于是召集族人开会,很快土族的人就到齐了,大家纷纷议论着这次开会是准备去猎大象呢,还是为新生的婴儿取名字,或者是有人要娶媳妇了。

这时,立在大树下的族长,挺了挺身,举起手中的手杖,用铜钟般洪亮的声音说:

“土族的乡亲们,现在,在山的那边,水的那边,一个叫做什么‘水族’的异教教徒们,占据着一片肥沃的土地,其实,那是我们的圣地。(土族是相信土神的,石头就是他们的神),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离开了那里,结果被水族这些异教徒占据了,他们在圣地上吃饭,拉屎,撒尿,这是我们的奇耻大辱啊!那些异教徒是一群恶棍、魔鬼。还欺压了我们的兄弟(即那位猎人)土神已经在召唤我们,去投入战斗,到山的那边,水的那边去消灭那些恶魔,去解放‘圣地’!为解放‘圣地’而战的人,将来他的灵魂都可以得到土神的保佑!”

族长就是族长,他想的深,想的远,一会就把大家对从来没见过的水族的仇恨抬到了思想信仰的高度。说完了精神,他就继续说物质。

“乡亲们,山的那边水的那边,是富饶肥沃的土地,那里有着无数我们这里没有的奇珍异宝,你看,那就是我们的兄弟冒着生命危险找到的物产(鱼和米),去吧,大家都去,大家都会成为富翁的,我们的土族是战无不胜的。土神会保佑你们的(举起土神的代表,一个大石头)”

气氛达到了最高点,大家都亲吻着石头,收拾行李,准备搬家去圣地了。

土族浩浩荡荡来到了水族的领土,水族感到很奇怪,就派代表来质问。

“你们已经侵犯了我们的领土,还在我们领河里拉屎撒尿,污染了我们的环境,我要求你们对此进行赔偿。”

土族人一听,到了圣地,不给我们钱还要我们赔偿?立刻就把水族代表赶了出去。

日后,大家把这次失败的谈判叫做宣战。

谈判破裂,两族的战斗一触即发。

在战斗当天,两族人都到了一大块平地上,土族这边个个穿的破破烂烂,男人女人都上前线,而水族这边个个衣着光鲜,男人在前,女人在后面观战助威。(之后到了现代社会,渐渐演变成一个叫啦啦队的东西。)

战斗之前,水族还是由那位谈判代表到前线说了一大段问候对方神灵父母的话,日后这个形式也被保留下来,被称为叫阵。而土族族长对着自己的族民说了一句话。“为了土神和财富,冲啊!”日后大家称之为动员。

接着,双方冲锋,也就是打群架,不过我们后世称之为第一次战争。(战争是由于利益和信仰引起的,切记切记。)

战斗的结果,土族大胜,水族大败。

回来了水族的人总结经验,发觉虽然水族人多,但是没土族人强壮,一对一马上就落下风。这是体质问题,于是水族下令以后小孩要吃牛奶,要吃牛肉,要爱劳动,从体质上解决问题。不过这是下一代才能出现成果,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要解决战斗问题。于是水族的所有人想啊想,终于想出一个日后被奉为经典中的经典,千百万年战争中不变的铁则――以多打少。

但是如何以多打少呢?虽然水族人多,但是土族的人勇猛无比,一冲就把水族的人冲散了,在战斗后期往往是土族以多打少。

于是,水族的人研究出了阵型这个伟大的军事产物。

所有人按方型,前后左右对齐,密集排列,前后监督这样可以保证在局部占据人数优势,而且面对敌人,按照惯性冲锋,不能随便回头,前方死亡,后方随即补充,前方退让后方就有监督斩杀的权力。为了方阵的实用,水族进行了大量严格残酷的训练,单是整队保持一致就练了很长时间,那里的高山都被练成了平原。在残酷的训练后,纪律和战斗力终于成型。水族开始反攻了。(纪律是战斗力的保证,没有纪律的军队是根本没有战斗力的,而日常训练则反复强调纪律,就是为了保证在作战时的战斗力,这在只要是人类参与的战争中就是铁一般的法则。同样条件下,不怕死的部队永远强于怕死的。)

第二次水土战争,按照旧战术一对一寻找水族人战斗的土族发觉了极大的困难,所有的水族人都聚集在一起,攻击一个就等于攻击全部,水族的阵型在各自为战的土族人中冲杀,土族人束手无策。遭到惨败。

遭到失败的土族逃回山里,但是山中的生活已经不能再满足他们的欲望,在对方阵进行研究后,他们发觉了密集方阵的最大缺陷,就是转向不灵活,而且一旦最前面的攻击受挫,后面的部队也无法前进。针对这个,他们进行了一次成功的作战。

第三次水土战争,土族也采用密集阵型冲锋,只是最前方属于最勇猛的敢死队,和后面保持一定距离,携带冲击型的武器,发动冲锋只为打乱水族的阵型,然后土族其他的部队再冲上从侧面砍杀。这次战争水族失败了。

水族之后对方阵再度进行改良,阵型前后开始保持一段距离,方便转向,士兵用长型武器矛枪等,使得敌人不能冲到身前。方阵也形成多个,相互分开,形成保护,弓箭标枪也出现在阵型中,进行远程打击。

在之后的作战中,水族虽然再度占据了优势,但是土族也很快学会了新型方阵,之后的战争开始势均力敌,在阵型纪律战斗力都相差无几的情况下,战术兵法更多的被运用。

而战术兵法最大的特点就是运用自己的优势打击对方的劣势,除了最大的铁则以多对少以外,针对阵型难以转身的特点,(一来这么多人转起来麻烦,二来人不象马那样眼睛在两边,只能看着前面,一旦侧翼后翼受到威胁,心理上就会恐慌,有时甚至在战优的情况下也会溃散。)保护自己的侧翼后翼,打击对方的侧翼后翼,成了战术兵法的不变法则。

两族的战争影响到了其他部族,大家都派出了人参观学习,日后我们常可以看到在杀声震天的战场边,常有几个人吃着美食看着地图,嘴里还争辩着什么。后来的人就常叫他们为军事观察员。

两国的战争战法就被军事观察员一传十,十传百,成了众人皆知的秘密。大家都认为阵型是最终的革命,以后只有在兵法上才能决定战争的胜负。

此时,谁都没有想到,军事史上的新革命就要在草原上产生。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