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浅谈王小波的精神世界 -- 达闻奇

共:💬94 🌺36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一、王小波的文字

王小波生前留下的文字并不多,大致有《黄金》、《白银》、《青铜》三部曲,一些中短篇小说、随笔、剧本,外加一本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

他的小说我看的并不全,《黄金时代》、《白银时代》读过,《青铜时代》就有些看不下去。杂文倒是看全了。因此,我评论王小波有点不自量力。

爱读王小波的人应该有这样的体会:他的文字,不论小说还是杂文,最吸引人的是一种阅读上的快感。也就是说,他写的内容并不十分重要,写法才重要。他的书,拿起来可以读得很快,但放下来一细想,似乎什么都没有。小说犹甚。

对此,王小波自己的解释是:文字最重要的特性是有趣,只要有趣,就是好的文学,意义是放在第二位、第三位甚至末位的。这对我们的阅读习惯是个很大的颠覆,也是种讽刺。

有位网友(好像是和菜头)说过,二十一世纪的小说,应该以王小波的《黄金时代》为范本,像上个世纪的《白鹿原》那样的史诗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已经过时了。这话说的有点装蛋。当今的中国,既需要《白鹿原》这样的史诗,也需要王小波这样的文学顽童。

王小波的小说成就有多高,似乎目前还不好说,但肯定很高。但小说在他的作品中、进而在其精神世界中所占的分量到底有多大呢?《王小波文集》把他的小说排在前三卷,《沉默的大多数》放在最后一卷。他的小说的影响力似乎也比杂文要大那么一点点。

但我总认为,小说只是王小波用来玩票的东西。他写小说的目的在《沉默的大多数》中说的很清楚:

“我现在写的东西大体属于文学的范畴。所谓文学,在我看来就是:先把文章写好看了再说,别的就管他妈的。除了文学,我想不到有什么地方可以接受我这些古怪想法。赖在文学上,可以给自己在圈子中找到一个立脚点。有这样一个立脚点,就可以攻击这个圈子,攻击整个阳的世界。”

王小波写小说的目的(过去我们叫做“中心思想”)是为了不写小说,换句话说,他的小说其实都在扯淡。这对追求意义的我们来说,是件挺幻灭的事。性大概是所有小说中唯一实在的元素,也是最不靠谱的。换个角度,这恰恰给读者和作者提供了安全感。能在保有安全感的同时增加阅读的趣味,大概最佳的手段就是在性上面推陈出新了。王小波自己总结的文学中必备三个元素:智、性、趣,可见其是三位一体的。

王小波若是活着,大概也不会写更多的小说。他在临死前一天向一位美国的朋友发出邮件,里面说:

“在一个喧嚣的话语圈下面,始终有一个沉默的大多数。既然精神原子弹在一颗又一颗地炸着,哪里有我们说话的份?但我辈现在开始说话,以前说过的一切和我们都无关系--总而言之,是个一刀两断的意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要有自由派,就从我辈开始。是不是太狂了?”

沉默的王二不再保持沉默,就在扬眉剑出鞘的刹那,一场好戏却戛然而止。空留多少牢骚和遗憾。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