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我对飞天鸭的回答兼答河里基督教的传教士们 -- 方解石

共:💬414 🌺796 🌵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个吧~~看来是很典型的除了中国之外的形态

有些肯定是正确的。有些呢,看似是正确的,但是用于中国的事情的时候必须小心——因为,今天我在路上想了一会儿,发现中国有个比较特别的问题,就是礼制的很早的兴起。这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和你所说的那些焦虑和冲动抗衡。一直到封建社会的末期甚至到现代都仍然存在影响。

我们是两个极端,有点儿。你是主要受西方文化熏陶的,而我是土八路特征的,主要受那些乡土的文化熏陶的。虽然也读了点洋墨水。因此你觉得我武断,我也觉得你武断。不知道mm是否同此看法。

中国的礼教兴起算是比较早的。夏商两代(如果以夏代存在来说)都是有殉人的,而到了周代,殉人大幅度减少。这跟周代的礼教有很大关系。此后出现孔子,以儒学将这种理论固定化。因此,之后的封建社会,虽然殉人依然存在,虽然很多你所说的“焦虑”啥的还有,但是,这些得到了部分的调整,就是以儒家精神为骨干的社会意识。

不知道mm有没有看过钱穆的书,他虽然是在写自商周往后的封建社会,但是实际上他已经涉及了不少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中起调整作用的核心精神。mm可以看下面一个页面:

http://www.hnlywh.org/content.aspx?nid=174

我的历史观念主要来自钱穆、黄仁宇、范文澜、胡绳等等中国人。世界史观不是很发达,但是也有一些。很多是通过美国日本的纪录片来掌握的,更多是自己读书和参观博物馆,以及分析史料得来。同样的材料不同的人可以分析出不同的东西来。我们很多时候讲历史观,其实多数要受到先入为主的影响。mm的帖子不错,也有自己的东西但是我个人认为结合考古发掘和各种证据不足。

中国人追问过“我从哪里来”、“我是谁”吗?说真的,虽然有,但是不算很多。迄止战国,人们普遍还认为人死后没有知觉。

战国策秦策二秦宣太后爱魏丑夫章

  秦宣太后爱魏丑夫。太后病将死,出令曰:“为我(葬)[死],必以魏子为殉。”魏子患之。庸芮为魏子说太后曰:“以死者为有知乎?”太后曰:“无知也。”曰:“若太后之神灵,明知死者之无知矣,何为空以生所爱葬于无知之死人哉!若死者有知,先王积怒之日久矣,太后救过不赡,何暇乃私魏丑夫乎?”太后曰:“善。”乃止

须知,那个时候秦国在其他诸国眼中是蛮夷之邦,秦国的殉葬制度一向很发达的。有《诗经*黄鸟》为证。

交交黄鸟,止于棘。 

谁从穆公?子车奄息。

维此奄息,百夫之特。

临其穴,惴惴其栗。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

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桑。 

谁从穆公?子车仲行。

维此仲行,百夫之防。

临其穴,惴惴其栗。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

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楚。 

谁从穆公?子车针虎。

维此针虎,百夫之御。

临其穴,惴惴其栗。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

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此外就是考古发掘:

http://baike.baidu.com/view/113202.htm

而这样的国家,居然其上层人物也是认为人死后无知的,可见当时的“唯物主义”观念。

孔子的“不语怪力乱神”也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本来想写点周代以前的,因为有事情打断了。

今天去了淄博,帮别人到厂里去看情况下订单。所以暂时不能回复了。回头跟你介绍下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吧。虽然我接触的也没有几家。

通宝推:李根,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