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ZT:父亲的抗战故事——陈建军 -- 风卷残云

共:💬45 🌺61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ZT:父亲的抗战故事6——运粮途中遭遇战-下

七连长陈玉祥也不曾想到自己能在新中国成立后获得“八一”、“独立自由”、“解放”三枚勋章,更不曾想到自己还能当团长、师长,甚至不曾想到还能活下来。那次遭遇战打到最后已是黄昏时分,天色一片昏暗,阵地上一片焦土,许多保持射击姿势的战士已经牺牲,七连阵地上只有八九个人了,子弹也打光了。在阵地前沿,鬼子的一百多具尸体横七竖八,日军被七连打得心惊胆战。侧翼的日军被多次击溃后主动撤离,正面日军的战斗力也大为减弱。一九四二年以后,在兵力对等的情况下,日军已不是八路军的对手。可是这场遭遇战中,最早发起战斗的是兵力占绝对优势的日军,也许他们不甘心在没有拿下七连阵地的情况下收场而继续实施进攻。天已经黑了,几十个鬼子蹑手蹑脚地进入七连阵地,阵地上悄无声息。其实这时,七连长陈玉祥虽然负伤倒地,但神志非常清楚,他意识到自己将会在这次战斗中牺牲,只不过他还想再教训一下可恨的日本鬼子,使自己死得更为壮烈。他一手握着一根枣木棍,等待一名抱着歪把子机枪的鬼子靠近。当这个鬼子走过他身边时,他一跃而起,双手抡起枣木棍,用尽全身力气对准这个鬼子的脑袋砸去,这个鬼子当即毙命,他夺过机枪便向其他进入阵地的鬼子扫射,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反击打得惊慌失措,又丢下七八具尸体仓皇而逃。阵地上其他活着的战士随即捡起鬼子丢弃的各种武器向敌人开火,打得鬼子再也未敢发起进攻。

  这一次遭遇战就这样结束了。活着的七个同志互相搀扶着开始转移。路上,他们多次跌倒爬起,爬起又跌倒。陈连长一路上昏死过去几次,每昏死过去就梦见自己在黄天飞沙中无力行走,和面目可憎的鬼怪搏斗。这正是人死之前的真实体验和征兆。就在这时,有父女两人路过这里,当他们认出伤病员是八路军战士时,飞快跑回村里,叫来十多个村民,拿来门板、绳索和被褥做成担架,把他们抬进村里。

三分区二团应该感到骄傲和光荣。当老百姓知道伤病员是三分区二团的以后,每个人脸上都流露出敬佩的神情。“老二团的,打鬼子厉害得很!”人人都这样说着。在当地老百姓的眼里,老二团的就是天兵天将,日本鬼子根本就不是对手。这次遭遇战干掉一百多个日本鬼子,当老百姓知道就是眼前这位陈连长和他率领的七连干的之后,人人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喜悦。就是这些一贫如洗的农民,用盐水给七连的伤员洗伤口,用中药、土办法给他们疗伤治病,给他们熬米粥、炖鸡汤,帮助他们打听寻找部队,想尽一切办法把他们从死亡边缘上救下来。在部队接他们回去之前,乡亲们送来鸡蛋、红枣、花生和烟叶,那些姑娘、媳妇们还送来亲手做的鞋垫和袜子。现在,老二团的传承人究竟在哪里?他们应该知道自己部队的光荣历史和传统,应该懂得自己部队的光荣历史是先辈们用生命和鲜血写成的,是老百姓的期望、情意和信任铸就的!写到这里,我就想起七连长陈玉祥简历中的证明人:唐子安、萧思明、李祥。正是他们,先后担任晋察冀三分区二团团长,率领着像七连一样英勇顽强的老二团全体将士,驰骋在晋察冀抗日战场的最前线,与日本鬼子血战到底,与人民群众患难与共。他们带领一群抗日英雄,拔营夺寨,收复失地,成为一代抗日名将,铸就了老二团抗战史上的辉煌。

  在这次遭遇战后,七连长陈玉祥终于活了下来,带着日本侵华战争留给他的切肤之痛和永恒记忆。他的右胸被子弹打穿,离肺部仅有三毫米,右脚踝骨被炮弹炸伤,成为终身残废。但和那些牺牲的与他朝夕相处的七十七名战友相比,他幸运多了,他毕竟亲眼看到了中华民族的翻身解放,看到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在世界东方的崛起,也得到了党和人民给予的许多荣誉。一九七八年十月六日,他去世了。在去世前,他仍念念不忘那些已经死去的和活着的战友,使他周围的人们深刻懂得了什么才是生与死、血与火的战友情谊。他曾多次告诫他的子女,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千万不要忘记民族的苦难和那些牺牲的烈士。

  今天我把这场遭遇战记述下来,是为了真诚地告慰那七十七个英魂。

通宝推:兰州人,闯江湖,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