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吃饭问题主要归功于前30年 -- hwd99

共:💬343 🌺749 🌵3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没有像阁下一样

摆出表面中立,实则对转基因食品进行大肆,毫无证据的攻击。

这跟我说的转基因的危害有一毛钱关系?能不能别东拉西扯,我说的是自然选择的,我们食用的农作物。
不得不打阁下脸一下:

杂交依然是大自然在选择

危险的还是转基因吧,DNA链上也有很多的代码还不明白什么意思,

这样的话不要不承认吧。我只是说自然选择仍然有巨大的危害性。这个没有问题吧。与盲目的,大规模的转换基因组的杂交相比,精确的,针对少量基因操作的转基因,那个更安全?

打个比方就是杂交还是不同的卵细胞,精子结合,慢慢由受精卵培育成一个人。转基因直接就是把手脚脑袋结合到一起,组成的人。
这个比方很差劲。手脚脑袋结合你想说明什么问题,它和转基因本质有什么关系?既没有反应本质,还在歪曲,算什么?这个比方没有体现出你的常识,说实话,这个比方倒真像文科生干的。

你引来引去不过是一篇中国新闻周刊,而且这篇报道也是有问题的。

以江苏棉花事件为例

[URL=]http://xys4.dxiong.com/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11/zhuanjiyin148.txt

[/URL]

Bt克制棉铃虫,带来了全新的农作物革命。1997年,我国开始种植Bt棉花,这是中国首个批准商业化种植的农作物。根据科技部的数字显示,Bt棉花在2005年种植面积就达到了330万公顷,占据了中国棉花总种植面积的60%。中科院粮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黄季焜表示,目前超过95%的中国棉花都是转基因棉花。“大规模种植转基因抗虫棉花和80年代初开始使用菊酯类农药防治棉铃虫一样,一个新技术的介入势必将影响害虫种群演化的过程。”吴孔明说,从一开始,他们就预料到棉铃虫数目的减少会导致其他害虫的“兴盛”。从1996年起,吴带领的科研团队,在河北廊坊的科研基地开始了对抗虫棉治虫机理以及对环境安全的长期跟踪研究。数据表明,从1992年到1997年,大田的棉铃虫数量很多,1998年到2003年,数量开始下降,从2003年至今,数量已经非常低。大丰市三龙镇农站站长陈建忠以亲身经历对科学家的调研结果表示认同。“以前棉铃虫为害时,棉花从5月到9月的生长期间,至少需要喷洒15次农药。这几年只需10次左右。”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统计,Bt棉花推广7年以后,减少农药使用量65万吨,农田环境污染指数降低21%。棉铃虫减少,降低了农药、人工成本,减少了农民因使用农药导致中毒的几率。

播种的面积很大,而一地闹灾,而且闹灾这太正常不过了。使用新技术减少了一种虫害,必然会带来害虫种群变化。至于说比用药量不减反增,这只能是空口白牙了。跟谁比,怎么比的,为什么会出现,都没有。

说个题外的,由于抗生素的使用,人类寿命的延长同时,疾病谱也发生了变化。心血管,癌症造成的死亡已经占据了很主要的位置。请问阁下,禁止抗生素的使用一遍减少心血管和癌症的死亡可行么?

外链出处

报告转述相关科研人员的判断说:转基因作物种植初期,确实能抵御虫害和杂草之害;但自然规律的力量比人类人为的力量更大,时间长了、生态平衡使害虫害草发生了“抗体”适应性而获得更强生命力,结果,导致作物对农药需用量的持续增加、甚至更多。
这个科研人员逻辑不通,甚至我怀疑是编造的。以江苏棉花事件为例,是BT棉花杀灭的害虫卷土重来么?

关于超级杂草,我已经给你做了说明了,你不愿相信还是没看见

首先看一看金记者在该报道开篇中讲述的一个“长芒苋超级杂草的出现与灾害”的荒诞科幻故事:“我们过去用不了一滴农药就能杀死的小草,如今被转基因转成了对所有农药都刀枪不入的超级大草”。安德森是美国田纳西州西部的农民,从去年开始,他就开始为一种叫做长芒苋的超级杂草头疼,这种粗壮的超级杂草非常结实,在转基因种植区蔓延,一些耕地被迫荒芜。事实上,长芒苋是最常见的杂草之一。虽然对草甘膦产生耐药性的长芒苋在美国田间开始蔓延,但另一种快速广谱除草剂“百草枯”对付草甘膦抗性长芒苋的效果明显。草甘膦对付不了的长芒苋,用百草枯就可以有效灭杀,根本就不存在所谓对所有农药都刀枪不入的“超级杂草”。金微炮制谣言的品牌标志之一就是“危言耸听”。

粮农组织报告每年都有,2004年报告的主题是“农业生物技术”,主要内容就是关于转基因技术的。迄今为止没有发布相反的意见。

最近科学上的文章也提到过对农业技术的思考外链出处

There is a critical need to get beyond popular biases against the use of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and develop forward-looking regulatory frameworks based on scientific evidence. In 2008, the most recent year for which statistics are available, GM crops were grown on almost 300 million acres in 25 countries, of which 15 were developing countries (12). The world has consumed GM crops for 13 years without incident. The first few GM crops that have been grown very widely, including insect-resistant and herbicide-tolerant corn, cotton, canola, and soybeans, have increased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and farmers’ incomes. They have also had environmental and health benefits, such as decreased use of pesticides and herbicides and increased use of no-till farming (13).
这篇科学报道转基因作物减少了除草剂和除虫剂的使用量。

外链出处这篇报道统计了1996-2008年间生物技术对环境的影响。结论是有利的。

The analysis of pesticide use changes arising from the adoption of biotech crops shows that there have been important environmental benefits, amounting to 352 million kg less pesticide use by growers (an 8.4% reduction in the amount of active ingredient applied).
不知道哪位记者看的是那篇文献。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