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一个躁郁症患者的自述11 -- 吴佳

共:💬4 🌺4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一个躁郁症患者的自述12_我的大学04

一个躁郁症患者的自述12

我的大学04

寒假,我制定了严密的学习计划,每天学习英文,日文,数学,电脑的时间都被严格的规定了,甚至连睡觉的时间——我制定了一个表格贴在墙上,这是我在国内就一直保持的习惯,给自己制定目标,然后根据目标制定细致的计划,并将计划制成可视的东西,激励或者说是强迫自己逐步的完成,最终达成目的。这样的做法却让我被家人经常叫做“书呆子”。现在我为了实现自己在这个大学里的理想,又重复起来了那被人嘲笑的“笨方法”——所有这一切都是在挑战自己的极限——但我一直在鼓励自己——天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可能是我们大多数人在中学时代背得最熟的一句话了,因为它表达了那个时代的中国人在物质匮乏的情况下以一种精神胜利法来慰藉自己的思想——人定胜天。——对不起,我当时即十分迷信古时候和当下十分流行的励志名句,也不知道,人不过是自然的一部,所以绝不可能胜过天。

——现在我完全的明白了,那些书的作者不过是为了完成一种交换才与出版商合谋编出来的。——他给买书人一个似乎触手可及,但可触到的几率极小的理想,买书人给了作者一个轻易实现的积累财富的志向。

所以现在我每次逛书店望见那一大片写着各种名义花花绿绿的励志书,成功学,便要绕开,因为这类书的封面会被作者刻意,虚伪的艺术照所大量占据。每当我不经意的看到那些理想的窃贼们翘首弄姿的玉照时,总要条件反射般的恶心作呕,经久不息。——一些注定要被失望的人们愤怒地卖给用称买书的小贩们的成功励志书籍,结果很失败的让它封面那些整洁丰满的成功人士的面容在乌黑的手指间传来传去。最后被弄得破烂不堪,面目可憎。

我从一开始就没有完美的执行学习计划,每天打工回来,我无论怎么睡都感到很疲乏。频繁的高强度劳作超越了我的生理极限,使我的体力严重透支——我很困,也很累,可又不敢闭上眼睡,——身上压着学习计划而无所事事地睡觉会产生一种罪恶感。——就这样,进步是缓慢的。——

慢慢的,我真的睡不着了,脑子昏昏沉沉,什么书都看不下去了,我甚至失去了所有的兴趣,多次拒绝了舍友们的一起吃饭,打球的邀请。

在空空荡荡的留学生中心,我在休息室里准备即将开始的研究小组学习。晚上还有工,所以旁边的背包鼓鼓囊囊地装满了工作服。不经意间,面前来了两个公司职员装束的中年人,瞥了一眼摊满了桌面的数学资料,满脸堆笑地问我是不是中国人。我说是,有些疑惑,问他们有什么事。其中一人,双手恭敬地递上名片,说自己是本市某电子制造企业人事部的,叫高井,想找一个全职的中文翻译。

我说这个忙我恐怕帮不上,自己的朋友不是回国,就是打假期工——不过,如果有招聘广告的话,我可以替他们宣传一下。

招聘广告他们只拿了一张,校园很大,有很多宣传栏,我建议他们复制几张以增强效果,——于是领着他们来到生协的复印中心。那里的复印机的付费方式有两种,一是投硬币,二是买优惠卡,不过一次最少一千日元,所以主要供给在校生用。

高井用了投币式的,可是很不巧,A4 纸用完了,复印中心是自助式的,——高井手一摊,无助地看了看同伴,——死板的日本人只好选择买那用不了的1000元优惠卡了。——我提议,我买下卡,然后他们按印数付给我钱就可以了。——可是被固执地拒绝了,他们坚持用自己的钱买下卡,然后带走那永远用不上的余额。——没必要嘛。

后来我灵机一动,把插卡式复印机里的A4纸抽出一叠,放到投币复印机里——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按原则用自己的钱来复印了,而且没有浪费。

“好聪明——”高井赞道。

我哭笑不得,——这样的变通方法,恐怕任何一个中国人都能想出来。

我给他们指点了校内的宣传栏,并且把校留学生会馆的位置告诉他们,就又回到留学生中心做我的数学题去了/。

一个小时后,两人又回来了,显然,他们没有碰到其他的中国留学生。他们问能不能耽误我一些时间,跟我谈谈,高井在自动饮料机冲了3杯咖啡。

另一个人说他叫高桥,是这家企业的副社长,现在公司正要发展中国市场,所以想寻找一位精通中日语言的毕业生到他那里去工作。这位显然不了解就业形势,当时已快到3月了,应届毕业生大多已拿到内定。临时抱佛脚地想在空旷的校园里找一位符合条件的人,可能性几乎为零。、

我说既然是这样,广告既然已经贴出去了,过段时间一定会有合适的人应募,毕竟当时日本仍然景气低迷,人才市场还是买方市场的。

高桥终于说出了他的想法,“我看吴君可以试一试吗”

“我是文科生,而且还有两年才毕业,不合条件。——况且我还想读导师的研究生呢。——那才是我的梦想。”

“那么不是作为正社员,而是,作为假期打工来做的话来做一段,可以考虑吗?你很聪明,也很热心,又努力,这很适合我们公司,”

“好吧,我会考虑的,。”

“如果考虑好了,给我打个电话,——我想这对彼此都是个机会。”

二人走后,我纠结了很长时间,——如果应下了,白天的学习时间就完全没有了,如果不做,又实在不愿失去这个宝贵的机会。——无论这个机会能给我提供金钱还是工作经验。

娘的,我的计划为什么总有这样的干扰——而且这次是由一个正面因素产生的。

纠结了一夜后,我决定去看看,一半是为了赚点外快,一半是出于好奇——在一个电子制造企业的内工作是什么样,我想看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