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姑苏城的点滴——回国走江南闲记 -- dreamflyer

共:💬59 🌺48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二)真剑池与假虎丘

苏州城外,虎丘之下,有一座牌坊,上面分明地写着几个大字:“吴中第一名山”。这相当于虎丘的名片,大大咧咧地递到每个游客的面前。但走到牌坊前,游人们其实已经可以目测虎丘的真实高度了。于是,这个自命不凡的牌坊让很多人不禁笑了起来。

不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虎丘也是一样,虎丘的神仙是明清两朝,住在苏州城里那些大大小小的文人。前面说过,苏州的特产就是他们。其中,最有名的要数袁宏道和张岱。当年,江南文人牢牢地掌握着中国的“话语霸权”,他们想说什么山是名山,那座山就一定能成为一座名山。

我到虎丘的那天,天气非常好。万里无云的蓝天,不太冷的冬风。游人不多,因为山小,大家都走得悠闲。爬不到一会儿,便到了著名的千人石。老实说,我有点失望,因为沿途的山景,按袁宏道的说法应该是这样的:“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

事实却是,沿山道走着走着,三下两下,便看到前面有块不大,略平的坡地。地上的石头呈青灰色,已经被游人的手掌和脚底磨出了光泽。我还在琢磨:这几块石头还有点特色。旁边导游就激动地说:各位,这就是著名的千人石。——这给我一个相当大的震撼!

根据袁宏道和张岱的文章,当年中秋月圆之夜,苏州城里的人们便会蜂拥到虎丘,在千人石上面铺好毡毯,摆上酒食果品,一边赏月,一边讴歌作乐。张岱的描写是:“天暝月上,鼓吹百十处,大吹大擂……”袁宏道先生则是:“布席之初,呕者千百,声若聚蚊,不可辨识。”

总之人多得不得了,挤得千人石上到处都是。但实际上,这里是个凹下去的山谷,地势并不高,周围树木挺多,按理不是个赏月的好地方。搞不懂苏州人怎么都喜欢跑到这里看月亮!

虎丘千人石是少有的历史遗迹密集之处。就在千人石边,有个“生公讲台 ”,佛教著名的“生公讲经,顽石点头”就发生在这里。生公和尚当然早已西去,但顽石还留在旁边的一个小池子里,方方正正的一块,像个机器人的大脑袋。

当时,我仔细地端详了很久,但脑海里出现的画面却很俗:

……黄昏,生公和尚端坐千人石上,手里捏着本线装、竖排的经书,书页有点泛黄。像大多数素食者一样,这位老禅师的样子瘦瘦的,神色平静。他一边讲,池子里那块顽石不停地点着方脑袋,嘴巴里还发出叽里咕噜的电波声,有点像《星球大战》矮胖机器人R2-D2……

好吧,我承认我其实很俗。多走几步,离生公石大约1米远的地方,就是著名的剑池。如果不看这个名字,你会以为这是一道狭窄的,普通的山涧,放在任何一个大山里,都会马上湮没无闻。剑池的幸运在于它所处的位置,以及它身后无数的传说。

另一个可能性是,剑池说不定是人工凿就,而不是天然生成的。如果这是真的,那就足以让每个人肃然起敬了。历史上很多人,包括秦始皇在内,都以为这里是吴王阖闾的墓地,于是跑到这里来挖剑。结果发现又硬又深,挖不出来。大家便改口说这里是天然造化,非人工所为。1955年之后,疏浚剑池时,却发现了疑似墓道和墓门。也就是说,历史传说很有可能是真的。总之,真真假假现在还说不清楚。

也是巧合,剑池旁边有一个刻有四个颜体大字:剑池虎丘。导游告诉我们:本来这四个字都是颜真卿手书,但后来日久字体剥落一半。只有“剑池”这两个字是这真迹,“虎丘”这两个字是后人补写,是假的。所以,当地人称之为“真剑池,假虎丘”。

我个人觉得这几个字实在是太绝了!颜真卿大师有先见之明。虎丘,如果你读了袁宏道和张岱的文章,到实地一看,会觉得和文章对比,这里显得有点“假”。在文章里你读到的是风景秀丽,峦壑竞秀的名山,来到这里,看到的却仿佛一座小小的盆景假山。

而剑池呢,你以为是一个虚假的传说,但说不定是真正的吴王阖闾墓也未可知。将来有一天发掘开来,可能会见到刺杀专诸的那柄著名的“鱼藏剑”。

导游说,1955之所以没有开挖,是怕挖空地基,震跨了虎丘上面的那座砖塔——虎丘塔。我去的那天,虎丘塔正在整修,周围搭满了脚手架。

不客气地说,这是满目疮痍,破破烂烂的一座普通砖塔,样子灰蒙蒙的毫无独到之处。而且已经到了风烛残年,看起来随时会倒塌的样子。我们的苏州本地导游暗示,其实很多人都希望它早一点倒掉算了,大家可以乘机把剑池挖开,看里面究竟埋了些什么。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