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姑苏城的点滴——回国走江南闲记 -- dreamflyer

共:💬59 🌺48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姑苏城的点滴——回国走江南闲记

    几年前,我走过了几个江南城市:上海、南京和杭州。前几天,又去了苏州。小地方不算,江南的大城,勉强算走遍了。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去扬州。古人云: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这是神仙都享受不到的福气。不知道现在的扬州是什么样子?至少在我想象中,看的有瘦西湖,玩的有“水包皮,皮包水”,吃的有“川菜扬点”。——丽春院就免了,现在“三俗”反得厉害。我在酒店中,恰好看到中央台点名批评起点中文和红袖添香,这让我有个错觉:中国的流氓都是爱读书的。

    (一) 一个城市的两张面孔

    我到上海浦东机场时,天已经黑了,看看手表,才5点多。这让我感到相当的诧异,同时也有点紧张。这种紧张是身在一个陌生地方的自然反应,漆黑的天空强化了这一点。

    浦东机场非常现代化,除了它的长途车候车室之外。那是两间窄小的房间,里面照例有人吃方便面。不过,巴士车还不错,人也不多。到苏州要两个多小时,车窗外基本上是灯火辉煌,一座座厂房呼啸而过。这些景象让人为之一振:中国强悍的工业生产能力可见一斑。

    到了苏州,先是绕着工业园区走了半天。厂房、高楼大厦、笔直宽敞的公路、新栽的树、五光十色的霓虹、冷冷清清的街道、赶着回家的人们……夜色里,这里是一种工业区常见的寂寞,人不多,建筑精美,规划整齐。但背后的事实却是可怕的:利用外资全国第一,工业产值全国第二,固定投资全国第三,财政收入全国第六。

    绕行在长长的工业区里,我仿佛看到窗外无数人民币在源源不断地涌动。不要忘了,江苏省除了苏州外,还有一个南京,以及无数财大气粗的县级市。

    早年,有人问江苏人:你们那里的特产是什么?江苏人漫不经心地回答:状元。问的人顿时觉得矮了一半。没有办法,仅仅是清朝,江苏产状元49人,占全国状元人数将近一半。人口大省湖南只有2人,我的家乡四川仅仅1人!虽然我们要反对八股文,提倡素质教育,不过,身为天府之国,四川省这独一无二的数据还是寒碜了点。现在更好,不要说文化,连钱也比人家少得多。

    在苏州旧城区下车,已经是九点半,不用说我已经是筋疲力尽。夜里的寒风一吹,更觉得饥寒交迫。赶紧跑进酒店——发现这不愧是旧城区的酒店,旧得可以!——又赶紧跑了出来,饿得实在难受出去找吃的。酒店前台服务员不错,好心提醒我不要吃该酒店的东西。我在那里住了两天,觉得她的提醒非常有道理。后来我明智地搬进了另外一家酒店。第一家酒店在十全街,第二家在观前街,都是苏州有名的老街。

    于是,那天晚上我走进了苏州城的老街,狭窄的街道,梧桐树的叶子被初冬的风吹得满地乱走。在黑夜里看不清粉墙乌瓦,只是感觉到一种所有城市老街上那种凌乱。我想可能是和我的心情和疲惫有关吧?街上到处是横冲直撞的电动车,人们都在匆忙地往家里赶。在冬天的夜里,在街头乱走的恐怕只有像我这样的异乡人。

    同样是冷清,我想我还是乐意走在老城区的街道上,虽然这里和我想象的苏州有点不一样。但到底是哪里不一样呢?我又说不上来。也许苏州,或者姑苏,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都早已成为一个符号,一幅图画和一个从来没有来过的记忆。没有一个人可以在记忆和现实中取得平衡,苏州城对于我来说,应该也是这样吧!

    那天晚上,在苏州旧城区十全街上,我找到一家小小的沙县小吃店,吃了一碗热乎乎的牛肉面。这是我几年来吃的最便宜的一碗面:人民币5元。牛肉是少了点,但味道挺不错。

    元宝推荐:月色溶溶, 通宝推:寒塘冷月,
    • 家园 在苏州吃沙县小吃?苏州的面条不是一般的好啊
    • 家园 飞兄好久不见

      很亲切的苏州游记。谢谢了

    • 家园 前几年到过苏,杭州,最想得是租个屋子住上一段

      碰到的人都很温和

    • 家园 【原创】(七)芦苇荡和明月湾

      苏州的景点中,太湖应该算是相当美的。至少,当你看到太湖湿地公园里,那一片浩荡的芦苇丛时,你已经明白此行不虚了。

      太湖湿地公园在去太湖的主要公路旁,前面就是很长很长的太湖大桥,连接西山岛和另外两个迷你小岛。由于是周日的上午,山东司机一边在空荡荡的公路上行驶,一边大声地抱怨当初建桥时没有眼光,车道不够用……

      他看出了我们的疑惑,便解释说:这个季节车是不多,旺季的时候,路边都要停满,堵得非常厉害。

      原来如此。我们下了车,走进了芦苇丛。果然,除了一队不怕冷的老爷子之外,就是我们几个瑟瑟的外乡客了。初冬,芦苇已经是一片金黄。一竿枯叶,上面顶着灰白色的芦花。被风一吹,哗啦哗啦的,发出一种金属箔般的撞击声。虽然风吹来的时挺冷,但走在密密的芦苇荡里,却没有一点萧瑟的感觉,因为风景真的很美。

      脚下是木板走道,下面是浅浅的湖水。水里杂乱地长着水草,冬天的水清澈透明,三三两两细细的小鱼在里面游动,好像柳宗元写的那样: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太湖里的鱼当然要多得多,走到芦苇荡的尽头,那里有很多渔民,向来往的游客叫卖水产,盆里装着鱼虾蟹之类。我们驻足看了一会儿,鱼类中我只认识草鱼和白鲢。至于“太湖三白”,除非用个盘子盛上来,否则我根本认不出。

      这个湿地公园的芦苇荡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看得出苏州城里的人们也很喜欢这里。我们至少遇到七八对新人在这里拍婚纱照。苏州的姑娘真是名不虚传:端庄,白皙,秀丽,文雅。在这里还要特别加上勇敢和坚强——当时我已经戴上夹克的帽兜,把手笼进袖子里了,她们还穿着露背的婚纱,在寒风中像梅花一样嫣然微笑。新郎们则西装笔挺,暖暖和和地站在一旁袖手旁观。——我估计回家之后,这些家伙们都得挨上好几脚!

      游太湖的最后一站是明月湾,一个古老的村落。我们到那里的时候,已经是四点过了,收票的中年阿姨不太高兴,因为原则上的关门时间是四点三十分——其实我看这村子也谈不上有什么门可关。

      于是我们匆匆地走进去,匆匆地转了一圈。发现这是个不大的古村落,特色一般,但保留着一种有人住的淳朴。门口堆着捆成小把的柴火,树下胡乱地堆着生活垃圾,芦花鸡在那里闲逛。不时有座古祠堂,或乡间大户人家的旧宅子。其中一个的名字很特别,叫“敦伦堂”。看到这个名字时,我曾经不怀好意地偷笑了一小会儿。

      走着走着,我们遇到到一个中年妇女——对,遇到的总是中年妇女——正站在梯子上,小心地摘橘子。我问她:大姐,橘子卖不卖?

      当然卖,不过这种橘子有点酸。她邀请我们到她家里去选,那里有甜的。我们进去一看,吃了一惊:整个房间地上铺满了大大小小的橘子。房间里有位老婆婆,见到我们很热情,问我们:五十斤够不够?

      天啊,难道这里的人买桔子都是以五十斤开张的?我们慌忙摆手,不好意思地说我们只买一点路上吃。中年妇女和老婆婆照旧微笑着,随手给我们捡了半袋,足足有五六斤的样子,最后只收了我们5块钱。橘子味道相当不错,我们一直拎到上海也舍不得丢。

      从村子里出来,大概快5点了,这时,太阳已经变成橘红色的一个圆球,离湖面很近了。村口有个古渡头,据说不少文人雅士曾在这里登船离去。一道不长的石坝伸进湖里,有供人上下船的古老石阶,还有一棵枫树,孤独地从石坝上伸展着。

      我们就站在那里看落日,于是两句古诗突然从我脑海里冒了出来:好是日斜风定后,半江红树卖鲈鱼。

      我想,夏天,或者秋天的时候,到太湖一游,应该是更具风味吧?

      通宝推:液化,
    • 家园 【原创】(六)从太湖里长出来的山峰

      游太湖之前,照例先查一下Google地图。我们把这个光荣的任务交给一个“老外”朋友。结果,该朋友手指在地图上抹了半晌,郁闷地说:找不到太湖。我们大惊:找不到?不就在苏州旁边吗?

      ——是啊,我就在苏州旁边找,但没有看到一个湖啊?

      我走过去,仔细一看,指着一片巨大的深色区域对她说:这不就是吗?

      什么什么?太湖这么大啊?轮到朋友大惊了:我的天!比苏州还大呢!——而且离苏州还这么近。

      的确很近,从苏州打车去太湖,司机是要打表的,从市区坐到我们订的在长山岛的酒店,只需要一百多一点人民币。相比之下,我从静安寺酒店打车到浦东机场,足足花了二百元。可见太湖离苏州之近。对于这一点,我只能羡慕地说,苏州人民真是很有福气。

      我们去的那天天气不错,阳光金灿灿的洒得满地都是。如果没有微冷的冬风,你会以为是阳春三月。在酒店大堂,我看到有租自行车的告示,兴奋地对朋友们说:不如我们租几辆脚踏车,沿着太湖大桥,骑着环西山岛一圈,然后去吃农家菜,如何?

      酒店大堂经理小心翼翼地打量了我一番,确定我精神正常。然后,她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个嘛,恐怕距离太远,冬天的风很大,我还是建议你们租一辆汽车比较好。

      朋友们纷纷赞同经理的建议,倒没有想到距离远,而是担心在桥上骑车风太大。没办法,我只好不情愿地叫了一辆车。等车驶上了太湖大桥,我便觉得朋友们是明智的;等车上了西山岛,绕来绕去的的时候,我便觉得大堂经理上下打量我是很有道理的。

      山东司机告诉我们说,西山岛是中国内陆湖中,最大的一个岛。我没有去查证,估计也差不了多少。虽然以前听说过“八百里太湖”,但没有走在这里面,谁知道太湖居然有这么大,湖里居然有这么大一个岛,岛上居然有这么大一座山?

      那座山叫缥缈峰,是西山岛比较出名的两大景观之一。这个名字和《天龙八部》里天山童姥的根据地重合,估计是金庸盗版这里的。我们到缥缈峰脚下的时候,已经是下午3点多,冬天的太阳已经开始露出点倦怠。除了我们之外,没有任何游人。景区门口,几辆电瓶游览车停在那里。一个女工作人员懒洋洋地踱了出来,招了招手,领我们走向其中一辆。

      接着就是在盘山公路上一阵风驰电掣,那位女司机把电瓶车驾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过山车。只见旁边的农宅、茶园、树林冲我们迎面而来,然后扑面而去。阵阵冷风把我们吹得嘴唇发紫,洒在山间那金色的,温暖的阳光,看起来仿佛是虚假的幻影。

      等我们差不多快冻僵的时候,过山车停在一个小小的停车坪。到了。女司机简单地说,从这里上山顶,花二十分钟就可以了,你们等一下还是在这里坐车下山。说完,她驾车顺原路扬长而去。

      寂静,山风,周围一个人都没有。左边是一些房舍,中间是一个厕所,右边是一道新修的水泥阶梯,弯弯曲曲地通向山顶一个庙宇状的建筑物。那里,应该就是女司机所说的山顶了。登上山顶看一看,也许是到这里游览的唯一意义。我估计设计和管理这个景区的都是本地人,很明显缺乏专业的旅游规划和设计。

      于是我们就往上爬。老实说,这段路不长也不陡。老实说,我爬得相当吃力,爬两步就得歇一下。这几年除了年龄和体重之外,我基本上没有其他长进。懒惰,缺乏运动的恶果每到爬山的时候便显现无遗。去年在青城山,一座不高的山,我下山时膝盖痛得要命,几乎都想滚下来了。想当年,同样一座山,我可是蹦蹦跳跳地跑下来的。

      这样爬山的唯一好处是,我有借口不时停下来看风景。在半山腰放眼望去,八百里太湖就在山下,像一面白绸扇子一样徐徐展开。看得见闪着银光的波纹,一格一格的水面养殖区和湖边新修的别墅群。阳光懒洋洋地照在湖面,山坡上,有种雾蒙蒙的温暖感觉。

      终于到了山顶,听到了有人说话的声音,同时看到一座新修的庙。一个中年妇女看到我们,连忙拿了几枝香迎上来,殷勤地说:来,上山先烧香拜神,很灵的。

      我告诉她,我们是不拜神的。她有点失望,但什么也没说就走回了庙里。我在门口看了一下,居然是座财神庙!小小的一间,里面供着尊文官打扮的神像。根据我的道教知识,这位应该是文财神比干(或范蠡)。在这么高的地方等着送给别人财富,或别人送来财富,他多少应该有点寂寞吧?

      除此之外,山顶上就只剩下太湖的风景了。不过,风实在太大,我们呆了一会儿,便狼狈地往山下走。山下的阳光,才真正有点名副其实。

    • 家园 【原创】(五)一座有钱人家的庭院

      我们一共进过三处园林:拙政园、留园和忠王府,后者算不算园林,我略有点怀疑。

      进了苏州园林,觉得到处都似曾相识。叶圣陶说过,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苏州园林的影响。这句话一点都没有错,你到中国内地哪怕是任何一个拙劣的小公园,都会看到小桥流水、假山奇石、亭台楼榭。苏州园林仿佛是个规则的制定者,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大家都老老实实地按它的规则行事。

      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任何一个地方的中式园林超过了苏州园林的水准。除了苏州文人和工匠巧妙的设计外,我觉得它成功的另一个原因是细节。哪怕是最小的角落,都能看到设计者精细的用心。一步一风景,人在画中游。到过苏州园林的人,都会觉得这绝非夸大之辞。

      我们先去的是留园。导游连夸我们的组织者有眼光,她说,本地人要游苏州园林,一般都会选择留园,而不是拙政园。因为只有留园才能看到苏州园林的全貌,至于拙政园,一半都划给了园林博物馆,所以大家看到的只是花园而已。

      她的意思是说,看了留园,拙政园就不用去了。还好我没有听她的话,私下还是跑去逛了一圈。结果发现,拙政园的确只剩个花园,但是,这个花园:相-当-的-大!

      更让人震撼的是,当你累得坐在靠水的亭子里,捶着酸麻的双腿,感叹眼前的美景时,会突然意识到:这么大一块地方,居然不是“公园”,而是仅仅是某个人的“私宅”!

      我的朋友当时由衷地对我说:有钱真好!我点头深表同意。当时我们站在拙政园的听雨轩旁边,那里有一排绿意昂然的芭蕉,一个充满诗意的阁子,地面是布满花纹的小鹅卵石……拙政园的高雅的氛围,让我们显得浑身俗不可耐。

      做个财主已经很不容易了,更不容易的是做个有文化的财主。

      建造拙政园的财主叫王献臣,嘉靖年间的一个监察御史;建造留园的财主叫徐泰时,嘉靖年间的太仆寺少卿而已。都不是什么极品大官,但居然有这般财力修建这么大的院子,明朝中叶江南的财力可见一斑。以前看书上说,明清时候,中国的GDP位居世界第一,我还半信半疑,但看过留园和拙政园之后,我就真的信了。

      听导游说,修建拙政园的王献臣老兄是个有趣的人物,他当的官是监察御史,相当于现在的最高检察院院长,或中纪委书记。不幸被诬告弹劾下台,罪名是贪污受贿。身为纪委书记,却被加上这个罪名,是可忍孰不可忍!王献臣老兄一气之下,便回苏州建了这个院子,取名“拙政”,意思是自己当官很老实,结果才落得这个下场。他请江南才子文征明先生当设计师规划园林,在池塘里遍种荷花,象征自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个大大的清官……

      看史书记载,王献臣先生说得没错,他的确是一个好官,官声不错,喜欢和东厂做对,多次被贬,而且屁股还挨过著名的庭杖。可惜,他修建这座拙政园来表明心志,却是个大大的败笔。因为百代之后,游人游览此园,感叹之余,免不了会问一句:这位王老兄官俸只有这么一点点,哪来的钱修这么大一座院子?

      王献臣先生百密一疏,漏算了这一桩,现在早已被埋到地下,想替自己辩解也来不及了。

      更让王献臣想不到的还有另外一桩事:王献臣死后,他的儿子一夜豪赌,把整个拙政园都输给了徐氏!所谓“强中更有强中手”,王老爷子花尽功夫,修建了天下第一名园;王公子干脆利落,一点功夫不花,就把这天下第一名园给输了。真是天下第一豪赌!

      据说,古代有位财主,修了一座漂亮的豪宅。一天,请客吃饭,庆祝新居落成。刚入席,财主就把工匠们请到上席入座,而把自己的儿子们都赶到下席。旁人不解,问他为什么这样做?

      这位有眼光的财主轻描淡写地说:这些位是修房子的,那些蠢货是拆房子的,二者岂能相提并论?

      王献臣先生和拙政园的故事,充分证明了那位财主的先见之明。

      • 家园 拙政园是文征明设计的,那眼光可不一般。
      • 家园 我游园的时候感觉

        中国古代的工匠真是能人,山情水意,穷奇思,绝妙想;砖瓦木石,无不雕花刻镂。总之是有想法,而且有工艺。但是,园林花草,再精美,终是雕虫之技,不能富民也不能强国。这些人的智慧和手艺如果放在科学和工程上,比如炼铁铸炮,造船架桥....

        可叹唐代以来,封建王朝轮回了数次,都在原地打转.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