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中印边界西线争端的来龙去脉 -- CaoMeng

共:💬109 🌺118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其实新疆第一个伊斯兰政权的建立真相是这样滴

”佛陀的微笑“在天涯的 『煮酒论史』 神秘消失的古国一贴中有详细描写,俺就直接引用在下:

公元893年喀喇汗王朝布格拉汗奥古勒恰克迁都喀什噶尔后,经10年体养生息,重新在葱岭之东崛起。公元904年,奥古勒恰克从喀什噶尔发兵,向仇敌萨曼王朝进行了一次大规模复仇战,获得了成功。

    这次战役,正值萨曼王朝刚在中亚消灭萨法尔王朝之后;胜利之后的惨败,使萨曼王朝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日益加剧。萨曼王伊斯玛依勒的兄弟纳赛尔.本.曼苏尔因与兄长敌对,万般无奈之下居然逃到喀什噶尔,投向敌国喀嘲汗王朝。

    为了争取一切力量寻求政治上的合作,纳赛尔受到了奥古勒恰克的热情接待。纳赛尔给奥古勒恰克带来了大批本国珍宝和阿拉伯的布匹、糖果,当然也带来了自身信仰已久的伊斯兰教。奥古勒恰克对前者表示了衷心的欢迎,对后者却因祖宗的法规而不得不持保留态度。不过为了留住这位流亡王子以共同打击萨曼王朝,考虑再三,奥古勒恰克还是答应:把喀什噶尔以北40公里的阿图什作为纳赛尔的栖身之地,同时还在阿图什修了一座清真寺供纳赛尔及其侍从们使用,以示对他信仰的尊重。这事大约发生在公元905年左右。

    喀喇汗王朝的民族构成并不单一,在宗教信仰方面也呈多样化形态:有漠北草原时代回鹊人旧有的萨满教和摩尼教,也存在西迁后几十年间陆续吸收的佛教和袄教(即拜火教);迁都喀什噶尔后,当地也有传统佛教与袄教并存。因此,喀喇汗王朝在臣民的宗教问题上本没有许多严格限制;但由于与中亚伊斯兰教主要势力的萨曼王朝关系交恶,才促使喀喇汗王朝统治集团对伊斯兰教采取了敌对排斥的态度。

    于是,奥古勒恰克为流亡王子纳赛尔做了必要安置之后。便下令严禁本国臣民接近这一小股穆斯林及其所信仰的伊斯兰。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这个伊斯兰教的死对头奥古勒恰克,在完全不自觉的情况下,让伊斯兰教闯入了喀什噶尔本土,使古代新疆出现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清真寺和第一批迁居这里的中亚穆斯林。

    但是.真正自觉地正式向新疆引进伊斯兰教的第一个先行者,却另有其人。

公元893年的坦逻斯战役失利之后,原(喀喇汗)王朝阿尔斯兰汗巴兹尔不久也在八拉沙衷去世;奥古勒恰克迁都喀什噶尔后,为了填补后宫的空虚,便续娶了自己的嫂子——巴兹尔妻;巴兹尔年幼的儿子索图克也随母亲迁居到喀什噶尔。面对王朝大汗法定继承人的索图克,奥古勒恰克也曾信誓旦旦,允诺待侄儿成人后就把大汗之位让给他。但是可以想到,奥古勒恰克是绝对不希望这种允诺变为事实的。

    有一天,一文中亚的穆斯林商队来到喀什噶尔后,前往阿图什的清真寺作礼拜。年轻的索图克带着自己的39名侍卫正在阿图什…带游猎。当他看见祈祷的时刻一到,那些商队的穆斯林们便置身后满地的珍宝货物于不顾,无比虔诚专注地面西而跪做“乃玛孜”时,就强烈地意识到,这种忘我的信仰精神和严格的宗教纪律,很可能会在自己未来的大业中化为一种强大的政治凝聚力和军事力量,可用此击败对手横行天下。于是,他不顾叔父的三令五申,一有机会就跑去阿图什找萨曼王子纳赛尔,学得了不少伊斯兰教知识。在纳赛尔的诱导下索图克毅然决然的皈依了伊斯兰教,并暗中在侍卫和青年中发展穆斯林。在这一阶段,他不仅用心地攻读《古兰经》,而且自取教名为阿不都.克里木,为回鹘(维吾尔)族人名的阿拉伯化开了先声。

    奥古勒洽克终于还是察觉了这一切。这种背叛行为当然只会导致叔侄之间本来就很紧张的关系更趋公开化。公元915年的一个深夜,索图克带领自己的穆斯林亲军,在喀什噶尔的皇宫内进行了一场流血的宫廷政变,杀死了不信伊斯兰教的王朝大汗奥古勒恰克,一举夺回了喀喇汗王朝大汗之位。据伊斯兰史料记载,这一年索图克才16岁。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索图克.布格拉汗。

    作为第一个皈依伊斯兰教的王朝最高统治者,登台伊始的首要任务,就是想使伊斯兰教在本国境内得到传播,而他的地位和权力正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最有力保证。

    但是,他将不可避免地碰到东迁喀什噶尔后本民族与当地固有佛教势力的强烈反对和抵制,无论是公开的还是暗中的,这种势力都会不同程度地阻遏伊斯兰教在王朝境内的传播速度。另一方面,还有巩固统治、开疆拓土与抵御外敌的繁重任务压在王朝统治者的肩上。屯驻于故都八拉沙衮的王朝汗室贵族们就宁愿保持旧有的传统和信仰,拒绝与索图克·布格拉汗合作,当索图克以武力相威协时,八拉沙衮方面曾向我国中原地区的政权求援。尽管索图克.布格拉汗于公元942年还是成功地夺回了八拉沙衮,奠定了王朝的统一大业,从而也使喀什噶尔在中亚腹地以惊人的速度繁荣昌盛起来;但终极一生,索图克·布格拉汗也未能使伊斯兰教在王朝境内得到广泛的传播。他在位的40年间,对王朝境内回鹘民族与其他部族中不信伊斯兰教者四处征讨,公元955年在喀什噶尔去世。

索图克·布格拉汗为喀喇汗王朝完成了引进伊斯兰教的使命去世后,公元955年,他的长子巴依塔什继位。巴依塔什也像父汗一样,取教名为木萨·本·阿不都·克里木,上封号为阿尔斯兰汗。

    木萨·阿尔斯兰汗在喀什噶尔登位后,除了大力发展经济和文化事业外,也同样不遗余力地承继父业,尽心竭力地在王朝境内传播伊斯兰教。

    公元960年,正是中原宋王朝正式建立的同一年,中亚呼罗珊(在今阿富汗以北、阿姆河以南)有一个名叫阿不勒哈桑·穆罕默德.卡里玛提的伊斯兰教著名传教士,慕木萨.阿尔斯兰汗之名,来到了喀喇汗王朝首府喀什噶尔。木萨尊卡里玛提为师,并采纳了他的建议,以和平布道方式在王朝境内传教。结果,在这一年之内,一下有了20万帐近100万人的突厥语部族依了伊斯兰教,其中的绝大部分当然都是居住在中亚部分的游牧部族,王都喀什噶尔及其塔里木盆地西缘地带王朝辖境内,信奉伊斯兰教大约还要有一个过程。尽管如此,这仍然表明木萨·阿尔斯兰汗不靠武力推行的王朝伊斯兰化进程,取得了一种异乎寻常的进展。

    有了这样雄厚的实力,伊斯兰教就被正式宣布定为喀喇汗王朝的国教。为此,据说在喀什噶尔城内,曾一次宰杀2万只羊大举庆贺。按照众多穆斯林史料记载,以喀什噶尔为中心的喀喇汗王朝,就是从公元960年开始,为国际伊斯兰教界所正式承认。从此,喀拉汗王朝就成为我国新疆历史上第一个伊斯兰化的地方性政权。

    伊斯兰教以喀拉汗王朝的政治、军事力量为后盾方兴未艾,而历经近千年的佛教势力也不甘心将自己的基业就此拱手相让。在喀什噶尔一带,两种宗教势力之间产生了不可调合的矛盾。特别是位于喀什噶尔东南地带的于阗佛教政权,对喀喇汗王朝所形成的威胁日益耿耿于怀,宗教信仰的不同,终于成了两个地方王朝之间发动战争的直接起因。

关键词(Tags): #新疆#伊斯兰化#喀喇汗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