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看大家讨论大国崛起,为什么都说二战德国失败了? -- xiaobailong

共:💬49 🌺18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资源壁垒,殖民地独立和市场

为什么得不到发展的资源? 用你自己的话来回答:“当时流行贸易保护主义,认为广大的殖民地就为自己的工业准备了广大的市场,同时可以对其他工业强国竖起贸易壁垒.”你不会认为英法等殖民大国只考虑对殖民地的市场建壁垒,不考虑对殖民地的资源建壁垒吧?

另外这句话“而且随着殖民地的觉新,维持的成本迅速超过收益,1战过后不久英国就不得不考虑解散大英帝国.”有问题。其实很大部分殖民地是在二战之后独立的。正是因为德国挑起两次世界大战,英法才不得不拉拢殖民地共同对付德国,这样殖民地人民才有了独立的基础。而最终在二战后苏联和美国的合力推动下,各个殖民地才纷纷独立成功。应该说,德国挑起的两次世界大战,正是殖民地解放的导火索。如果没有德国挑起二战,这些殖民地的解放,虽然最终一定会来,但是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再讨论一下你说的第二点,前两天的东方时事评论也提到了美国可能通过控制印度巴西等国经济命脉的方式不计成本地消耗中国。也就是从资源和市场两个方向打击中国,而自己不用或很少付出代价,因为代价都是其它的新兴国家或者落后国家的。

  第五点,如果还不能,那么,站在“西方资本”的角度,假如“西方资本”能在“向南方国家转嫁危机”的过程中,先通过“定向引暴”某些南方经济体的金融危机,再伺机通过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兼并”、率先掌控印度、巴西等5南方经济的命脉,那么,就可以将“印度、巴西等已经掌握在手的南方经济”、或作为“低成本生产基地”,或通过立法、行政等手段、实质性限制“中国制造”的对这些市场的进入,从而“不计成本地”用来打击“中国制造”,显然,这也是一种消耗方式。

  

  而基于“阿根廷金融危机”的经验,一旦中国政府手中“用于支撑”战略资源被“西方”如此这般地大量消耗,那么,即便中国为应付经济波动而施展“非常手段”,也可能像阿根廷的“非常手段”那样、注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现在的非殖民地尚且如此,当时那些被英法掌握在手中的殖民地,更是可以被英法肆无忌惮地用来从资源和市场两个方面封锁德国。而英法等宗主国是不需要考虑殖民地人民需要为此付出的成本的。所以才会有你所说的“当时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与殖民地之间的贸易”这个现象。而德国想要改变这个现象,它需要这个大市场,想要卖东西给这些人。英法不愿意,这才是第二点关于市场的冲突所在。

像当初中国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市场对西方国家也是可以忽略不计的。看看现在呢?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