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营养中毒症? -- 唵啊吽

共:💬21 🌺4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讨论】营养中毒症?

11月14日是联合国国际糖尿病日,11月是联合国国际预治糖尿病宣传月。糖尿病已经成为人类十大杀手之一,而且高血糖导致许多并发症,导致眼盲和下肢截断手术等毁灭生活的悲剧。

本人不学医,没有糖尿病知识。以下纯属猜想,作为抛砖引玉,引出专家解答,配合联合国防治糖尿病宣传月。

我以为,糖尿病就是营养过多中毒症。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糖尿病发病率也急遽升高,这是富贵病,营养过剩。我们的机体面对过剩的营养怎么办?不要它。血液把能量的营养--糖--送给我们身体各个器官,但是,我们身体各个器官已经有足够的营养了,不需要这些碳水化合物能量了,所以拒绝接收这些养料,导致血糖增高,这些多余的糖从汗液和尿中排出来。这是我们身体对过剩的能量摄入的反应方式之一。这是我门外汉对2型糖尿病的解读。

身体处理营养过剩的另一种方式就是把过剩的糖变为脂肪储藏起了,变成肥胖症。所以,糖尿病人具备天生的肥胖症免疫力。当然,当肥胖症病人脂肪积累多了,糖转为脂肪的代谢功能也开始被抵抗了,那么有要回到糖尿病处理方式。

如果我的猜想成立,那么糖尿病预防很简单,就是减少饭量至每天饭前一小时左右的饥饿感觉,饥饿感觉以内分泌的信息传递方式告诉我们的机体:不要拒绝我们血液送来的糖!

现在西方采用计数方法,计算每天消耗多少卡路里的热量,每顿饭计数摄入的卡路里。这种方法成本很高,如今美国各种食品都按照法律要求标明卡路里,还耗费大量宣战资料教你如何计算日常消耗的能量。但是,每个人体重不同,行走姿势不同,代谢水平不同,计算日常能耗是不准确的。所以,尽管美国人均医疗费用比中国人均GDP还高,美国还是世界上糖尿病人最多的国家。恐怖的是中国可能在GDP还没赶上美国之前糖尿病人口就要赶超美国了。

我以为至少是不饿不食,说饭前要有一小时感觉饿可能不科学,或许饭前半小时或10分钟就足够了呢?总之,糖尿病是代谢功能紊乱病,不饿就吃饭显然干扰了身体内部的代谢信号。饥饿感觉是身体给大脑的一个信号:要吃饭了!我以为饥饿这个信号不单止告诉大脑要摄食,也告诉身体其它器官要补充能量。这个新陈代谢的信号功能长期不用,导致新陈代谢功能紊乱是必然的。

我知道定时定量很重要,就是生活要有规律。问题是定量要定的合适。2型糖尿病多在40岁以后发生,即过来发育期了,身体不会再长了。年轻时候多吃长得强壮习惯不适用于中年以后了。

所以,预防的方法是在定时定量基础上杜绝暴饮暴食,戒摄入过多。但是,这个量怎么掌握?我以为摄入量的标准最好定在下顿饭前能够感到有点饿,这是身体的本能反应,我相信达尔文的进化论,相信基因本能的合理性。没有这个感觉,很容易过量了也不知道。我觉得一顿吃得有些过量不是问题,问题是长期吃过量。如40岁以后细胞代谢速度已经放缓而还按照30岁的定时定量,很可能就会不知不觉形成日积月累的摄入过多。

声明:摄入量减小到饭前有一小时左右的饥饿感觉,此为唵啊吽疗法。此疗法只是我的猜想,没有临床检验,所以特此声明,我对采纳此疗法之人不负如何法律责任。但是,如果有医家临床证明可行的话,希望他们不要对此疗法收取任何知识产权专利费,权当我们对人类征服2型糖尿病的贡献。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