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高老师教导我们:非说曹操墓造假是什么心态 -- 缪斯奥洛奇

共:💬13 🌺3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对武字下的“山”,有香港的书法家作出了解释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3750580100lfob.html

 魏晉是隸書轉為真書的關鍵時期。三十年前,我負責撰寫《中國書法大辭典》書體條目,自此對字體和書體的變化非常注意,一有資料就收集,《魯潛墓志》自然引起了我的注意。

  《魯潛墓志》,隸書。用古代正體書寫,有莊重古雅之意。

  有人質疑《魯潛墓志》中的「武」字,與曹操墓出土的石牌,把「止」部錯寫為「山」,據報導說,「專家們遍查幾十種篆隸,均沒有發現這種寫法,所以石牌與《魯潛墓志》中的『武』字有可能為同一個人造假所為」,此意見最近為傳媒廣泛報導。

  「止」字究竟可不可以寫成「山」字形?

  在篆書中,「止」字三筆,先寫中間一豎,第二筆是右面的弧線,第三筆是左面弧線。如 李斯《嶧山刻石》:

  隸書順篆書而來,隸定時,中間一豎不變,左面的圓弧變成一折。右面的圓弧有點麻煩,因為豎筆下來,不能從右向左倒寫一橫,不順手;如果先寫橫,接下來同樣不能由下往上倒寫一豎,所以這右面的圓弧不能變為折。折中的方法是或變為一豎,或變為一橫,這在隸變中很常見。

  如果右弧變為一豎,則「止」字看起來確實有點像「山」字,尤其是豎筆寫得較長,連到了下面的橫。有些人將這豎筆斜拉,看起來像一撇。

  如果右弧變為一橫,這就成為我們現在的「止」字形,有些人把這橫筆縮為一點,往左拉出,姿態略有不同。

  在曹操之時,這兩種方法都有人寫。也就是說,「武」字下面可能是「止」,如漢末《曹全碑》;也可能是「山」,如同時期的《張遷碑》。後人收集很多例子,可在《金石文字辨異》、《廣碑別字》這些書中看到。下圖為《張遷碑》:

  《魯潛墓志》有兩個「武」字,第一個很清晰地寫為「止」,第二個看起來像「山」,這說明了什麼?書寫者不是不會寫,這是書法家求變化,而這變化屬於合理的範圍,沒有出格,沒有生硬臆造。

  與「止」有關的字,如此步歧歭齒歲歴歸等,歷史上都有人將其中的「止」寫為「山」,這是一個普遍現象,在字書中很容易查到。舉例來說,「歲」上面是「止」,也可以寫為「山」,如《曹全碑》、《元羽墓誌銘》,

  魯潛卒於公元345年,差不多同時期的353年三月,王羲之與謝安等四十一人,在山陰蘭亭修禊,王羲之書《蘭亭序》。《蘭亭序》的「歲」字,上面就直接寫「山」字。

  《魯潛墓志》中,「歲」字出現了一次,上面的「止」也寫成了「山」。「步」出現了四次,至少有兩個寫成了「山」字形,還有兩個看不清楚。「止」字在七個地方出現,至少五個地方是寫成「山」的,這個書寫者,習慣豎筆下拉,所以不足為怪。說其中一個「武」字下出現了「山」形,不能作為否定《魯潛墓志》的有力證據。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