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茗谈》五十八:中国式组屋 -- 本嘉明

共:💬29 🌺14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茗谈》五十八:中国式组屋

小本胡侃,最关注的,有两个方面:

一, 怎么找新项目,解决就业问题(比如说,小飞机,高铁,三铁,大运河)

二, 怎么应对恶性通货膨胀(比如说,第二货币,嵌银纸币)

以目前看,欧洲是拉肚子憋不住,非要QE不可了,快了。美国已经拉了两回了,不大敢马上去拉第三回,怕脱水晕过去,但归根到底,一定会去拉的。这两家大放水,中国毫无选择,必须跟着放水,对冲。那么一旦巨量货币投放出来,不能尽量吸收沉淀的话,物价飞涨就是看得见的了。

沉淀民间资金最好的办法,不是理财,那个东西,因为中国人的赌性重,最后一定失控。最有效的办法,目前仍是房地产。

我们要清楚,现在政府不是在跟房地产业博弈,只是跟这一拨房产大亨较劲儿。如果能绕过这拨大亨(当然换了普京,那是直接收押这拨大亨),那么工人有工开,市民有房住,国家资金有投放方向,那是皆大欢喜的。

所以我这里建议一个“中国式组屋”,这同保障房不同。组屋,是新加坡的叫法,大家自己去摆渡一哈。

(一)

我仍然假设是上海。

市府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段,比如闵行区靠近奉浦大桥处,地铁延长线(轻轨)可达,由市府作价征地,规划一个“组屋小区”。

我们现在说的“保障房”,包括有“经济适用房,两限商品住房,廉租房”,共同特点是针对低收入群体。而这个“组屋”,对象是所有上海户口的长住居民,贫富不论。就是从小区档次来说,依次是商品房,组屋,保障房。

市府把符合资格的上海户口人群的身份证号码,输入一个数据库,随机选号,选中者即去函通知。组屋的价格低廉,二室一厅在80万以下,周边配套完整,相关其他费用(如物业费)参照保障房略有增加。购买组屋的要求有三条:

1) 上海长住户口。

2) 在办妥手续拿钥匙的当月起,屋主必须参加一个“养老基金”,每月交至少1000元。

3) 15年内不得转卖组屋。可以出租。(准确说,是累计缴满15年共180个月的基金后,才有资格转售。这15年可以不连续)

因为在内环以内的40平米老工房,就要90万元以上,组屋的价格,是有吸引力的,即便考虑到缴15年共18万元养老基金,也比买商品房的负担轻许多,而人老了以后,用大钱的范畴跑不出这养老基金规定的范围,又可以在年轻时规避所得税。配套参加的“养老基金”,属于储蓄型保险,钱还是你的,而且免当年的所得税(是推迟征收),如果将来你老了,用这笔钱在本人或受益人“雇工看护,养老院费用,医疗费,丧葬费,慈善捐赠,老年公寓购买”上,则免征累计下来的所得税。如果转给其他亲属,只能用于国内大学的学费,象征性收过户费;转给亲属作其他用途,则要付清缓征的所得税和遗产税。

假设上海居民呆猴,摇号摇到了,就可以好好考虑。因为即便自己不去住,可以租出,或者让退休的爸妈去住,把二老在市区的房屋改成自己的婚房。呆猴只有30几岁,每月交1000元(或以上)基金,就当买商品房首付80万后再交房贷(白白便宜了银行),现在这钱好歹还是自己的,有能力就每月交个3000元(物业费可以减半),万一二老重病,可以取出来看病请保姆;如果父母没用到,自己老了也多份照应钱,钱积太多了可以去买“老年公寓”,一样免税。你买一套商品房,万一房价大跌,负资产,你就套牢,每月还款不还?组屋有能力一次付清,将来万一失业了,可以暂时断交“养老基金”,以前交的钱还是自己的。

假设另一居民呆牛,已经拥有4套住房,不想要了,可以拒绝,那么名额就转给下一个候选人。其他的管理方法,参照新加坡的成熟法规。

(二)

这样做,上海ZF首先保持了“低成本住房”(保障房+组屋)的供应量,从市场供需上抑制了商品房的房价,做到“富人吃好,穷人吃饱”。

其次,避免了“对富人的歧视”。毕竟在建设城市中,大家都出了力的,为什么不考虑给富人一视同仁的机会呢?他自己不住,将来转卖给远亲也可以啊。

第三,无差别地选号,很多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中产以上居民就有资格入场,消费市场成倍扩大。有些符合资格但不大愿意入住保障房的家庭,在亲友支援下,也多一个选择。现在全国保障房的计划完工量是3600万平方,听起来很多,也就50万套(平均70平米)的住房,解决约0.1%的全国人口的居住困难。这个覆盖面还是不够的。

第四,强制参加“养老基金”,为上海老龄化后的困难局面预先准备转寰余地。这里,市府要支付部分地价(造价由买组屋的居民承担了),但回报是启动了一个养老基金,缓解了未来的民政护理支援的压力。这样的组屋小区越多,养老基金覆盖面越大,上海面对老龄化的底气越足。

第五,以“组屋购买支付,装修,养老基金”大量沉淀社会资金。

第六,“老年公寓”是什么概念呢?就是市区(或外围)的专门公寓,有食堂医疗室护工队,老人入住后24小时有医生护士可以随时服务,不用自己烧饭洗衣打扫,下楼就是一群老头老太打牌聊天看电视,当然每月费用比一般公寓楼贵好多。

中国的房地产,是否已经过量了?我看没有,因为分布不合理,功能也单一。有些地方,房子还是不够多,既不够多量,也不够多元。这个建议,不单是沿海特大城市,很多较发达中小城市,因地制宜,都可以规划一下。

本嘉明:但有件事不能不考虑

本嘉明:【原创】《茗谈》五十七:爹本位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