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值九一八本人新书《壬辰1592——决战朝鲜》上架 -- 恶魔之读书者

共:💬54 🌺25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第二章 日本袭来 第二节 定策

定策

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八月二十四日,因为劝降被拒绝,丰臣秀吉大会诸侯于京都,正式宣布讨伐明朝。第一步的战略计划所有人都能想象得到,那就是首先进攻朝鲜,占领朝鲜之后再以朝鲜为跳板进击中原。

之所以会制定出这样一个人人都知道的战争计划,正是由朝鲜与日本之间的地理位置决定的。当时日本与中国的交通线一共只有三条路线:

第一条是从日本九州岛出发,经由琉球、台湾到达终点福建或者宁波。这条路线基本以海路为主,往来多依靠季风,这条路线的好处是能避开明朝防御最为严密的九边【九边,又称九镇,是中国明朝在北部边境沿长城防线到弘治年间所陆续设立的九个军事重镇,分别是辽东镇、宣府镇、大同镇、延绥镇(也称榆林镇)、宁夏镇、甘肃镇、蓟州镇、太原镇(也称山西镇或三关镇)、固原镇(也称陕西镇)。嘉靖年间明廷于北京西北增设了昌平镇和真保镇,万历年间又从蓟州镇分出山海镇,从固原镇分出临洮镇。】之地,直插明朝最为薄弱的江南腹地。而且这些地方又是明朝的财赋重地,一旦立稳脚跟,那么势必对明朝造成极为严重的打击,嘉靖时代的倭寇便大多走这一路线。而这一路线的坏处便是对季风极为依赖,又是远洋航海,安全性比较低,运输大军不便。日本号称是海洋民族,可是当时日本的船只却性能低下,技术水平极低,水军实力很弱,而明朝的造船技术虽然由于郑和之后一直因为海禁而低迷了很久,但是造船技术依然在世界上数一数二。水军依然实力很强,就是在抗倭形势最严峻的时候,抗倭名将俞大猷都说虽然陆战经常失败,但是水战明军依然稳占上风,这点是丰臣秀吉如此狂妄的人都不得不承认的。一旦日军的大部队与明军水师遭遇,那对日军来说后果不堪设想。此外当戚继光在浙江义乌招募矿工而终于练成了着名的戚家军之后,浙兵就成了倭寇的克星,那些在戚家军的打击下劫后余生的倭寇们回到日本之后对此亦大加宣扬,亦让丰臣秀吉忌惮不已。因此这一路线虽然好处巨大,但是风险却更加巨大,不得不忍痛割舍。

第二条是从日本的对马岛出发,沿着朝鲜西海岸至鸭绿江口,再沿辽东半岛穿过渤海海峡,最终在天津或塘沽登陆。这一路线大多沿着大陆边缘航行,消除了对季风的依赖。好处是危险性比第一条路线小了很多,从天津登陆以后日军大部队就能直接威胁明朝的首都北京。当然这条路线的好处也仅止于此,北京与天津从来都是重兵云集的地方,防卫力量极为强大。这条路线虽然比第一条路线安全一些,但是依然是以海运为主,对日本军队的运输极为不利。

第三条也是从日本的对马岛出发,越过海峡登陆釜山港,然后由陆路经汉城、平壤、辽东,入山海关再到北京。对于日本而言,这条路线等于是华山一条路。这条路海路很短,绝大部分都是陆地作战,对于只拥有孱弱水军的日本而言,这条路线不啻为最适合的路线。此外这条路线与亡命日本的朝奸引诱也不无关系。有个出生奴籍的朝鲜人韩翼,在朝鲜得不到重用,于是就亡命日本,游说朝鲜柔弱可取,并自为谋主,为日本的侵略朝鲜献谋献计。在这样多重因素之下日本最终确定了这条进攻路线。当然这条路线缺点也不是没有,首先如果要选择此路线,那么朝鲜就必须要拿下。而朝鲜多山,军队推进速度很受制约。此外就算能拿下朝鲜,也必然要面对明朝的九边重兵,只能一步步按部就班地发展,纯属硬碰硬,战事极其容易打成比拼国力的消耗战。一旦形成这样的局面,那么维持日军后勤的那道对马海峡就将成为生命线,日本的水军后勤能力将受到严峻的考验。

综合比较下来,也只有第三条路线风险最小,丰臣秀吉没有其他的选择,只能第一步先把朝鲜吃下来。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