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计活子围棋规则——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2012年 -- 燕来

共:💬7 🌺1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第八章、先下贴子

第八章、先下贴子

由于白方先行握有主动权有利,故在计算胜负时要由白方贴出若干子作为对黑方的补偿——其手续是从白方活子数量中减去贴子数量后,再同黑方活子数量作比较。白方因先下而贴子与白方因多下而贴子是两回事,要分别进行处理。

第三十四条、关于先下贴子规则的三个尊重

关于白方因先下而贴子的问题,计活子围棋规则提出三个尊重的主张:

1、尊重棋手的意愿

由于棋手们棋风各异,任何关于贴子数量的硬性死板规定都可能是不公平的。应以人为本,尊重棋手的意愿。

关于先下贴子问题的解决方案,可以从下述两种方式中择其一而用之:

(1)公平竞争,由对局者双方通过公平的竞争来获取执白先行的权利,贴子数量要由对局者双方在竞争执白先下子权利时自行确定。在自由公平的竞争中,愿意贴出较多子数的一方,理应得到执白先行的权利。

例如,甲方愿意贴出7子,乙方愿意贴出8子,这一局棋就由乙方执白先行。

若对局者双方在竞争时作出同样的表示(愿意贴出的子数恰好相同),则由猜先来决定。

(公平竞争执白先行权利这一项主张,笔者知道曾有多位棋友提出过,但不知由谁最先提出,笔者同众多棋友一样对它表示赞成。)

(2)实行双选制

双选制步骤如下:

第一步、由对局者双方猜先;

第二步、由猜中者提出贴子数量;

第三步、由另一方选择执白先下或执黑后下。

双选制,公平合理,操作也简单。

(双选制系由中国围棋网的网友miracon提出)

2、尊重赞助方与主办者的意见

由于棋手们的意愿具多样性,致使先下贴子问题复杂化。

因此,赞助方与主办者也有理由否定前述之说法。此时,应尊重赞助方与主办者的意见,由赞助方与主办者来做出关于先下贴子的规定。

3、尊重各国棋院的意见

先下贴子规则也可由各国棋院根据情况来做出决定。

第三十五条、关于先下方贴子的数量

笔者建议,贴子数量为整数,当盘面上白子多出黑子的数量恰为贴子数量时,判先行的白方完成定约胜。采用本规则之律法版时作出白先贴8子之规定(等价于白先贴7.5子),采用本规则之艺术版时作出白先贴7子之规定(等价于白先贴6.5子)。

第九章、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

第三十六条、本规则之来源

计活子围棋规则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它有四个来源:

第一个来源是中国围棋悠久厚重的历史,是中国优秀的传统围棋规则。

以生存棋子为目的来下围棋;以“子多为胜”(最终在棋盘上生存棋子较多的一方获胜)为准则来判定胜负;以“子路皆为活子,基本眼位是气而非子”

这实事求是的认知为依据来做棋计算;在棋局休止后,采用简便算法(先后计有三种)来得出黑白双方活子数量之差数;等等——这便是中国数千年传统围棋的真谛。

本规则之理想的最终局面(图三所示),正是先唐两溢之棋(做棋后,在保留基本眼位条件下填满的“两溢”局面上,棋子数量较多的一方获胜);本规则之两方路子数量相等的局面(图七所示),正是先唐停路之棋(做棋后,在等路局面上,棋盘内棋子数量较多的一方获胜);本规则之两方局子数量相等的局面(图八、图九所示),正是唐宋元停子之棋(做棋后,在等子局面上,路的数量较多的一方获胜;路多为赢实为子多为胜);本规则之两方虚子数量相等的局面(图十所示),正是明清停虚还棋头之棋(做棋后,在等虚局面上,复子数量较多的一方获胜;复子多胜实为活子多胜)。

先唐两溢之棋、先唐停路之棋记载在北周(公元557—581)写本《敦煌棋经棋制篇第六》上。原文是:“棋有停道及两溢者;子多为胜。” (请阅笔者所写的《敦煌棋经“子多为胜”句之解译》一文。)

计活子围棋规则集中国历代弈则之大成,是有史以来第一部写成文字的中国传统的正宗的优秀的围棋规则。

第二个来源是中华民族近代与现今棋人的智慧结晶即中国现行数子制规则与应氏计点制规则。

虽然中国现行数子制规则与应氏计点制规则持地多为胜而不是子多为胜的观念,但却是写成文字的系统的完整的围棋规则,在技术层面上,解决了除假生之外的各种难题(如长生、循环多劫等)。数十年以来,以赵秉义、吴清源、应昌期、赵之云、赵汝怀、陈祖源及一些姓名暂不为笔者所知的研究者为代表的中华民族的棋人们对日本计目制围棋规则的批评一直是围棋规则走向完善的推动力(笔者在这里要特别提起的是,赵秉义先生最先领悟到并指出了中国古棋“活子多胜”的本质,较早明确地提出了限制反复同形这打劫规则的根本,时在20世纪60年代);另一方面,日本棋人们对日本规则的坚持以及他们对中国现行数子制规则和应氏计点制规则的批评同样也一直是围棋规则走向完善的推动力(笔者在这里要特别提起的是,池田敏雄先生的《围棋规则提案》闪烁着智慧的火光)。笔者在此向中国向世界各国热爱围棋的人们表示衷心的敬意!笔者特别要提到的是,正是应昌期先生撰写的《计点制围棋规则》中大量的问题图例促使我深入到技术层面,在细节上进行研究,而精彩尽在细节,细节决定成败。

第三个来源是笔者个人对围棋的真爱及由这真爱而产生的认真、执著与勤劳。

胸怀对围棋的真爱,从1989年至今,笔者对“地多为胜”的日本计目制规则、中国现行数子制规则与应氏计点制规则学习、学习、再学习,研究、研究、再研究 ,批判、批判、再批判;在撰写围棋规则时,独立思考、敢于创新、善于创新,辛勤耕耘、努力劳作,认真执著、精益求精、千锤百炼,终于将围棋世界古今中外的种种规则融会贯通,继往开来地写出了《大解放围棋规则》、《计活子围棋规则》、《计枰点围棋规则》等几部好规则。可以有自信地认为,我的创造性劳动成果将为人类奉献一笔财富,为中华民族增添一份光荣。

第四个来源是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和各围棋论坛网友们的宝贵意见。

在这里,我要向朋友们和网友们道一声感谢!你们的关注(不论是支持还是反对)给了我前进的动力,在讨论、争论、批评与反批评等信息交流活动中,你们是我的良师益友,你们的宝贵意见使我受益良多。

计活子围棋规则的来源表明,它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它属于全人类。

结束语

计活子围棋规则的诞生好似围棋世界的雄鸡一唱。“一唱雄鸡天下白”,“活子多胜”的真理像黎明前的太阳一样,就要升起了。有着四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优秀的围棋及其“子多为胜”围棋观的重获新生与伟大复兴乃是历史的必然,任何僵硬的保守的落后的势力都无法阻止真理的传播,都无法阻止围棋文化的进步。

我要在这里公开地大声地向世界围棋界那些片面地坚持“地多为胜”围棋观念却又顽固地反对“活子多胜”围棋观念的最著名最有影响的法人们(如中国棋院、应氏围棋基金会、日本棋院、韩国棋院、美国围棋协会等)说几句心窝里的话:

围棋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子多为胜”的围棋观是四千年围棋历史的客观存在;计活子围棋规则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它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优秀文化,它属于全人类。希望你们真诚地热爱围棋,抛开成见、偏见与私念,出以公心,高瞻远瞩地作出正确的选择,顺历史潮流而动,与大众一起进步。请抓住你们正在面临的历史机遇,学习并掌握计活子围棋规则,大力宣传普及,使之发扬光大,推动围棋文化走向世界,创建功在千秋之伟业。

感恩与鸣谢

相信读者朋友们会在计活子、计枰点与大解放等几部围棋规则中看到笔者丰富的想像力、强大的创造力、无畏的批判力、攻克难关的研究力、自我否定的超越力、坚持不懈持久作战的忍耐力和逻辑上的严谨周密。在这里,我要感谢外祖母(熊伯英,小学校长)和母亲(王在起,小学教师),她们在我的幼年、童年和少年时期所给予的培养和教育使我增长智慧拥有自信,使我身心强健能刻苦耐劳勇敢攀登;她们的人格和品德影响着我的一生,那就是轻钱财重仁义讲诚信,助人为乐爱人如己,做人正直真诚,做事认真负责,自强不息无愧于心。我要感谢祖母(刘彩琴),虽然同祖母在一起生活的时间很少,但她的善良、平和、勤劳、节俭是无言的教导,永远铭记在我心中。我要感谢父亲(张类思,工程师、教授)所给予的难能可贵的身教,他因家境贫寒只读到中学毕业,全靠自学成才(四十四岁时,曾在同济大学苏联专家班进修一年),成为高级工程师(四级)和大学教授。记得在我读高中时,父亲曾在一年内讲授过九门课程并指导毕业设计。

(我的祖父张炳书、外祖父王镜秋在我出生前已亡故。祖父在浙江衢州开过一间作坊,自己制作油伞;外祖父是安徽郎溪的外科医生。)

我要感谢母校北京四中,她那优良的校风,将学生们薰陶得善于独立思考、勇于开拓创新。以刘老(刘景昆,化学特级教师)、张老(张子锷,物理特级教师)、周长生(数学特级教师)等名师为代表的四中的教师们,是最好的老师,其共同点是授人以渔而非给人以鱼。我还要感谢为人正直热心善良学识既广又深的周家湘叔叔,北礼士路第一小学的历史老师宋进良(善甫),北京四中的数学老师孙华麟,他们对我的喜爱、夸奖和鼓励滋养了我的自信。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谨呈上本人研究围棋文化的成果来表达心中无限的感恩情意吧!

为使围棋规则走向完善,笔者曾在多个围棋论坛(如中国围棋网棋人棋事、古风论坛玄玄棋馆、棋人论坛、T0M棋友论坛、网易围棋论坛、新浪围棋论坛、搜狐围棋论坛、飞扬围棋纵论黑白、弈城围棋论坛、电脑围棋网、博弈网棋闻弈事、黑白道、灯笼居、网事如风、西西河、新锐围棋网黑白情怀、清风、围棋沙龙、未名空间黑白子、围棋报论坛、书呆弈论坛、棋城论坛、琴棋书画论坛、联众论坛、go4go、家教网论坛、大学生围棋论坛、围棋吧、华奥星空即中国棋院在线、齐鲁弈友、天地间、野狐网、龙一道、棋人弈事、西祠胡同、体坛周报……)发表文章,并同网友们进行过无数次讨论。网友是益友,网友是良师,燕来在此向各围棋网站和论坛、向海内外的网友们表示衷心的敬意与感谢!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