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桂林抗日保卫战(下集):牺牲 -- 梦秋

共:💬193 🌺165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感觉漓江真的很难守

想想日军选择在凌晨从东岸中正桥到伏波山段强渡漓江,是颇有心计的。

首先漓江也就100米宽,且水极清而流速慢,比起长江,金沙江之类就像小水沟。我猜想在1944年从现在的伏波山对面的帝苑饭店到象鼻山对面的桂山大酒店一线都有很茂密的植被覆盖,日军可以从容的准备渡河而不用担心国军的炮火。从树丛里扛着橡皮艇甚至是竹筏冲到河边不过10-20米,加上如果在河上每秒能哪怕走2米,几分钟即可到对岸。漓江河底都是鹅卵石,虽然不好走,却也不会陷进去。西岸想必当时还没有滨江大道,河岸应该还是好爬的。对比《拯救大兵》里被迫冲过200-300米的无任何遮掩的泥泞的滩涂,并时刻被在10-20米高的土坡或悬崖上的变态的MG42和炮火照顾的美军,日军真是幸福死了。

进攻一方永远是掌握主动权的。日军可以先休息好再进攻,而国军时时刻刻都要睁大眼睛。凌晨能见度低,也正是人最困的时候,一个不小心,几分钟河上的日军就到了跟前。

看看桂军士兵手中老旧的汉阳造,真是令人心酸。本来汉阳造的原型德国GEW 88 Commission rifle是有个套住整个枪管的套,可以让枪管自由浮动,极大的改进了其精确性,实为远超其时代的设计。可惜中国可能是为省工省钱把其去掉(也可能是容易生锈),在加上制造工艺落后,士兵也不会保养,可靠性和精确性都远逊于德国货。

日军的38大盖虽有穿透力太强而杀伤力不足的恶名,比汉阳造还是强了几条街。以小弟的一周练一次的业余枪法,应都能用苏制莫新那干从东江轻松击中对岸人头大的目标。而38大盖是相对小口径的步枪,操纵性更好,加上日军单兵素质不错,光是只用步枪国军都处于劣势。强渡选择在凌晨还可以发挥38大盖的另一好处。此枪颇长,子弹火药燃烧充分,几乎没有膛口的火焰,黑暗中射击敌人只听其声,却不能看其光。试想河岸上的国军的机枪手在狂扫时,枪口焰会招来多少子弹。

国军的将领门想必是知道这些劣势的,也知道此仗凶多吉少,却仍然选择了留守。再次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