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桂林抗日保卫战(下集):牺牲 -- 梦秋

共:💬193 🌺165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老兄考据的功夫才真令人佩服。

有道理,如果国军之前不把东岸扫干净,那就太业余了。

凌晨零点是个好时机。如果当晚没有月亮,漓江上就是一片漆黑。想必国军没有探照灯照江面(有也是38大盖的靶子),更没有美军那种整晚照明弹打个不停的条件。加上漓江会发出流水声,特别是浅水处,可以掩盖划桨的声音(如果日军用竹竿撑,几乎可以完全无声;桂林仔都晓得的)。估计发现日军时就很近了。

谈到日本兵的枪法,我看到的不少资料都予以很高的评价。有资料说日本兵普遍可以打中3-400米以上的目标,中国军人同其对射经常吃大亏。我猜想日本兵的枪法好有两大原因:枪和训练。

不谈杀伤力,光就打靶而言,38大盖是一支相当不错的栓动步枪。其枪管很长,口径小(6.5MM V.S.中正式和汉阳造的7.92MM),后坐力小,很容易上手,加上日本货制造工艺好过中国货,日本兵保养做得好,精确性绝对超过国货枪(当然不一定好过德国原版的毛瑟枪)。

更重要的原因是日本兵射击训练远远多过国军。记得多年前看过一本关于淞沪会战的书(忘了名字了)。里面提到国军曾组织了一批神枪手(其实就是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兵),挑了条件比较好的步枪去狙击日军一般士兵。结果一轮对射下来神枪手伤亡大半。原因很简单,国军新兵上战场前平均只打过5发子弹,而日本新兵平均打过1000发。按国军标准,连日本的新兵个个都是神枪手。小弟打枪算是比较没天赋的那种,枪法完是靠数以万计的子弹喂出来的。我敢说绝大多数人如果只打5-10发的话,最多只能算解决了打的响的问题,远远谈不上会打枪。想到无数的中国士兵牺牲在装备落后训练不足上,真令人心碎。“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精神可嘉,却也是无奈之举啊。

比起步枪,手枪的LEARNING CURVE更长。当年我开始打7码靶时头100发几乎全部脱靶,之后才渐渐有了感觉,打了几千发之后,现在在25码打人头大的目标几乎不会脱靶,当然比高手还是差远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